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9篇
电工技术   104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60篇
金属工艺   544篇
机械仪表   155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篇
冶金工业   267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主要研究了马氏体耐热钢1cr12Ni2MoWVNbN 化学成分以及热处理制度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力学性能,应该选择不同的成分控制范围和热处理规范。  相似文献   
82.
1000MW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用新型耐热钢的焊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杨富 《中国电力》2005,38(8):48-52
针对目前我国火力发电机组正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超临界(SC)及超超临界(USC)发电机组发展的现实,概述了l000MW级压力为25-28MPa、温度为600℃/600℃、一次再热的USC锅炉主要受压部件所用钢材的要求。分析了可供上述受压部件选用的新型耐热钢的焊接技术难点,即水冷壁上部管子可选用的T23、T24钢,蒸汽出口联箱及管道可选用的P92、P122及E911,末级过热器、再热器可选用的Super304H、TP347HFG和HR3C钢的焊接性。结合我国电力安装行业焊接T91/P91钢的经验,提出了可供选用的新型耐热钢存在的焊接技术问题及解决思路,并对我国USE火电机组锅炉焊接质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
低合金耐热钢中金相组织混晶现象分析与对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低合金耐热钢金相组织的混晶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试验分析,从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规范了对低合金耐热钢金相组织混晶现象的判据。并提出了区别对待的工艺导则。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15X_1M_1Φ耐热钢可焊性试验与理论分析,指出该钢的主要焊接问题是冷裂纹和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化与软化.通过实践,推荐控制措施为焊前350℃预热,焊后740℃回火.  相似文献   
85.
86.
87.
宁保群  刘永长  乔志霞  杨留栓 《钢铁》2007,42(9):68-71,84
采用Baehr DIL805A/D高精度差分膨胀仪测量线膨胀行为与微观组织分析获取了T91铁素体耐热钢低温相变过程动力学信息,研究了不同温度(760、650和440 ℃)下施加不同压应力(100、150和200 MPa)对低温相变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应力的施加促使马氏体的形成,提高Ms点;但在不同温度下应力的施加对Ms点的影响不同:随应力的增加,温度为760和650 ℃时,Ms呈降低趋势;在440 ℃下Ms点起先不发生变化而后呈升高趋势.这是因为在760和650 ℃时,相变机制主要与形变奥氏体的形态有关;而在440 ℃下主要受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根据生产实践,对不锈钢和耐热钢技术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9.
利用DIL805A/D高精度差分膨胀仪,通过线膨胀行为测量与微观组织分析,获得T91铁素体耐热钢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相关动力学信息,结合冷却后T91钢组织特征,确定了T91钢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中的临界冷却速度.研究表明:T91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只存在铁素体和马氏体转变区,而不出现贝氏体和珠光体转变.在冷却速度为10K/min时该钢获得完全板条马氏体组织,9K/min时组织中开始出现铁素体,即10K/min可以定为T91钢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上临界冷却速度;当冷却速度介于3~9K/min时为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冷却速度为2K/min时T91钢中不存在马氏体转变,室温组织为铁素体,即2K/min可以定为T91钢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下临界冷却速度.  相似文献   
90.
对TP347HFG和内壁喷丸TP347H钢管试样在650℃、27MPa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长的抗蒸汽氧化试验,并分析了氧化膜的横截面形貌、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物相。结果表明:TP347HFG的氧化速率遵循幂指数规律;内壁喷丸TP347H表面大部分区域形成了富Cr氧化膜薄层、局部区域生成较厚岛状氧化物;TP347HFG氧化物的内层为(Ni,Fe)Cr_2O_4 、外层为Fe3O4和Fe_2O_3,内壁喷丸TP347H氧化物为Cr_2O_3和FeCr_2O_4 ;在所试验时间内,内壁喷丸TP347H的抗蒸汽氧化性能优于TP347HF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