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4篇
  免费   1130篇
  国内免费   753篇
电工技术   49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204篇
化学工业   2072篇
金属工艺   779篇
机械仪表   724篇
建筑科学   2080篇
矿业工程   857篇
能源动力   472篇
轻工业   644篇
水利工程   496篇
石油天然气   3443篇
武器工业   62篇
无线电   2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79篇
冶金工业   674篇
原子能技术   73篇
自动化技术   44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822篇
  2013年   947篇
  2012年   1195篇
  2011年   1222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843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821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20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径向水平井弯曲转向机构影响因素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径向水平井钻进中钻杆弯曲转向前进运动困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弯曲转向机构仿真有限元模型,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滑道轨迹曲率、间隙、工作压力、滚轮形状与位置和钻杆壁厚等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影响截面变形的主要因素是滑道曲率的改变和滑道摩擦因数,钻井失败时钻杆所受阻力的增大不是因为升高工作压力导致截面变形过大与滑道干涉所致,钻杆经校直段,钻头中轴线与校直中心线存在一定的角度,即钻杆的前进轨迹就会偏离理论值,或与地层干涉,或可能再次发生弯曲变形;另一主要原因是转向器滑道工作恶化。增加钻杆壁厚,降低工作压力和滑道摩擦因数,设计合理弯曲转向机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perforated caissons and the total horizontal forces acting on them were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when wave propagates normally. To consider the viscosity effect of fluid and nonlinear action of waves on structures, the VOF (Volume Of Fluid)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k-ε turbulenc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aves and structures. Governing equations were solved with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rough 2D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wave flume,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perforated caissons and the main affecting factor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using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Als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tio of the total horizontal force acting on perforated caisson and the force acting on solid caisson and the main affecting factors were regress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3.
一种微透镜阵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修文  祝生祥  谢红  路素彦 《光电子技术》2003,23(3):170-172,181
介绍一种利用表面张力的作用、以光纤作材料、用分离的自聚焦透镜制作微透镜阵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无须昂贵设备等优点,用此方法实际制作了具有良好连续面型的微透镜阵列,并对制作的微透镜阵列进行了测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龙湾段标准堤地基土中普遍存在一层海积淤泥,其强度低,压缩性高,承载力低,不能满足标准堤填筑及水闸运行的要求。采用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取得的地基沉降、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等现场观测资料,总结分析了该段海积淤泥地基的变形规律和特点。并提供了有关的原型观测数据,其沉降曲线规律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宁会生 《石油仪器》2006,20(5):12-13
新一代深度张力面板不仅具有基本的深度、张力采集、处理、显示功能,同时还具有多种报警及通讯功能.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屏,使得信息的显示更加丰富、直观和醒目.同时,触摸屏的采用,省去了传统的按钮、开关及键盘操作模式,使操作更加方便简洁、自然.该面板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配备于测井、录井地面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洼60-H26水平井套铣打捞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洼60-H26井是一口中曲率水平井,设计井深1 922 m,由于地面条件的限制,设计采用三维井眼轨道。该井水平段在钻至井深1 801 m时,发生卡钻事故。在卡钻事故处理过程中,采用测卡、爆炸松扣技术取出上部钻具后,应用了不同规格的套铣管对被卡钻具进行套铣,采用间歇式套铣方式实现了大斜度井段(45°-90°)的安全套铣,采用短套铣管完成了时水平井段内φ215.0 mm稳定器的套铣,采用φ228.6 mm套铣管成功套铣水平井段被卡LWD仪器,最后通过震击器震击成功解卡。详细介绍了洼60-H26水平井卡钻事故的处理过程,分析了在水平段处理卡钻事故的难点。该井处理卡钻事故的经验,对以后水平井施工中处理井下事故、打捞贵重仪器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WuM1-1羽状分支水平井充气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uM1-1井由1口多分支水平井和1口采气的直井组成。该井斜井段短,井斜率在30°/100 m以上,主井眼和10个分支井段总进尺6182 m,98%以上在煤层中钻进,煤层脆、压实性较好,更易发生掉块。为满足钻井对井壁稳定性、润滑性、井眼净化以及煤层保护等的要求,采用钾铵基聚合物防塌钻井液进行充气欠平衡钻井,在钻进中保持钻井液有合适的粘度、切力,选用合适的注气压力和注气量以及当量钻井液密度;每钻完一个立柱坚持循环几分钟,上下划眼一次,并泵入CMC高粘钻井液,配合有效使用固控设备,尽量使井眼干净;复配使用粉末状固体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该钻井液性能稳定,易于维护,悬浮携岩能力强,润滑性好,井眼畅通,保证了WuM1-1井安全、快速、优质施工。该井在煤层钻进中无阻卡现象,井壁稳定,没有出现井壁掉块或井垮现象,水平连通一次成功,10口分支井悬空侧钻一次成功,只用57 d即顺利完井,比该地区常规钻井快49倍。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is to have uniformly distributed tangential stresses on the transition profile of a stepped bar subjected to tensile and torsional loading using an axisymmetric boundary element formulation. The transition curve is represented by the Langragian interpolation polynomial with progressive degrees to avoid shape distortion during the optimization procedure. The calculated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that obtained by fluid dynamics given in the literature. It is seen that the transition curve obtained in this paper is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微机上实现的印制板自动布线方法──多级线探索法及其编程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完备布线算法的概念,通过分析李氏算法和传统线探索法的不足之处而得到的。虽然它也是一种线探索法,但有较传统线探索法更强的探索能力,不需要结合李氏算法而能单独完成布线任务,是一种较理想的算法,通过实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曹长娥 《焊管》2002,25(4):58-60
介绍了日本川崎制铁公司技术研究所开发出的电焊钢管采用热张力减径工艺的特性 ,及这种钢管的高强度、高延性等基本特性。用这种钢管制造的汽车零部件 ,经弯曲、冲击和疲劳特性等实验 ,证明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是制造汽车用零部件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