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0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397篇
电工技术   2889篇
综合类   497篇
化学工业   3991篇
金属工艺   345篇
机械仪表   756篇
建筑科学   754篇
矿业工程   174篇
能源动力   2595篇
轻工业   1208篇
水利工程   87篇
石油天然气   2597篇
武器工业   38篇
无线电   1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88篇
冶金工业   635篇
原子能技术   958篇
自动化技术   281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989篇
  2013年   826篇
  2012年   926篇
  2011年   822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773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676篇
  2005年   666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625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513篇
  1996年   559篇
  1995年   558篇
  1994年   622篇
  1993年   656篇
  1992年   423篇
  1991年   406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井随吞吐轮次增高,地层亏空严重,周期递减迅速,采油成本增加.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研究的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技术,通过CO2、表面活性剂的注入,产生调剖、溶解、降粘等综合作用,有效改善了超稠油在地层的流动性,提高蒸汽吞吐效果.自2002年9月开始对该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初步形成适合于超稠油油藏地质特点的三元复合吞吐工艺技术.至2005年底,累计实施340井次,措施有效率86.1%,平均单并周期增油494 t,投入产出比为1:5.3,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经济效益显著,为超稠油油井高效稳产、增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换热器管开裂的分析,找出开裂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3.
蒸汽减压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汽减压阀是纺织橡胶器材蒸汽硫化系统中的重要元件,本文从蒸汽高压输送及低压使用的特点介绍,论述了低压使用蒸汽的优越性,从减压阀使用中常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措施,延长维修周期,保证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提高浅薄层稠油高周期吞吐效果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石油》2006,20(2):42-44
  相似文献   
15.
杜84块组合式吞吐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稠油蒸汽吞吐开发存在生产周期短、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产量递减快的矛盾.通过分析超稠油油品特点、杜84块兴Ⅵ组油层的油藏特点及生产动态,发现蒸汽吞吐的直井已进入高轮次.生产效果差,吨油成本高,且直井井下技术状况差,可动用井数很少,直井蒸汽吞吐加热半径有限.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发现直井井间地带仍有大量剩余油存在,在井间部署加密水平井,采用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式注汽,动用直井无法动用的储量,增加了区块可采储量,降低了区域综合递减速度,加速了直井与水平井形成热连通,为下步转入SAGD试验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6.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17.
18.
水及蒸汽的有关数学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 水及蒸汽的温度、压力和密度模型在热工仪表特别是智能流量计的软件、硬件设计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而由连续函数构成的数学模型更有实用价值。 为此,我们分析计算了有关热力学数据,给出了一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范围较宽和计算误差较小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可供有关理论及分析、热工仪表尤其是导出式智能流量计  相似文献   
19.
20.
乙烯蒸汽裂解原料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瞿国华 《乙烯工业》2002,14(4):61-65
目前,我国乙烯工业已经进入了第三次建设、扩能改造时期。全国正在运行的18套乙烯装置中,部分装置已经扩能改造完毕,还有部分装置正在进行当中或正在筹备当中。截止2001年底,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已接近5000kt/a,但是也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十五”期间我国要投巨资建设4个大型乙烯项目,扬子600kt/a项目、上海900kt/a项目和南海800kt/a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福建600kt/a项目已经草签了建设合同,预计到2010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可达到10000kt/a。上述项目都是与国外大公司进行的合作,因此我们的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迫切需要更新知识,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就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石化管理干部学院举办了第一届乙烯技术高级研修班。本刊从本期开始设立“专家讲座”栏目,连载特邀授课专家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公司原副总经理瞿国华论“乙烯裂解原料优化和炼油化工一体化”的文章以及其他特邀授课专家的论述,以飨读者。编者希望以此能够引起共鸣,对促进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和乙烯技术的创新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