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63篇 |
免费 | 1244篇 |
国内免费 | 54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45篇 |
综合类 | 1269篇 |
化学工业 | 1523篇 |
金属工艺 | 773篇 |
机械仪表 | 1556篇 |
建筑科学 | 1155篇 |
矿业工程 | 435篇 |
能源动力 | 349篇 |
轻工业 | 703篇 |
水利工程 | 316篇 |
石油天然气 | 271篇 |
武器工业 | 127篇 |
无线电 | 166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55篇 |
冶金工业 | 457篇 |
原子能技术 | 106篇 |
自动化技术 | 11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294篇 |
2021年 | 341篇 |
2020年 | 363篇 |
2019年 | 349篇 |
2018年 | 286篇 |
2017年 | 336篇 |
2016年 | 401篇 |
2015年 | 436篇 |
2014年 | 748篇 |
2013年 | 738篇 |
2012年 | 936篇 |
2011年 | 996篇 |
2010年 | 761篇 |
2009年 | 678篇 |
2008年 | 598篇 |
2007年 | 791篇 |
2006年 | 758篇 |
2005年 | 581篇 |
2004年 | 463篇 |
2003年 | 423篇 |
2002年 | 310篇 |
2001年 | 339篇 |
2000年 | 289篇 |
1999年 | 267篇 |
1998年 | 163篇 |
1997年 | 172篇 |
1996年 | 134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100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5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本文利用计及表面电荷的柱面结电场分布表达式,并根据场限环优化条件,首次建立了单场限环表面电荷效应优化模型,得到了考虑表面电荷效应后,优化单场限环洁构击穿电压以及优化环间距的归一化计算公式。分析了表面电荷密度对场限环结构耐压和优化环间距的影响,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数值模拟结果相符合,推得的公式可应用于场限环结构的实际设计。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PRP技术是IEEE 802.17定义的一种在环型结构上优化数据业务传送的新型MAC层协议,能适应多种物理层,可以有效地传送话音、数据、视频等多种类型的业务。介绍了RPR(弹性分组环)的技术特点、实现方案以及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合于大规模应用层多播的模型VRBH(Virtual Ring-Based Hierarchy),它以环作为拓扑结构,同时引入了分层和虚拟环的概念。采用了基于优先级的动态规划方法使得该环状拓扑结构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趋于合理,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当出现数据传输错误时可以进行快速的恢复。由仿真试验结果得知该模型具有较低的控制开销,较高的带宽利用率和较高的数据传输率,应用该多播模型可以较好地提高多播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一种光码分多址(OCDMA)环网中码字消除结构,使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和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得出了环中各用户的误码率(BER)的表达式,计算表明,该码字消除结构虽然能够有效地把码字从环网中消除掉,避免码字在环网中循环产生干扰累加,但是会明显恶化经过码字消除结构的其它用户的BER性能;讨论了环网中用户的BER性能与码长、判决阈值的关系;针对码字消除对OCDMA环网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ER监测及反馈的方法来降低码字消除结构造成的BER恶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用户的BER性能.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光线传输矩阵理论,结合高斯光束特征参数,研究了球面镜曲率半径和腔体长度变化对环形腔子午面和孤矢面内束腰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束腰半径均随曲率半径和腔体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变化对环形腔内光强分布、多横模耦合和光波传输等相位面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110.
Weerathep Kueathaweekun Noppin Anantrasirichai Chawalit Benjangkaprasert Jintana Nakasuwan Toshio Wakabayashi 《ETRI Journal》2012,34(5):674-683
We propose a slot antenna consisting of a rectangular slot on the ground plane, fed by a microstrip line with a rectangular‐ring‐shaped tuning stub that can be deployed in ultra‐wideband (UWB) communication systems to avoid interference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communication. Our antenna can achieve a single band‐notched property from the 5 GHz frequency to the 6 GHz frequency owing to a controllable band notch that uses L‐ and J‐shaped parasitic elements. The antenna characteristics can be modified to tune the band‐notched property (4 GHz to 5 GHz or 6 GHz to 7 GHz) and the bandwidth of the band notch (1 GHz to 2 GHz). Furthermore, the shifted notch with enhanced width of the band notch from 1 GHz to 1.5 GHz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UWB slot antenna and L‐ and J‐shaped parasitic elements also provide the band‐rejection function for reference in the WiMAX (3.5 GHz) and WLAN (5 GHz to 6 GHz) regions of the spectrum. Experiment results evidence the return loss performance, radiation patterns, and antenna gains at different operational frequenci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