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9篇
  免费   1029篇
  国内免费   1274篇
电工技术   1418篇
综合类   713篇
化学工业   5286篇
金属工艺   218篇
机械仪表   407篇
建筑科学   563篇
矿业工程   105篇
能源动力   1108篇
轻工业   247篇
水利工程   93篇
石油天然气   905篇
武器工业   22篇
无线电   2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3篇
冶金工业   194篇
原子能技术   2866篇
自动化技术   3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34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766篇
  2013年   1333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753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742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2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61.
用于废水处理的新型光催化膜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目前世界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从不同类型光催化膜反应器的组器结构和运行方式着手,并结合课题组具体试验进展,分析了影响光催化膜反应器性能的结构和影响因素,如光源、膜材料,光催化剂和目标降解物含量,溶液pH,以及曝气,膜面流速等.由光催化和膜分离技术组合而成的新型光催化膜反应器,不仅具有其各自优点,可以有效解决废水处理中纳米催化剂粒子难分离回收的难题,同时还可产生耦合增强效应,大大提高有机废水处理的效率.认为应有效地将改性催化荆与膜分离技术耦合,针对实际废水体系的光催化降解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62.
ASBBR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经成功启动的ASBBR反应器,通过不同的进水基质浓度,不同进水亚硝态氮、氨氮质量比和不同冲水比3个因素的交替变化,研究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稳定性的影响.当进水亚硝态氮与氨氮质量比在1~13的范围内变动时,对反应器内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脱氮效能几乎没有影响,表明ASBBR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当进水后反应器内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大于80mg·L~(-1)时,将导致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下降,并且随着亚硝态氮浓度的增加,脱氯效果会越来越差.同时研究还表明水力冲击不会引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现微生物流失,但随着水利负荷的增加,厌氧氨氧化细菌时新环境适应时间将会延长,导致相同周期内反应器脱氮效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963.
研究了管式膜膜电生物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考察膜电生物反应器的pH、水温、溶解氧和污泥浓度变化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膜出水通量、COD和电导率.结果表明,采用膜电生物反应器进一步处理垃圾渗滤液,膜通量较稳定,出水COD(350~650mg·L~(-1))随原液COD(500~800 mg·L~(-1))呈大体相同趋势变化,在试验后期,COD去除率在25%~45%之间.  相似文献   
964.
反应釜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应釜是一种典型的大惯性、滞后性系统,控制起来非常困难。以反应温度作为被控参数,采用上、下位机结合的整体方案和动态PID温度控制算法。介绍了基于VB6.0的上位机监控界面开发和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下位机控制器的设计,包括控制器软硬件设计、上下位机串口通讯、数据存取与实时数据显示等。并应用到实验室反应釜进行温度控制,结果验证了软硬件设计和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5.
介绍了以乙酸甲酯和甲醇为原料合成年产20 kt乙酐和20 kt乙酸的过程,并且介绍了在以LiI为促进剂的铑-碘均相催化剂作用下、170~199℃的温度范围及5.0 MPa压力条件下,管式环流反应器在乙酸/乙酐合成中的应用。分析了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特点和羰基合成的反应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反应器内反应物料转化率、各组分浓度、温度和冷却水温度等各种参数沿物料流动方向的分布,同时对反应器进行了热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系统在操作过程中转化率偏离定常态0.000 1,温度偏离定常态0.000 1℃时,转化率和温度能分别在4×10-6s和8×10-6s内回到定常态,整个反应体系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66.
松节油直接水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 15为催化剂,松节油水合反应,生成主要产物α-松油醇,在此过程,α-蒎烯同时在催化条件下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一些单环萜烯。实验在搅拌釜反应器内分别考察了搅拌速度、催化剂种类、溶剂种类、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物质量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松节油转化率和α-松油醇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物料总质量的15%,m(松节油)∶m(水)∶m(异丙醇)=1∶1∶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 h。并以此为反应条件,在中试规模的喷射反应器内进行放大实验,反应4 h后,松节油转化率约为85%,α-松油醇得率约为35%,达到较好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967.
王吉  刘振鸿 《化工科技》2010,18(2):44-47
开发了新型复合式厌氧工艺,它由新型厌氧反应器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MBR)两个单元组成,实验用水经过新型厌氧反应器的前处理再经过厌氧MBR的深度处理,检测后排放。实验中以人工配制乳品废水作为进水,对整套系统的运行状况及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配置乳品废水在经过新型厌氧反应器+厌氧MBR的系统处理作用后出水水质得到大幅度改善,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实验通过对两种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效益对比,得出新型厌氧反应器+厌氧MBR无论在经济效益方面还是在社会环境效益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68.
A membrane reactor incorporating a hollow fiber with successive parts of oxygen permeable and passivated surface segment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was used for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DH) of propane. This membrane geometry allows a controlled oxygen feeding into the reactor over its axial length. In the oxidative DH, the thermodynamic limitation of propane DH can be overcome. By using this novel hollow fiber membrane reactor with a Pt/Sn/K DH catalyst, oxygen separation and propene formation could be established even at temperatures as low as 625°C with long‐term stability. Combining the hollow fiber membrane and the DH catalyst, the highest propene selectivity of 75% was observed at a propane conversion of 26% and 625°C whereas the best propene yield of 36% was obtained at 675°C (48% propene selectivity).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reactor is evaluated by applying various reaction conditions. © 2010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2010  相似文献   
969.
In a time of rising raw material prices und raw material shortage topics like recycling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get in the focus of the public. Aim of the presented work i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apparatus design for liquid membrane permeation with support layers. The investigations are carried out in view of heavy metal recycling.  相似文献   
970.
A mobile plant for practical training was developed as part of the project μ‐Consortium to integrate micro process engineering into teaching. Lab experiments in the fields of mixing and homogenous reactions,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heat transfer and particle synthesis were worked out to impart knowledge of different process‐engineering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