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57篇
  免费   6229篇
  国内免费   2076篇
电工技术   3129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569篇
化学工业   12069篇
金属工艺   5523篇
机械仪表   2656篇
建筑科学   5957篇
矿业工程   1013篇
能源动力   9912篇
轻工业   2914篇
水利工程   565篇
石油天然气   2433篇
武器工业   352篇
无线电   16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79篇
冶金工业   3530篇
原子能技术   1368篇
自动化技术   2110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812篇
  2022年   1575篇
  2021年   1792篇
  2020年   1900篇
  2019年   1525篇
  2018年   1333篇
  2017年   1550篇
  2016年   1865篇
  2015年   1871篇
  2014年   3357篇
  2013年   3577篇
  2012年   4125篇
  2011年   4313篇
  2010年   3251篇
  2009年   3368篇
  2008年   2690篇
  2007年   3718篇
  2006年   3312篇
  2005年   2948篇
  2004年   2641篇
  2003年   2317篇
  2002年   2150篇
  2001年   1710篇
  2000年   1452篇
  1999年   1167篇
  1998年   965篇
  1997年   848篇
  1996年   690篇
  1995年   582篇
  1994年   472篇
  1993年   385篇
  1992年   340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95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28篇
  1951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四组分法从辽河减压渣油中分离出胶质、沥青质,分别考察了它们在分散型催化剂作用下的临氢热反应行为。结果表明,胶质、沥青质一方面要裂化生成较轻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要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较重的反应产物以及甲苯不溶物。渣油在临氢热反应过程中,沥青质是生焦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胶质。比较了热反应生成的沥青质与原生沥青质之间以及热反应生成的胶质与原生胶质之间化学组成的区别,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沥青质和胶质较原生的沥青质和胶质分子结构缩合程度高,并且反应苛刻度越高,缩合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52.
主要介绍了NEAX61Σ程控交换机远端控制附加业务的功能,以及实现该业务的方法、局数据的设定等。  相似文献   
53.
外伴管伴热系统传热特性及优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FLUEM软件,对外伴管伴热体系传热特性及其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系统中存在传导、对流及辐射传热,其中封闭空气夹层又存在层流自然对流.计入空气对流的模拟表明,工艺管受热不均匀,而伴管布置在其正下方、保持空气层不被保温层挤占可提高伴热效果.伴热平衡时,伴热介质温度、热损失随物料温度近似线性增加.空气层均温假设导致工程设计不合理,而降低工艺管与伴管之间的热阻是提高伴热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场协同理论,对直椭圆扁管、单向螺旋椭圆扁管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管内传热与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理论分析,比较研究了不同的Re、Pr下,3种椭圆扁管的管内传热与流阻特性。结果表明,单向螺旋椭圆扁管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与直椭圆扁管相比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性能,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要比单向螺旋椭圆扁管的强化传热性能更好。在管内流体具有高Pr及低Re的条件下,2种螺旋椭圆扁管的强化传热效果显著,可作为很好的强化传热元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55.
微机械热对流倾角仪温度补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徐淑静  徐爱东 《微纳电子技术》2006,43(8):393-396,404
介绍了微机械热对流倾角仪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在不同倾斜状态下二维密闭腔中点热源引起的对流场和温度场,提出了环境温度对热对流倾角仪影响的模型。根据仿真结果,在电路中增加了加热丝恒定温度控制电路,建立了基于软件的环境温度补偿算法,实现了对温度影响的补偿。经测试,环境温度从-40℃变化到60℃时,倾角仪0°输入的温度稳定性为0.07°,10°输入的温度稳定性为0.02°。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三种检测及判断催化重整装置进料/产物换热器泄漏的方法及原理,并在某工业装置上加以运用的情况.其中芳烃含量法是根据产物分离罐底物料和重整汽油芳烃含量变化来判断;转化率比较法是根据特定环烷烃的转化率来判断;示踪剂法是在原料中注入苯酚,再根据产物分离罐底物料中是否存在苯酚来判断.  相似文献   
57.
机械力化学作用对低介硅灰石瓷料的相变和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DTA)手段详细研究了由氧化物粉末制备硅灰石陶瓷时,机械力化学作用及后续热处理对硅灰石陶瓷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机械力化学在球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细化晶粒、使晶格畸变、晶格缺陷增多、非晶化和诱导低温化学反应。结果表明:高能球磨中的机械力化学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硅灰石陶瓷的烧成温度(11160~11220℃)。探明了经高能球磨的样品在烧成过程中的晶相转变规律。瓷料最终的晶相为单一的-硅灰石(高温变体)。  相似文献   
58.
热管传热性能对小型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素雯  张红  庄骏 《石油机械》2006,34(12):14-17
在零重力辅助下,小热管热阻是小型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集总参数法对于换热器系统数值计算的高效性思想,建立了热管、热管换热器的集总参数模型。对同一热管换热器选用不同传热性能的热管,在不同传热温差和流体质量流速下,就其散热效能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零重力辅助下,热管换热器管内热阻存在一临界值Rcri。当热阻RHP≤Rcri时,管外热阻起主导作用,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εh几乎不随热管管内热阻的值而变化。  相似文献   
59.
The application of ion exchange membranes as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SPE) in fuel cells is state-of-the-art. This technology needs no supporting electrolyte; consequently it can be applied for electro-organic syntheses in order to save process steps. In this case the process is not predetermined to a maximized energy efficiency so that the selection of the cell design, of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of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can be focused on a high selectivity of the electrode reactions. The electro-osmotic stream, which is caused by the solvation shells of the ions during their migration through the membrane, and hence is a typical property of SPE technolog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lectrode reactions. It generates enhanced mass transfer at the electrodes,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reaction selectivity. It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choice of, and possibly by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embrane. An additional remarkable advantage of SPE technology is the exceptional long durability of oxide coated electrodes. By combination of several process engineering methods stable operation of SPE cells has been realized, even for examples of non-aqueous reaction systems. Experiments up to 6000 h duration and in cells of up to 250 cm2 membrane area show the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60.
天然气吸附储存脱附过程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动力学计算,认识了脱附过程当中储罐内温度剖面分布的典型特征:储罐轴心处的温度下降幅度最大。分析了脱附过程当中储罐壁的热交换、吸附剂的导热系数以及储罐内的初始压力对储罐内的温度剖面的影响。结论是加强储罐外壁的热交换、增大吸附剂的导热系数皆能改善吸附储罐内的温度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