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电工技术   198篇
综合类   133篇
化学工业   499篇
金属工艺   81篇
机械仪表   60篇
建筑科学   151篇
矿业工程   76篇
能源动力   355篇
轻工业   62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88篇
武器工业   171篇
无线电   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篇
冶金工业   245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镁合金燃点和耐蚀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论述了采取合金化的途径,提高镁及其合金的燃点,改善镁及其合金的耐蚀性以及力学性能。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对镁合金的燃点和耐蚀性进行了探索;对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镁及其合金中加入Ca、Zn等合金化元素使其燃点大幅度提高;耐蚀性和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2.
基于玩具安全标准对玩具易燃性的要求,结合PLC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对研制的智能燃烧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设计、功能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重点对软件系统中的主控程序、人机界面、通信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指出此测试仪是一台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设备,其软件系统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测试仪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33.
针对锅炉燃烧系统非线性、多变量、大延时、强耦合等特点,将预测控制和改进型Elman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Elman网络的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克服传统PID控制方法对多变量对象控制效果差、抗干扰能力弱等缺点.选取链条炉燃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良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4.
医学成像仪器产生12位的体数据,然而普通显示器只支持8位的灰度图。如果使用普通显示器来显示医学图像,显卡会自动将这些12位数据转化成8位数据,这就造成了数据动态范围被压缩。解决这一问题,在2D领域通常使用昂贵的医学专用灰阶显示器。在3D领域却限制了医生使用三维可视化软件。尝试将一些在2D图像处理中使用的图像增强技术如加权平均模板,不同程度曝光等来实现色调映射算法等应用到三维体数据的显示当中,通过种种复杂的数据变换,使得在普通显示器上显示的8位灰度图呈现出更高的动态范围,得到更为生动、更加丰富的显示效果。这种技术也可以实现任意位数的转化,使得12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也可以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35.
Earth Observation (EO) sens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quantifying biomass burning related fuel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and capturing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Typically, biomass burning emissions inventories are developed by exploiting either burned area (BA) or active fire (AF) measures of fire radiative energy (FRE). These approaches have both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For example, methods based on burned area data typically require hard-to-obtain estimates of fuel load and combustion completeness,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BA algorithm may deteriorate for small fires or those in densely forested terrain. Conversely, ‘raw’ FRE-based methods are typically low-biassed due to the non-detection of low intensity fires, and are also hindered by cloud cover. Here we develop a methodology integrating these two EO data types to deliver a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emissions inventory, maximising the benefit of each data type without requir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e focus on Africa, the most fire affected continent, and combine daily FRE observations provided by Meteosat Spinning Enhanced 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er (SEVIRI) with BA measures delivered by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For individual fires detected by both types of data, we estimate fuel consumption per unit area (FCA: g·m− 2) via the ratio of FRE-derived total fuel consumption (FCT) to BA. These values are then extrapolated to fires that were mapped using the BA data but which remained undetected in the SEVIRI AF product, thus correcting for the ‘low spatial resolution bias’ inherent in geostationary AF datasets. Calculated daily continental scale FCT for Africa varies between 0.3 and 20 Tg for the period February 2004-January 2005. We estimate annual continental FCT to be 1418 Tg, far closer to the 2272 Tg provided by the widely used Global Fire Emissions Database (version 3; GFEDv3) than is obtained when using ‘raw’ FRE data alone. This synergistic approach has substantially narrowed the gap between GFEDv3 and FRE-derived emissions inventories, whilst the geostationary FRP observations offer the advantage that the daily emissions estimates can be distributed more accurately over the diurnal fire cycle if required for linking to atmospheric transport models.  相似文献   
36.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烧结终点自适应预报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烧结终点的在线检测和提前预报对于稳定终点,进而提高烧结矿强度和产量、降低能耗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烧结终点的软测量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报参数——风箱废气温度曲线拐点;将多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烧结终点的预报,对BP算法做了较大改进,使学习算法可以自组织神经网络的结构。应用这些技术开发的烧结终点自适应预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和预报烧结终点的状态,可用于在线操作指导或作为自动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决全循环干馏炉在加工低品质页岩时面临的循环热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为半焦中固定碳能否在全循环干馏炉中进行热量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提供生产依据.鉴于上述原因,桦甸吉林弘晟能源有限公司对全循环干馏炉进行了半气燃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比和气燃瓦斯与气燃空气量的大小是影响全循环干馏炉结焦的主要因素.全循环干馏炉装置采用半气燃工艺进行油页岩工业化生产还不具备条件,有待进一步摸索和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38.
为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全面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针对300MW"W"型电厂锅炉的特性,以及锅炉在燃用高挥发份褐煤所表现出来的技术特点,本文提出了合理的配烧方式以及在掺配后优化调整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掺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保证了锅炉安全运行,而且大大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9.
SLC分解炉内燃烧、分解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运用气、固无滑移流动模型及燃烧、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组,数值模拟了SLC型分解炉内的气-固流动场、温度场、颗粒浓度场及气体组份场,开发出通用计算软件。数值预估的温度场与实验较为吻合。结果表明,当炉内粉体充分分散时,从入口至1.10~1.50的范围内,将有80%以上的煤燃烧尽及生料分解。并分析了炉内的热态性能。  相似文献   
40.
低温烧成纯铝酸钙水泥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压条件下水热合成水化铝酸钙,然后经过低温烧成制备了纯铝酸钙水泥。通过力学性能的测试,并采用XRD,DTA等分析方法,探讨了低温烧成纯铝酸钙水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处理方法制备纯铝酸钙水泥,烧成温度低(1250℃,制得熟料活性好,强度高,是替代传统烧结法制备纯铝酸钙水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