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158篇 |
免费 | 8329篇 |
国内免费 | 577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246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8037篇 |
化学工业 | 4624篇 |
金属工艺 | 2525篇 |
机械仪表 | 5725篇 |
建筑科学 | 7267篇 |
矿业工程 | 2630篇 |
能源动力 | 2164篇 |
轻工业 | 2235篇 |
水利工程 | 2391篇 |
石油天然气 | 2575篇 |
武器工业 | 1348篇 |
无线电 | 523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232篇 |
冶金工业 | 1801篇 |
原子能技术 | 459篇 |
自动化技术 | 117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1篇 |
2023年 | 1003篇 |
2022年 | 1805篇 |
2021年 | 1994篇 |
2020年 | 2175篇 |
2019年 | 1822篇 |
2018年 | 1811篇 |
2017年 | 2272篇 |
2016年 | 2555篇 |
2015年 | 2654篇 |
2014年 | 3694篇 |
2013年 | 3630篇 |
2012年 | 4796篇 |
2011年 | 4831篇 |
2010年 | 3762篇 |
2009年 | 3825篇 |
2008年 | 3729篇 |
2007年 | 4643篇 |
2006年 | 4015篇 |
2005年 | 3283篇 |
2004年 | 2614篇 |
2003年 | 2178篇 |
2002年 | 1771篇 |
2001年 | 1608篇 |
2000年 | 1415篇 |
1999年 | 1087篇 |
1998年 | 883篇 |
1997年 | 794篇 |
1996年 | 628篇 |
1995年 | 548篇 |
1994年 | 453篇 |
1993年 | 342篇 |
1992年 | 284篇 |
1991年 | 225篇 |
1990年 | 166篇 |
1989年 | 172篇 |
1988年 | 114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41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28篇 |
1977年 | 5篇 |
1959年 | 9篇 |
1955年 | 4篇 |
195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研究双洞口配筋砌块砌体框支墙梁地震前后的受力模式,在拟动力子试验前后进行了底层框架配筋砌块短肢砌体剪力墙结构三层足尺模型的竖向力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托梁与上部墙体表现出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其工作模式为拉杆拱.通过对其在拟动力试验前后的受力模式进行了比较,可知带洞口配筋砌块砌体框支墙梁结构体系在墙体受到一定损伤时,并不会使墙梁的受力机理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2.
为有效利用城市污水热能,以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流动工质——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其层流状态下的换热特性进行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污水作为热泵的冷热源,有良好的换热特性,推导得出的换热准则关联式h=4.53λ/D,为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提供依据,同时为应用污水余热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In this paper,a fast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the forecasting of effective points by DEA model is proposed,which is based on the SPDS training algorithm.The SPDS training algorithm overcomes the drawbacks of slow convergent speed and partially minimum result for BP algorithm.Its training speed is much faster and its forecasting precision is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BP algorithm.By numeric examples,it is showed that adopting the neural network model in the forecasting of effective points by DEA model is valid. 相似文献
44.
秦奕青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10,(4):40-44
针对动态挖掘进程内在运行机理,通过对动态挖掘进程中不同挖掘任务的优化分析以及动态挖掘进程和生物免疫过程之间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动态挖掘进程的eDMP机制;定义健壮型协调器,融合进化计算和免疫算法,设计了eDMP机制的实现方案;在理论分析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给出了eDMP机制的一般流程。实验结果表明,eDMP机制及其实现方案在解决动态挖掘问题上有效、适用。 相似文献
45.
PENG HongJian WU Qing LI XiaoBo &XIE YouQing School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China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Engineering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英文版)》2011,(9)
In this paper,taking Nb-Mo alloy system as an example,the equations of concentr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toms of alloys in BCC structure we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 of systematic science of alloys and the number of coordination atoms.The concentrations of characteristic atoms in B2-NbMo type ordered alloys were calculated as functions of ordering degree(s) and composition xMo.When s=smax,the concentrations of characteristic atoms of stoichiometric B2-NbMo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re equal to that o... 相似文献
46.
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动态空间调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体分段生产调度的多目标性和动态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动态空间调度方法,确定船体分段在工作平台上的加工顺序和空间布局位置.算法以加工完成时间最短和空间利用率最高为目标,采用自适应惯性权重策略保证算法的收敛性,并引入遗传算法中的选择算子和变异算子增强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多样性,利用启发式定位策略确定分段的位置.最后,以船厂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以手工方式制定调度计划的复杂度,并能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达到70%,说明该方法是解决动态空间调度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7.
导管架式海洋平台在随机波浪等外载荷作用下极易产生有害振动,且其动力响应具有极强的非线性和时变性,采用被动控制方法和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主动控制方法控制海洋平台的有害振动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结合灰预测和支持向量机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灰预测和支持向量机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并将其与动态刚度阵法相结合应用于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的振动主动控制中.数值算例分析表明,该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控制波浪和风载荷作用下引起导管架式平台的有害振动,并能解决由于控制信号传输等原因引起的时滞问题.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声波传播特性及实现其强度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基于超声波检测方法,应用嫩江、多宝山附近的沙石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对声波的扩散性及其抗压性能与声参量之间的模型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声速之间的多种数学模型.通过实测检测数据进行验证,满足精度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非均质性降低,其抗压强度与声速相关性较好,用超声的方法完全可以实现强度的快速推定.同时,也为将来高性能混凝土地区强度推定曲线的建立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9.
由于空泡及滑行力的存在,使得超空泡航行体的建模及控制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在其模型简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建模误差,采用鲁棒极点配置算法进行超空泡航行体控制可以有效克服这一缺点.对超空泡航行体所受的流体动力、尤其是滑行力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整理;建立了超空泡航行体纵平面内的动力学模型;最后利用鲁棒极点配置算法设计了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稳定性.对各控制变量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空化器比尾舵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多轴车辆移动载荷对半刚性路面性能影响规律,针对半刚性路面的特点,依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将半刚性路面的沥青层、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底基层及土基层按线弹性考虑,建立了半刚性路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车辆三轴移动载荷对半刚性路面性能影响。结果表明,3轴载荷作用下路面应力变化与车辆轴数有关,当车桥依次驶过路面时,路面应力出现3次突变,沥青层三向压应力、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垂直压应力、横向拉应力和水平拉应力均增大,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结合处;前轴驶过时轮迹带中心区域各层的横向剪应力最大,后轴驶过时轮迹带边缘区域各层的横向剪应力最大,最大值出现在沥青层底部;中轴驶过时路面各层的水平剪应力最大,最大值也出现在沥青层底部。因此,设计路面结构时,半刚性基层和半刚性底基层应选取抗弯和抗拉强度较高的材料,并应加强沥青面层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