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86篇
  免费   2184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电工技术   3380篇
综合类   1591篇
化学工业   1811篇
金属工艺   780篇
机械仪表   1164篇
建筑科学   1287篇
矿业工程   532篇
能源动力   656篇
轻工业   613篇
水利工程   348篇
石油天然气   404篇
武器工业   153篇
无线电   33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41篇
冶金工业   482篇
原子能技术   153篇
自动化技术   213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509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630篇
  2016年   661篇
  2015年   766篇
  2014年   1175篇
  2013年   1140篇
  2012年   1235篇
  2011年   1339篇
  2010年   1052篇
  2009年   1024篇
  2008年   1007篇
  2007年   1137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803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摘要:在国内某转炉钢厂采用“留渣 双渣”工艺技术进行脱磷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转炉前期脱磷率不断升高,终点脱磷率不断提高。铁水硅含量对前期脱磷率的影响最大。根据铁水成分,在冶炼前期适当降低供氧强度、降低气固氧比、加入适量石灰及烧结矿,均有利于前期脱磷率的提高。在一倒时每吨钢液加入4~8kg石灰,不影响出钢温度,可提高一倒-终点阶段脱磷率,同时可提高终点脱磷率。从终点的控制效果可知,终点炉渣碱度应保持不小于3.0,炉渣中FeO质量分数在16%~20%,并适当降低终点出钢温度在1610~1630℃,有利于终点脱磷率的提高。通过加强熔池搅拌,促进钢渣反应趋于平衡,有利于终点磷分配比提高,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终点脱磷率。  相似文献   
112.
宫波  王中光 《金属学报》1994,30(10):A439-A44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双滑移取向([034],[117])Cu单晶循环饱和后的表面形貌,塑性分切应变幅(γpl)低于10^(-3)时,[034]晶体表面上要为主滑移系的驻留滑移带(PSBs)占据,次滑移只在边缘区域启动,其PSBs细窄(<1μm),体积百分数在1%以下.γpl>10^(-3)时,次滑移开始在试样的中部启动,同时,表面出现二种贯穿晶体的宏观形变带(DBI,DBII),滑移带在形变带内集中.[117]晶体在γpl=4.4×10^(-4)时,双滑移现象已十分明显.γpl>10^(-3)时,表面也形成与前者相似的形变带.DBI的惯习面与主滑移面平行([034]晶体)或接近([117]晶体),DBII的惯习面则与前者垂直,文章讨论了形变带形成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提高了钛合金的表面强度,改善了其耐磨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的产生。研究表明钛合金Ti6A14V双辉离子无氢渗碳合理的工艺参数为:温度880℃~980℃;气压28~40Pa:工件与源极之间距离6~14mm;源极电压600V~800V;阴极电压260V~400V;保温时间2~5h。处理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高硬改性层,耐磨擦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4.
滚切式双边剪剪切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开宸  皮开鉴  王鑫  刘树 《轧钢》2004,21(5):61-62
分析了4种中厚板切边过程中切口缺陷的形状及其形成原因,得出防止钢板在被夹送时跑偏即可避免剪切缺陷并采取了相应对策,实施后提高了钢板成材率。  相似文献   
115.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自动控制系统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双作用变量叶片泵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电脑控制变频器,改变叶片泵转速,达到粗调目的;电脑控制电液数字阀,起微调作用.蓄能器的利用,进一步增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6.
双包络TI-环面蜗杆传动的二次包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次包络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二次包络齿面接触分析,推导出了蜗杆和蜗轮齿面方程。齿面接触分析表明:齿面呈双线接触,润滑条件好,承载能力大,在重型机械传动装置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7.
The catalytic partial oxidation of CH4 to syngas was carried out over an Ni–Mg/Al mixed-oxide catalyst prepared from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type precursors.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TPR, UV-DRS, XRF, BET and CHNS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the catalyst composition and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the extent of catalyst deactivation were investigated. Ni–Mg/Al oxide catalysts converted CH4 into syngas efficiently with high selectivity. The catalyst performance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Ni particle size and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catalysts that were calcin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exhibited a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conclusion, the NiAl2O4 spinel phase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相似文献   
118.
DEDS-10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屹  胡星琪  张红静  刘勇 《应用化工》2006,35(4):255-258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DEDS-10双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DEDS-10的临界胶束浓度cm c为0.47 mmol/L,γcm c为34.5 mN/m,A lC l3、CaC l2和NaC l可以使γcm c降低3.6~1.1 mN/m,其cm c值大约为纯水溶液cm c值的1/5~1/3;加入乙醇,可增加其表面活性,在乙醇的浓度为0.22 mol/L时,其表面张力为30 mN/m左右。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复配,可以大幅度地降低cm c和γcm c值,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TLS复配时,cm c降低,cγm c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19.
采用恒定pH 12±0.2,按n(Mg2+)∶n(Al3+)∶n(OH-)∶n(CO2-3)=6∶2∶16∶1配制溶液,采用一步反应液相法,制备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粉体.为了获得无团聚、分散均匀的纳米粉体,探讨了溶剂置换干燥、真空干燥、常压干燥对纳米LDH粉体形成团聚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粒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剂置换干燥能够有效防止纳米粉体形成硬团聚,样品分散性好,呈针状形态,长50 nm,宽5 nm.  相似文献   
120.
谭淑珍  张罡  沈晃宏 《化工进展》2002,21(12):949-951
介绍了制取硫酸钾的一种新工艺--复分解四步循环法,即氯化钾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钾铵与氯化铵钾,硫酸钾铵再与氯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氯化铵钾再与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铵。整个工艺全封闭循环生产,产品硫酸钾K2O质量分数≥50%,钾收率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