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4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评价化学驱体系注入性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现场注入压力及驱油效果。针对中 低渗高凝油油藏S区块化学驱先导试验区个别井组出现注入压力高、注不进以及见效不均衡的问题,利用动态 光散射法、微孔滤膜法和注入性实验,开展高凝油油藏冷伤害后聚合物分子尺寸与储层微观孔喉匹配关系研 究。综合聚合物分子回转半径、水动力学尺寸以及注入性实验结果,将S区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2000×104 调整为1200×104 ,单井注入厚度比例由42%~51%上升至64%~85%,为先导区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调整以及扩 大区实施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
胜利油田王家岗孔店组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在采出过程中流动性差,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根据降凝机理中的共晶理论,对原油含蜡的碳数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根据王家岗高凝油的性质和含蜡碳数分布特点,设计并合成了3种两元共聚醇解类降凝剂和5种三元共聚胺解类降凝剂,并对合成降凝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表明:与常用降凝剂相比,合成的丙烯酸复合酯类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大幅提高,其中三元共聚类降凝剂更易和原油含蜡共晶析出,且极性基团的极性更强,有利于阻止蜡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导致的原油凝固,降凝效果优于两元共聚类降凝剂。  相似文献   
83.
冯绍海 《中外能源》2009,14(8):97-99
为了降低高凝油生产能耗,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沈阳采油厂采用化学加药、涂层管杆、井下双管掺水等冷采技术及配套工艺进行高凝油冷采生产。介绍了化学加药、涂层管杆、井下双管掺水等冷采技术的原理、设计要求、工作制度及实施效果。实施效果表明:2006~2008年,沈阳采油厂共计实施化学加药、涂层管杆、双管掺水冷采215口井,累计节电5897.5×10^4kW·h,累计创造效益4065.3万元。  相似文献   
84.
《云南化工》2019,(10):159-160
沈84-安12块沙三段高凝油油藏具有储层认识不清、油藏开发动用难度大的问题,开展储层特征研究,对于该类油藏转驱开发、提高效益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类油藏的储层特点,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该区块的储层发育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评价分析储层主控因素,为下一步区块转换开发方式,提高油藏采收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
辽河油区稠油及高凝油勘探开发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辽河坳陷油气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复杂,油品类型多样,其中稠油、高凝油开发在辽河油区勘探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勘探开发过程中,辽河油田对稠油、高凝油的形成机制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稠油、高凝油油气藏的特性,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形成了具有辽河油区特色的稠油和高凝油开发主导技术,在辽河油区稠油、高凝油开发中取得了明显效果。论述了稠油和高凝油勘探开发历程,对辽河油区稠油、高凝油多年勘探开发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存在的难点进行了分析,为辽河坳陷及类似地区稠油和高凝油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针对高凝油特性以及井筒散热损失,应用CMG数值模拟软件的单井模型与现场实际相结合,研究了适合高凝油蒸汽吞吐的注入参数及注采管柱设计。  相似文献   
87.
沈—抚高凝油管道清管厚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力及水力计算公式,对沈—抚高凝油管道“结蜡”后的进出站油温、摩阻损失、热力损失、动力损失等进行计算,确定出清管厚度(即“结蜡”厚度)为20~30mm,确保了管道的安全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决稠油、高凝油在井筒中提升难的问题,利用电工学的临近效应和集肤效应原理,成功地研制了空心抽油杆交流电加热装置。这套装置由三相变单相供电装置、加热电缆、空心抽油杆和附件构成。该装置加热效率高,功率大,增产节约效果显著,较好的解决了稠油、高凝油在井筒中加热提升的难题。  相似文献   
89.
沈84-安12块高含水期综合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沈84-安12块为高凝油油藏,特殊的油品性质和复杂的地质特点,致使油藏开采难度大.自1987年全面投入开发以来,针对油藏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多次进行了研究和调整,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该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在总结历年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构造、储层及原油物性等因素对高凝油油藏开发的影响,提出以层系调整、注采系统完善、多级分注为主的综合调整方案,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提出了一种在石油开采中以采油油管作为热源体加热油管内原油的应用技术,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对油井油管内的液体直接加热,达到降凝化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