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5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3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研究质量不平衡故障的机理和诊断方法,给出具体的案例分析.针对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瓦轴振动问题,完成测试和分析,认为不平衡量的增大引起瓦轴振动,并分析质量不平衡的原因;提出对瓦轴进行动平衡和抽高中压转子返厂处理的解决办法.该案例为同类机组相似故障的分析诊断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
李存怀  缪红红  陈峰 《电力建设》2011,32(10):65-67
目前,超超临界机组的性能提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介绍华电邹县发电有限公司2台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的控制和优化,通过对分散控制系统燃烧控制的分析,提出逻辑修改方案,修改逻辑并优化控制参数,使得机组燃烧得到优化,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大型超临界火电站主蒸汽阀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设计计算及应力分析,并阐述了阀门安装使用及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94.
文章通过分析襄阳电厂6号锅炉爆管案例,指出由于热偏差和蒸汽的温升速率过快等导致了SG1913/25.4-M957型锅炉过热器及再热器内管壁温度偏高,且内壁氧化皮的剥落及积聚进一步提高了管壁的温度,致使受热面超温爆管。文章从运行方面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提出了防止氧化皮生成造成锅炉受热面爆管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某电厂采用少油枪点火方式启动锅炉,引发磨煤机跳闸且不能立即启动、逻辑信号消失,重投磨煤机后出现汽机、发电机联锁动作跳闸,导致锅炉MFT动作停机。经分析得知,少油油枪投运与磨煤机启动逻辑存在问题;首支油枪点火推迟原逻辑和任一油燃烧器投运信号逻辑存在缺陷等等。原有保护逻辑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经过分析协商对相关的原逻辑进行改进和完善,实现了保护全程投入。  相似文献   
96.
以彬长电厂600 MW超临界直流炉兼顾烧仓的滑参数停机为例,分析了超临界直流炉滑参数停机下影响主汽温度波动的主要原因,提出滑参数停机过程中汽温控制的要点及如何保证滑停过程中烧仓与汽温同步下滑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已投产运行的华能海门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概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电气主接线、500 kV配电装置、6 kV厂用电系统、主要电气设备布置等系统配置和主要设计原则。根据机组运行效果表明,机组的电气系统设计合理,设备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98.
汽温调节控制系统是超临界直流炉的主要控制系统之一,不同于亚临界汽包炉,其汽温控制系统主要依靠煤水配比来完成,各级喷水作为动态修正使用,所以保持各种状态下的煤水配比和减温水调节余量是汽温控制的关键。然而在某些工况下容易出现某一级减温水开足或关死,失去减温水的动态修正调节能力的情况。因此考虑完善减温水的控制方式,利用减温水联控模式实现减温水的余量控制。详细介绍了某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减温水联控模式的设计原理、实现过程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9.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轴承可倾瓦烧瓦及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宏威  张敏  张丹 《电力建设》2010,31(12):119-121
针对华能海门电厂1 号机组汽轮机冲转期间发生的可倾瓦烧瓦案例,分析了可倾瓦烧瓦原因以及解决方案,总结了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汽轮机冲转、调试、运行过程中可倾瓦产生瓦温、振动的影响因素,为以后同类型汽轮机安装、调试、运行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0.
In the opening years of the new millennium, we are witnessing the creation of a “cult of innovation”. The word is on everyone's lips, and nowhere more so than in board rooms and executive offices of the world's great business enterprises. Innovation is something that every business values and wishes to create; yet it is a concept that often defies definition. It is not uncommon for a group of knowledgeable individuals to disagree not only about the value of innovation, but also about the meaning of innovation. One person's “innovation” can be another's “product or process improvement” (e.g., Gillette's new M3 PowerTM vibrating blade razor—innovation or product improvement?) and the ensuing dialogue frequently raises questions not only about the nature and definition of innovation, but also about the way in which innovation is used to create something useful and market-friendly. The perceived value of new concepts and inventions quite often colors whether they are seen as innovations, or whether they are seen as intellectual and/or laboratory curiosities. Moreover, concepts and inventions that might be deemed to be “innovative” (i.e., having value) at “Point Y” in history may not have been seen that way at “Point X” 20 years earlier. Innovations, consequently, are often declared retrospectively—many years may pass between the initial cognitive output and the recognition that it either represented, or was transformed into, an innovation. There are periods of time, however, whe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ve thinking”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actual creation of true innovations, and we are in such a period. It is this broad concept—the recognition, transformation, and profitable use of innovative thinking—which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