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47篇
  免费   3251篇
  国内免费   1288篇
电工技术   8144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3372篇
化学工业   3437篇
金属工艺   887篇
机械仪表   1933篇
建筑科学   2381篇
矿业工程   691篇
能源动力   822篇
轻工业   1359篇
水利工程   349篇
石油天然气   434篇
武器工业   326篇
无线电   759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64篇
冶金工业   583篇
原子能技术   408篇
自动化技术   4701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786篇
  2021年   1179篇
  2020年   926篇
  2019年   799篇
  2018年   728篇
  2017年   1027篇
  2016年   1240篇
  2015年   1344篇
  2014年   2377篇
  2013年   2378篇
  2012年   3004篇
  2011年   2619篇
  2010年   2112篇
  2009年   2198篇
  2008年   2112篇
  2007年   2233篇
  2006年   1943篇
  2005年   1601篇
  2004年   1381篇
  2003年   1201篇
  2002年   968篇
  2001年   854篇
  2000年   702篇
  1999年   546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1332篇
  1995年   696篇
  1994年   543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6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This paper presents a low‐cost RF parameter estimation technique using a new RF built‐in self‐test (BIST) circuit and efficient DC measurement for 4.5 to 5.5 GHz low noise amplifiers (LNAs). The BIST circuit measures gain, noise figure, input impedance, and input return loss for an LNA. The BIST circuit is designed using 0.18 μm SiGe technology. The test technique utilizes input impedance matching and output DC voltage measurements. The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inexpensive.  相似文献   
52.
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纳秒级脉冲产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涛  李熹  郭德淳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0):119-120,123
介绍了超宽带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对几种典型的超宽带窄脉冲产生方法进行了描述和比较,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电路实现超宽带纳秒级窄脉冲的新方法,叙述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器件的主要性能,给出了电路结构,并对试验电路进行了测试。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53.
鲁玲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2):136-137
介绍温度采集仪调理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简单介绍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ispPAC10的基本结构,并借助于PAC Designer软件详细描述ispPAC10实现温度采集仪数据放大器具体方法和步骤。与传统的模拟电路设计方法相比,运用isp技术实现的温度采集仪调理电路具有简洁可靠、开发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54.
A series of novel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based on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as the soft segment an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as the hard segment, were synthesized by catalyzed two‐step, melt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s of dimethyl terephthalate and methyl esters of carboxypropyl‐terminated poly(dimethylsiloxane)s (M?n = 550–2170 g mol?1) with 1,4‐butanediol. The lengths of both the hard and soft segments were varied while the weight ratio of the hard to soft segments in the reaction mixture was maintained constant (57/43).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molecular weights of the poly(ester–siloxane)s were examined by 1H NMR spectroscop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methyl‐ester‐terminated poly(dimethylsiloxane)s into the copolymer chains was verified by chloroform extraction. The effect of the segment length on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Tm and Tg) and the thermal and thermo‐oxidative degradation stability, 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and hardness properties of the synthesized TPESs, were studied. Copyright © 2003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55.
中首先介绍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组织概况,然后概括说明了IEEE关于局域网/城域网IEEE802.2标准系列,以太网集成电路标准图标,特别着重讨论了关于以太网的IEEE802.3系列标准,在SDH/WDM网络上传输以太网帧信号的相关规范和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标准。最后指出,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标准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将在通信领域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56.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双马来酰亚胺与烯丙基化合物形成的改性树脂体系的固化和热性能,讨论了单体配比、增韧剂、催化剂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采用纯化学物质对高频加热-红外检测碳硫仪校准,对钛合金中的碳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相变增韧陶瓷及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动态疲劳(恒应力速率)试验中高应力速率区断裂应力下降现象的理论分析,发现这种现象与材料的阻力特性(R-curve)密切相关。确立的σ_f-σ理论关系能够很好地描述整个应力速率区间内的动态疲劳试验结果。高应力速率区σ_f-σ在双对数坐标下为负斜率直线,直线斜率为(m为阻力曲线KR=k(△a)~m的指数),断裂主要由材料阻力行为控制;低应力速率区,σ_f-σ在双对数坐标下为正斜率直线,直线斜率为 (n为应力腐蚀指数),断裂主要由材料应力腐蚀行为控制。建立了测定材料阻力特性的一种新方法,分别用这种方法及压痕/弯曲方法对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的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测定,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9.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Al_2O_3陶瓷缺口试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缺口导致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降低了循环疲劳寿命;若用缺口根部最大应力为应力水平,则不同缺口半径陶瓷试件具有相同疲劳断裂规律,说明陶瓷材料的疲劳集中系数和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相同。本文还分析讨论了陶瓷材料的循环疲劳寿命表达式和循环疲劳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60.
固相缩聚共聚酯的熔融行为和结晶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相缩聚合成了两种不同结构的高分子量共聚酯,研究了样品的熔融行为和结晶速率。研究发现,共聚酯的熔融峰随着固相聚合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与纯PET有明显的差别,共聚酯泊结晶速率与慢于纯PET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