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31篇
  免费   1580篇
  国内免费   594篇
电工技术   2731篇
综合类   1331篇
化学工业   2869篇
金属工艺   1914篇
机械仪表   1259篇
建筑科学   2797篇
矿业工程   391篇
能源动力   2170篇
轻工业   510篇
水利工程   484篇
石油天然气   780篇
武器工业   93篇
无线电   5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38篇
冶金工业   2689篇
原子能技术   290篇
自动化技术   42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469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603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588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1448篇
  2013年   1170篇
  2012年   1718篇
  2011年   1843篇
  2010年   1403篇
  2009年   1382篇
  2008年   1061篇
  2007年   1344篇
  2006年   1300篇
  2005年   1001篇
  2004年   918篇
  2003年   791篇
  2002年   666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396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20CrMnTi钢为例,建立了连续冷却渗碳模型;对变温渗碳质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渗碳后的组织情况进行预测,从而对变温渗碳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82.
在石油化工领域中,分馏过程是流程模拟计算中重要的模块之一,在分馏过程模拟的主要输入参数中,塔盘效率无法直接获得,因此确定合适的塔盘效率是分馏模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探索合适的方法确定板效率是精馏模拟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板效率确定方面,引入人工免疫动态克隆优化调节策略DCAS,与传统的智能优化算法相比,该算法的特点为:自动调整搜索空间及克隆规模;采用多尺度变异策略;有机结合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在实验中,通过建立分馏装置的机理模型,并采集装置的实际工况数据和各流股质量组成的分析数据,对所采集的数据依据稳态过程的物料守恒方程等进行剔除和校正处理,采用校正后的工况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分别用经验法、遗传算法GA及人工免疫动态调整策略DCAS确定分馏装置的塔板效率,使模型与实际装置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用DCAS确定的塔板效率,能够使分馏塔的关键塔板温度分布及分馏塔塔顶、塔釜主要产品的产出与实际吻合得最好,表明用DCAS搜索的塔板效率建立的分馏塔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实际分馏塔的生产过程,可以用来指导分馏装置的过程模拟及优化操作。  相似文献   
83.
Estimation of photosynthetic light use efficiency (ε)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The 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 a narrow waveband index based on the reflectance at 531 and 570 nm, allows sampling of the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of leaves; upscaling of these measurements to landscape and global scales, however, remains challenging.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used spaceborne observations of PRI so far, and research has largely focused on the MODIS sensor. Its daily global coverage and the capacity to detect a narrow reflectance band at 531 nm make it the best available choice for sensing ε from space. Previous results however, have identified a number of key issues with MODIS-based observations of PRI. Firs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otprint of eddy covariance (EC) measurements and the MODIS footprint,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sensor's observation geometry make a direct comparison between both data sources challenging and second, the PRI reflectance bands are affected by atmospheric scattering effects confounding the existing physiological signal.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 a new approach for upscaling EC based ε measurements to MODIS. First, EC-measured ε values were “translated” into a tower-level optical PRI signal using AMSPEC, an automated multi-angular, tower-based spectroradiometer instrument. AMSPEC enabled us to adjust tower-measured PRI values to the individual viewing geometry of each MODIS overpass. Second, MODIS data were atmospherically corrected using a Multi-Angle Implementation of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AIAC) algorithm, which uses a time series approach and an image-based rather than pixel-based processing for simultaneous retrieval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and surfac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BRDF). Using this approach, we found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ower-based and spaceborne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r2 = 0.74, p < 0.01) throughout the vegetation period of 2006. Swath (non-gridded) observations yielded stronger correlations than gridded data (r2 = 0.58, p < 0.01) both of which included forward and backscatter observations. Spaceborne PRI values were strongly related to canopy shadow fractions and vari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ε. We conclude that MAIAC-corrected MODIS observations were able to track the site-level physiological changes from space throughout the observ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连铸机改造前和高效改造后新老系统在控制上的特点 ,着重介绍了改造后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特点 ,该系统投运后不仅解决了本连铸机的自动控制 ,而且完成了连铸 热送 轧钢生产线的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85.
针对上海光源冷却水温控系统中板式换热器的时变特性和系统大滞后特性,结合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提出了以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为输入信号的Fuzzy-PID复合控制器和以误差和响应时间为输入信号的模式选择开关控制器来实现冷却水温度控制策略。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克服板式换热器时变特性和系统大滞后特性,对负载发生变化后能以较短的响应时间和较小的超调量使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PID控制。  相似文献   
86.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系统的前馈-反馈控制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热轧层流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精度进行了研究;在带钢冷却模型的基础上,对预设定模块进行了前馈补偿;考虑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大时滞特性,采用模糊Smith预估器提高了反馈控制的精度;结果证明所采用的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卷取温度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7.
基于MATLAB的化工课程设计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ATLAB平台上开发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软件。本文以冷却塔设计为例介绍了该软件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功能 ,它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数值稳定性好等特点 ,使计算结果可视化  相似文献   
88.
堆石入仓主要解决的是堆石垂直、水平、上下游方向的三维运输问题,基于安徽大龙潭水库拱坝除险加固工程的应用实例,介绍了一种基于缆索的堆石混凝土堆石入仓方式,包括设备构造和堆石流程。经过对比分析该堆石入仓方式与塔吊堆石入仓方式、长臂挖机堆石入仓方式的运行效率和成本,得出结论:基于缆索的堆石入仓方式适用于不具备自卸汽车入仓条件、工期较长、施工速度要求不高的堆石混凝土施工。  相似文献   
89.
对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的空调系统进行了节能性分析,即:该空调系统利用江水获取冷量,通过组合式空调进行一级表冷、二级表冷,并与制冷机组冷凝器进行热交换,来满足整个厂房的冷负荷。与传统的冷却塔散热方式相比较,该空调系统突出了利用江水进行散热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0.
总结了唐山市企业水平衡测试中普遍存在的测试难点;分析了企业生活用水测试难点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保证生产循环冷却水测试结果准确性的解决措施。开展好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将为唐山市构建节水型社会,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