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09篇 |
免费 | 201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6篇 |
综合类 | 265篇 |
化学工业 | 25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16篇 |
建筑科学 | 423篇 |
矿业工程 | 75篇 |
能源动力 | 135篇 |
轻工业 | 28篇 |
水利工程 | 7893篇 |
石油天然气 | 20篇 |
无线电 | 2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0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232篇 |
2021年 | 231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28篇 |
2015年 | 159篇 |
2014年 | 336篇 |
2013年 | 364篇 |
2012年 | 408篇 |
2011年 | 404篇 |
2010年 | 392篇 |
2009年 | 424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383篇 |
2006年 | 362篇 |
2005年 | 374篇 |
2004年 | 506篇 |
2003年 | 550篇 |
2002年 | 399篇 |
2001年 | 375篇 |
2000年 | 380篇 |
1999年 | 374篇 |
1998年 | 276篇 |
1997年 | 232篇 |
1996年 | 166篇 |
1995年 | 146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大运河是典型的线性遗产,在保护过程中与沿线城镇建设的协同是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大运河永济渠孕育了道口古镇,形成了与运河紧密关联的城镇形态、街巷体系和院落格局,结合河堤上的城墙、码头处的排水口和水闸、散布全镇的坑塘等特征要素,构建起了独特的“排蓄防一体化”的防洪排涝体系。本文结合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新要求,在保护和延续古镇历史特征的基础上,优化排水及蓄水体系,将历史要素与古镇展示相融合,探索遗产保护与古镇防洪排涝协同的思路。 相似文献
72.
73.
水利工程中堤防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在灾害条件下抵御洪水冲击和破坏,同时也是降低洪水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由于堤防结构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不断收到洪水冲击和腐蚀,会降低堤防结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保证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同时,需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堤防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江新联围干堤的加固是江门市区域防洪的重要保证,但由于干堤堤基淤泥层深厚,经多年运行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导致部分堤段堤顶高程不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其区域防洪防潮能力有所降低。以江门市江新联围江海段堤防加固工程为例,对堤防设计和加固技术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有效的处理,稳定堤身渗透状态,为堤防项目提供“补短板”的思路。 相似文献
74.
针对三门峡水库建库后渭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过去渭河下游河道采砂乱采滥挖现象频出,传统的无序采砂对河道安全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目前河道采砂已经进行国有化规范生产运营,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统一经营渭河砂石资源的新模式,构建规划科学、开采有序、监管有效的采砂生产,推进河道采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以采促治,采治结合,在兼顾河道减淤、维持河势稳定、河道水生态及工程安全的同时,实现河湖治理保护与砂石资源利用双赢。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以罗源湾南部大官坂经济开发区为例,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研究背山面海型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措施,通过布置高排截洪沟,梳理整治内河、布设蓄滞洪区及人工湖泊、扩建排涝水闸、填高地面高程等方式达到10年一遇排涝标准。 相似文献
76.
《人民长江》2021,52(1)
拟建新济洲水源地位于长江下游南京河段新济洲岛上,这里四面临江,属于长江下游河道行洪区。为了确保防洪安全,合理利用洲滩资源,从分段分类控制利用的视角出发,对近期长江下游大洪水成因及新济洲渡洪方案进行了梳理;利用水力学公式,定量计算水源地的调蓄洪能力;利用二维水流模型,定量分析各流量级下水源地的运用对工程段行洪的影响;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防洪情势的变化。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并结合长江下游河道治理、堤防加固等情况,综合确定新济洲水源地的防洪标准为20 a一遇,并制定出了防洪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相关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以某一东西流向两省界河为研究对象,利用Delft3D软件建立了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了现状防洪能力,计算了不同洪潮遭遇重现期下两岸堤防高程差变化对防洪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洪潮遭遇重现期下,与研究河段现状水面线相比,上游水面线降低后防洪能力的提升幅度与两岸堤顶高程差呈正相关,下游降低的洪峰流量值与两岸堤顶高程差成正比。在同一堤顶高程差下,上游来流的洪峰流量越大,防洪能力的增幅和下游洪峰流量的降幅也相对越大。 相似文献
78.
79.
小流域河道广泛分布于城市区域,对城市的防洪防涝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建设河口闸站,改变河道性质,使其由“外河”变“内河”,是城市洪涝防御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南京清溪河为例,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河道洪水过程,确定节制闸规模;以小流域设计标准下不受淹为目标,控制河道最高运行水位,按不同的调蓄水深,分别进行模拟,比选确定泵站规模;根据地区暴雨洪水时空特性、规模分析过程中选用的参数,优化闸站调度方案,通过分期调度、联排联调,可以实现城市小流域洪涝兼治目标。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