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篇
  免费   602篇
  国内免费   92篇
电工技术   157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2篇
化学工业   244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45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175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7篇
冶金工业   27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33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uter study of electric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and nanocomposite films by help of self-made analytical software tools. Main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films.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are used to obtain structural parameters. A Monte Carlo method and the theory of percolation are used for the study of electrical properties. Conductivity is supposed to be either ohmic or by tunnel effect, or both in parallel. Current paths inside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form so-called fuzzy clusters below and especially close to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Their study produces valuabl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transport analyse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From them, information is searched about th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962.
963.
964.
针对传统微电网下垂控制策略中控制参数整定复杂,以及受电网电压、负荷波动影响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技术的微电网下垂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能够维持微电网在孤岛和并网模式下的稳定运行。自抗扰控制结构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抑制各参量的波动,对电网的不确定性干扰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设计方法简单易行。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发生变化时,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调节微电网内功率的平衡,保证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的恒定,对微电网起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65.
微电网的黑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微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出一种针对全黑的孤立微电网的黑启动方案。结合微源特性及其控制方式,对微源的黑启动能力进行比较,确定了黑启动微源的选取原则,给出了黑启动过程中有黑启动能力和无黑启动能力微源的控制方式要求。分析了微电网黑启动的并行/串行网架恢复策略,指出应采用启动速度更快的并行恢复策略,并制定了详细的黑启动操作流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各微源控制模型以及微电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微电网黑启动方案及其操作流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6.
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微网孤网运行的综合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孤网运行的光伏微网输出功率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为了保证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将能量密度大的蓄电池和功率密度高的超级电容器构成混合储能系统应用于光伏微网的思路成为研究热点。在现有蓄电池电流多滞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基于功率的储能单元控制策略。该方法优化了储能系统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提高蓄电池的工作寿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微网孤网运行仿真模型,并对该光伏微网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储能系统能迅速平衡系统的瞬时功率,优化系统运行状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7.
基于可变虚拟阻抗的接口逆变器改进下垂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发电单元通过接口逆变器与微电网母线相连,故其接口逆变器的控制对微电网的运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微电网在孤岛运行下接口逆变器的控制进行研究。为了使低压微电网与大电网具有相似特性,在逆变器中引入虚拟功率解耦控制,使低压微电网具有大电网的P/f-Q/V下垂控制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传输阻抗不等对DG输出功率的影响,提出了可变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改善了两台DG输出功率的均分。利用MATLAB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在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作为控制板的实验平台上完成了实验验证,结果验证了上述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8.
曹洪刚  曹培 《智能电网》2014,2(1):73-78
在以多代理系统(MAS)作为微电网运行支撑平台的背景下,本文依据MAS分布式控制的特点,及拍卖算法对MAS的适应性,提出了基于拍卖算法的微电网MAS调度任务分配的实现方法。在调度周期内,利用拍卖算法,综合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及可控负荷等可控单元参与调度任务代价与收益,可以得到最优或接近最优的微电网内调度方案。最后,本文阐述了以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智能微网日前调度原则,并依据典型的智能微网设计案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9.
微网技术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应用的有效途径,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孤立海岛或偏远地区的供电问题。利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孤岛型微网的主要能源支撑时,其型号选取、容量确定等因素均直接对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产生影响,并间接影响系统的经济性能。本文以某海岛孤岛型微网系统为例,提出了柴油发电机设备的优化配置方法。经研究分析表明,在兼顾考虑微网系统经济效益、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污染物排放以及柴发寿命等因素的情况下,可得到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的柴发优化配置结果。  相似文献   
970.
为了更客观地评价不同结构微电网的优劣,构建了新形势下的微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微电网规划战略收益评价指标与微电网规划基础结构评价指标两部分,其中,战略收益部分考虑了电网企业、独立投资商、微网内用户三种微网投资主体的利益需求指标;基础结构部分考虑了微网内微电源与储能装置的性能指标,两部分指标重点突出,互补性强。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三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对结果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