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86篇
  免费   6264篇
  国内免费   4293篇
电工技术   430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269篇
化学工业   7353篇
金属工艺   4399篇
机械仪表   3123篇
建筑科学   5539篇
矿业工程   3046篇
能源动力   2209篇
轻工业   3455篇
水利工程   1927篇
石油天然气   3324篇
武器工业   815篇
无线电   49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14篇
冶金工业   3582篇
原子能技术   1213篇
自动化技术   4974篇
  2024年   244篇
  2023年   758篇
  2022年   1585篇
  2021年   1921篇
  2020年   2075篇
  2019年   1803篇
  2018年   1689篇
  2017年   2207篇
  2016年   2362篇
  2015年   2436篇
  2014年   3644篇
  2013年   3905篇
  2012年   4341篇
  2011年   4478篇
  2010年   3327篇
  2009年   3282篇
  2008年   2940篇
  2007年   3511篇
  2006年   3094篇
  2005年   2587篇
  2004年   2218篇
  2003年   1948篇
  2002年   1664篇
  2001年   1380篇
  2000年   1153篇
  1999年   960篇
  1998年   820篇
  1997年   705篇
  1996年   627篇
  1995年   524篇
  1994年   401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286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75年   10篇
  1959年   15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对A水厂先炭后砂及B水厂先砂后炭两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各环节的小型生物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工艺的出厂水CODMn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代表的微型生物群落在经过两种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后,小型生物的去除率达到了90%~100%,只要根据季节控制冲洗频率和强度,加强工艺管理,生物泄漏能得到有效控制,出水水质稳定。此外,B水厂工艺相对于A水厂工艺有明显的优势,处理效果好,活性炭的寿命增加,从有机物CODMn的去除效果来看,尽管B水厂比A水厂早运行2年,但全程去除率要优于A水厂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62.
在多用户MIMO系统下行链路中,块对角化(Block diagonalization, BD)预编 码算法的和速率性能要优于匹配滤波算法(Matched filter, MF)和迫零算法(Zero forc i ng, ZF)。然而,传统的BD算法利用矩阵分解来构造除当前用户的其他所有用户信道的零空 间,需要O(N2)浮点运算次数(Float point operations, FLOPs)。当 基站的天线数N趋向于大规模时,BD算法计算复杂度巨大。本文 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子方法构造其他用户合成信道的零空间的BD算法,该算法仅需O( N)FLOPs。仿真表明:同传统的BD算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低复杂度BD算法显著地降低 了实现复杂度,而和速率性能损失微小,仍然优于MF和ZF,并且当N趋 向于大规模时,它的和速率性能趋向于传统的BD算法和SVD算法。  相似文献   
963.
针对频率范围在860~960 MHz内的超高频(UHF)射频信号,提出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和帧时隙的射频识别(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通过合理的帧时隙数选择可以使每一时隙内的标签数不大于阅读器的天线数,从而可以利用ICA算法实现多标签的同时识别。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标签防碰撞算法及基于位隙动态分组的盲分离多标签防碰撞算法(BSDBG)相比,该算法在标签识别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随着天线数的增加,算法的识别时间要低于BSDBG算法,进一步验证了将盲源分离技术运用于标签识别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在需要高效率和智能化管理的工程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4.
王延贵  匡尚富  陈吟 《水利学报》2015,46(12):1398-1405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洪水涨落对岸滩崩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洪水期岸滩受力分析,结合岸滩土体性质和洪水浸泡岸滩特点,给出洪水期岸滩稳定系数;进而分析了洪水降落期岸滩稳定性变化,指出洪水骤降时,长期洪水浸泡后黏土岸滩稳定系数将会大幅度减小;在洪水缓慢降落时,黏性岸滩稳定性减小,但减小幅度小于骤降的情况。通过分析对比洪水上涨、洪水浸泡和洪水降落等不同过程的稳定性,指出洪水迅速上涨期岸滩稳定性最好,依次为洪水缓慢上涨期、洪水浸泡期和洪水缓慢下降期,洪水骤降期岸滩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965.
带初始损伤混凝土的动态抗压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东明  刘康华  李贺东  徐世烺 《水利学报》2015,46(9):1110-1117,1127
对65个直径为68 mm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进行试验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初始损伤程度的混凝土试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抗压特性。通过对混凝土试件预加不同的静态荷载,从而在试件内产生不同程度的初始损伤;利用SHPB设备进行不同速率下的冲击试验,研究初始损伤程度对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关系以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损伤对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程度与混凝土试件的初始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损伤程度在阈值以下时对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影响较小,超过阈值时影响显著;随应变率增加,带损伤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显著提高;含水率的增加降低了带初始损伤混凝土动态抗压性能。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综合考虑初始损伤程度影响和应变速率效应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66.
赵丽娜  徐国宾 《水利学报》2015,46(10):1213-1221,1232
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中的超熵产生研究河型的稳定性,对河型是否有可能转化做出定量判别分析。选择河流系统的广义力和广义流,构造出河流的超熵产生以及超能耗率,根据超能耗率推导出河型稳定判别式。应用该判别式分析了黄河下游5个河段3种不同河型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这5个河段的河型是稳定的,近期没有发生河型转化的可能性,与实际情况相符。利用该河型稳定判别式,不仅可判别河型的稳定性,还可以预测河流调整方向,为河流整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7.
为正确评估软体地基加固对提高筒型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建立考虑土体渗流~应力耦合效应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筒顶负压抽水的土体加固过程,分析了筒内土体加固对筒型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负压加固作用2.5 d后,筒顶沉降趋于平缓,孔隙负压扩散范围广,筒内土孔隙比下降幅度大,加固效果较好。此时,筒土之间接触更为紧密,极端荷载下筒顶脱开率大幅下降。在单一加载情况下,土体加固提高竖向设计承载力42.6%,水平设计承载力129.2%,抗弯设计承载力69.6%,竖向极限承载力4.4%,水平极限承载力61.3%,以及抗弯极限承载力99.1%。在复合加载情况下,土体加固前后V~M、V~H、V~H~M包络线存在一定的差异,未加固土体筒基的包络曲线分布在加固后的筒基外侧。通过试验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吻合良好。这意味着现有的筒型基础设计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968.
朱显鸽  安亚强  娄宗科 《人民黄河》2015,(2):130-132,135
为了探究聚丙烯纤维对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强度和限制膨胀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对比试验,测出了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下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强度和限制膨胀率值。与基准混凝土测得的强度和限制膨胀收缩率值对比,得出了能使补偿收缩混凝土达到最大膨胀率和最大劈裂抗拉强度的聚丙烯的最优掺量为1.575 kg/m3,同时随聚丙烯掺量增加,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强度和限制膨胀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969.
渭河干流关中段季节性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龙  曾维华  吴昊 《人民黄河》2015,(2):72-74,77
针对季节性河流流量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采用季节性污水排放计划(SDP)的季节划分方法,提出季节性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以渭河干流关中段为例,将一年划分为旱雨两季,利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8个季节划分方案和1个对照方案在50%、75%和90%保证率下的水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保证率下,分季节计算的渭河干流关中段COD和NH3-N环境容量分别是传统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1.17~1.59倍和1.25~1.79倍,表明分季节计算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明显大于以年为单位计算的河流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970.
以三峡库区中心区域的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3—2010年流域水沙资料,采用Pettitt突变点检验、累积距平法及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该流域输沙量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判别出降雨量在1982年、输沙量在1982年和1990年发生了突变。并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分析了1963—1981年,1982—1990年,1991—2010年3个时段降雨量和人类活动在龙河流域输沙量变化中的相对贡献率。研究表明:以1963—1981年为基准期,1982—1990年间降雨量和人类活动贡献率分别为29.49%和60.51%,1991—2010年间分别为3.38%和96.62%;以1982—1990年为基准期时,1991—2010年人类活动对输沙减小的贡献率为100%。该研究揭示了1963—2010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及降雨和人类活动对其贡献率,研究不仅对该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三峡水库区间水沙锐减的原因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