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9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250篇
电工技术   1265篇
综合类   493篇
化学工业   73篇
金属工艺   54篇
机械仪表   221篇
建筑科学   167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63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107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29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8篇
冶金工业   66篇
原子能技术   90篇
自动化技术   19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光子晶体光纤具有高非线性和低色散斜率的优良特性,在单抽运的情况下,利用光子晶体光纤线性相位失配的不同组合来满足相位匹配条件,分别推导了抽运光在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时的放大器增益和带宽表达式,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文献中的基于色散移位光纤和高非线性光纤的参量放大器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光子晶体光纤参量放大器具有更好的放大特性,当抽运光在零色散波长处时,单边增益带宽达到108.7 nm,峰值增益为91.4 dB;处在正常色散区时,距离抽运光77.1 nm的单边增益带宽不小于46 nm。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色散波动对参量放大器的影响,显示光子晶体光纤具有较好的色散容忍性。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首先描述了行波感应发射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波磁场的形成.然后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行波感应发射器的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发射器的磁力线、磁通密度分布图以及线圈响应电流曲线和节点磁场强度曲线.  相似文献   
103.
以耦合矩阵综合方法设计的交叉耦合滤波器由于谐振器间耦合系数的色散现象,使滤波器的实际响应与理论综合得到的响应存在差异。针对此情况,首先研究了开环谐振器间电耦合系数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交叉耦合滤波器中传输零点位置的影响,随后设计了一种加载于谐振器间的U型微扰结构,通过调节其物理尺寸及位置可以降低耦合系数的色散现象,优化滤波器带外传输零点的分布。基于上述思路,分别设计了传统CQ结构以及加载微扰结构的CQ结构滤波器,其中心频率和通带带宽分别为20.6 GHz和1.4 GHz,加载有微扰结构的滤波器其低频端带外零点相较于传统滤波器从18.6 GHz移动至19.4 GHz,且带内特性和高端传输零点均未受到影响,最终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4.
针对非色散红外CO2传感器受温度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单光路双通道的非色散红外CO2传感器,提出一种BP神经网络补偿气室温度的新方法。本文分析了温度对传感器的光源、探测器以及对气体吸收系数的影响,并将BP神经网络补偿气室温度方法与其他补偿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补偿气室温度方法优于其他补偿方法,在测量10%~20%浓度范围内的CO2时,最大相对误差为2.98%,重复性实验显示RSD为1.22%,为非色散红外CO2传感器补偿温度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曾瑞  项庭玉  刘凤梅 《电工技术》2023,(14):164-167
针对常规技术中电力通信自动化机柜在线巡视效率低下、误差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预警技术的电 力通信自动化机柜在线巡视方法,设计一套基于5G 通信和无线数据通信的机柜在线智能预警,通过ARM+DSP双 核处理器实现电力通信自动化机柜故障识别.通过改进型蚁群算法模型实现电力通信自动化机柜故障检测,同时还设 计了故障检测定位技术,利用融入行波定位技术的蚁群算法模型提高电力通信自动化机柜在线巡视能力.试验表明该 方法定位精确、误检率低,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故障行波法受波速和线路弧垂影响而产生的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一种排除波速和不受线路实际长度变化影响的故障定位算法,该方法仅需检测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原理简单。针对噪声情况下行波信号的提取问题,可先对故障行波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去噪,再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行波突变点得到初始波头的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07.
为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具备高抗干扰能力的故障检测技术。建立典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分析了行波的区内外传播特性;推导行波电流公式并解析其区内外差异,为故障检测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基于行波电流弹性系数的方案并据此建立了故障检测技术。设置不同故障状态对该故障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备较好性能,解决了传统方案高阻故障不灵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张利 《电工技术》2022,(8):125-128
现有10kV 电缆线路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利用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指示器以及离线式行波测距与定位设备实现最终的故障定位,耗时耗力,延缓了故障查找与修复时间,而且电缆线路末端行波测距装置一般仅检测电压行波信号,无法获取线路末端电流行波信号,导致在某些故障情况下无法可靠测距.分析了典型10kV 电缆网络接地故障时的电压与电流行波特征及其在线路中 (特别是环网柜、线路末端处)的折反射规律,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变压器杂散电容效应的分布式测距方法.由于配电变压器存在相间杂散电容,高频行波在短时间内等效为短路状态,因此在线路末端也可以检测到电流行波信号.与传统的配电线路测距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实现在配电母线和分支线路末端的任一位置检测到电压、电流行波信号,提高了测距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9.
章鹏  金小萍  陈东晓 《电信科学》2022,38(12):46-55
矩形差分空间调制(rectangular differential spatial modulation,RDSM)是一种多天线非相干调制技术,该技术频谱效率高,低功耗且无信道估计开销,特别适用于信道快速变化的车联网、物联网、6G蜂窝网络等未来通信系统。然而发射端的稀疏酉矩形空时色散矩阵(dispersion matrix,DM)的构造问题一直是个难点,而当前使用的随机搜索优化方法具有极高的计算复杂度,对此,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根据秩与行列式标准最大化准则(rank and determinant criterion,RDC)的方法计算适应度值,可避免差分系统中所需的分类讨论。根据星座旋转对称性的特点,降低 GA 单次迭代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DMs(DM set)显著改善了RDSM系统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对比随机搜索,低复杂度遗传算法有效提高了RDSMS的DMs优化效率,优化DMs所需的计算复杂度约为随机搜索的0.1%。  相似文献   
110.
实现超宽带传输和超高集成度设计是微波和太赫兹电路发展的终极目标。针对以上目标,本文提出了结构诱导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概念。基于此设计并验证了具有超高局附性和超小传输常数的结构诱导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电路结构,打破了传统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电路对传输常数和衰减常数的限制。理论分析和数值验证表明,相较于经典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具备优异的场局附性和传输特性的结构诱导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具有明显的弱色散和低耦合特性,在电路设计中可以有效减少宽带信号传输的色散失真,同时提高布线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