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301篇
电工技术   1273篇
综合类   120篇
化学工业   515篇
金属工艺   62篇
机械仪表   38篇
建筑科学   284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2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1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44篇
自动化技术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01.
为解决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易被鸟啄伤和踩踏损伤的问题,采用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优异的环氧材料制备悬式绝缘子。分析添加Al(OH)3和纳米Al2O3对环氧伞裙材料性能的影响,并与目前的硅橡胶伞裙材料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Al(OH)3填料的加入能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电痕化性能;纳米Al2O3的加入能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电气强度和体积电阻率;除憎水性外,环氧伞裙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均优于硅橡胶伞裙材料,满足绝缘子型式试验的各项要求。但环氧绝缘子的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环氧固化物内应力释放而造成的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102.
研究直流电压下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及其抑制措施,是开发直流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线路(GIL)的一项关键技术。因此建立了一套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系统,采用静电探头法,在空气中对施加了直流电压后的环氧树脂盆式绝缘子进行了表面电位的测量,研究了不同极性、不同幅值电压以及极性反转情况下表面电荷的积聚现象,并对表面电荷的消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绝缘子表面电荷分布与所施电压极性密切相关;在0.5 MPa空气中,随着施加电压幅值(+40~+70 kV)增加,绝缘子表面电荷急剧增加(负电位最大处从-200 V增加到-3 000 V);在0.5 MPa空气中,先后施加+70 kV及-40 kV电压,绝缘子局部表面电荷激增现象明显(正电位最大处由500 V增大到超过2 500 V);在0.1 MPa空气中施加+40 kV电压,在0~300 min内,绝缘子表面电荷消散近似指数衰减过程,时间常数约为104 s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3.
覆冰过程中沿绝缘子串形成的未桥接冰棱和桥接冰柱是造成融冰期绝缘子串发生闪络的主要因素。为此,根据融冰物理过程,研究了冰棱相变过程中水滴喷射对未桥接冰棱闪络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滴喷射过程缩短了冰板间距,改变了冰棱前端的电场分布,是诱发冰板间隙电弧的重要原因。未桥接冰棱受耐受电压值影响,其闪络过程存在沿冰面放电和冰内放电两种形式。桥接冰柱的初始电弧通常出现在冰柱内部气隙处,其融冰闪络路径沿冰柱内部形成贯穿通道。试验结果表明:桥接冰柱发生闪络需要更多的融冰能量来形成贯通通道,而完成击穿过程,因此桥接冰柱的闪络电压值较未桥接冰棱略高。110 kV全尺寸玻璃绝缘子覆冰闪络试验进一步证明,融冰时液滴喷射会形成沿冰棱和水滴路径的闪络通道。综合以上结论认为,融冰滴水是导致未桥接冰棱较桥接冰柱更易发生闪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4.
憎水迁移性作为复合绝缘子状态评价和老化程度判断的关键参数,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以在我国南方地区运行多年的直流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接触角法进行了系统的憎水迁移性测试,同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深入探究了硅橡胶材料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绝缘子伞裙上表面的边沿憎水迁移性最差,根部憎水迁移性最好,绝缘子不同方位的憎水迁移性也有所差异;老化最为严重的边沿褪色位置有机官能团含量大幅下降,Si元素和C元素减少、Al元素增加,并且检测出硅橡胶体系交联度的明显上升。上述憎水迁移性以及微观分析的研究结果可为直流复合绝缘子老化机制和老化程度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当前雾霾大气环境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微米级铁粉模拟雾霾中微细导电颗粒,研究交流电压下铁粉颗粒直径、含量以及位置对复合绝缘子沿面放电特征的影响,运用高速摄像机观察分析沿面闪络过程中导电颗粒物动态变化及其诱发的沿面放电现象,获取电晕放电、电晕和沿面流注放电共存、沿面流注放电3个主要阶段的放电特征,建立了闪络电压、放电发光亮度与导电颗粒物粒径、含量与位置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雾霾环境下绝缘子放电机理,对提高污染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外绝缘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绝缘子污秽状况,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的绝缘子泄漏电流测控系统。该系统以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较强的TMS320F2812为主控芯片,通过外围模块,如实时时钟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通信模块、气象传感器模块、泄漏电流传感器模块等对现场环境下绝缘子的泄漏电流进行采集、分析、存储并发送预警信息。上位机软件采用基于VB编写的人机通信接口,实现对系统参数的设定、采集、波形绘制、数据存储等功能。现场试验证明,该系统能远程测量绝缘子泄漏电流并能发出预警,能够精确反映绝缘子的污秽情况。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涂污的XP-70型绝缘子在盐雾条件下的人工污秽试验,研究在粉尘污染源较少且靠近海的地区海盐污秽单独对表面洁净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以及在粉尘污染源较多且靠近海的地区粉尘污秽和海盐污秽共同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雾电导率越大,绝缘子的闪络电压越低;绝缘子表面等值附盐密度越大,其闪络电压越低。针对沿海地区环境情况,对海盐污染地区绝缘子选型提出建议:粉尘污源较少地区选用钟罩型玻璃绝缘子;粉尘污源较多地区选用复合绝缘子,但应综合考虑其老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8.
自主搭建人工降雨试验平台,动态模拟不同降雨工况环境;采用自然积污绝缘子,研究降雨对不同材料、伞型、安装方式和带电类型绝缘子表面污秽的清洗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强度的降雨可以产生更有效的清洗;瓷和玻璃绝缘子的降雨清洗特性相近;开放伞型的绝缘子清洗效果显著优于带下棱伞型的绝缘子;耐张串绝缘子降雨清洗更充分,受伞型影响较小;直流积污的绝缘子雨水冲刷作用弱于交流积污的绝缘子。同时指出,绝缘子表面可溶盐随降雨清洗时间的流失规律符合Box Lucas指数函数模型。相关研究结论可为外绝缘设备污秽状态预测和污秽清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玻璃绝缘子设计中必须注意的要点,及在玻璃绝缘子的生产中,现有剔除试验项目的目的、效果,并提出了探索老练试验项目,以达到降低玻璃绝缘子运行早期自破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0.
为提高330 kV耐张复合绝缘子串的绝缘水平,通过电场分析,对绝缘子串不安装均压环、单独安装均压环或均压屏蔽环、同时安装均压环和均压屏蔽环以及加装一片xp-100瓷绝缘子等五种情况下的电场分布做了仿真计算。结果说明,均压屏蔽环对于降低绝缘子串连接区、连接金具、均压环及导线上的电场强度有显著作用,但其自身的电场强度却无法降低。在绝缘子串下端加装一片盘型悬式瓷绝缘子可有效降低均压屏蔽环上的电场强度,有助于提高绝缘子串的绝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