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7篇
  免费   1493篇
  国内免费   718篇
电工技术   435篇
综合类   1997篇
化学工业   1340篇
金属工艺   273篇
机械仪表   538篇
建筑科学   5128篇
矿业工程   3706篇
能源动力   299篇
轻工业   1411篇
水利工程   613篇
石油天然气   6027篇
武器工业   59篇
无线电   6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7篇
冶金工业   961篇
原子能技术   121篇
自动化技术   1251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549篇
  2022年   720篇
  2021年   775篇
  2020年   672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593篇
  2015年   737篇
  2014年   1461篇
  2013年   1356篇
  2012年   1545篇
  2011年   1537篇
  2010年   1251篇
  2009年   1229篇
  2008年   1733篇
  2007年   1256篇
  2006年   1018篇
  2005年   1104篇
  2004年   825篇
  2003年   691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500篇
  2000年   569篇
  1999年   438篇
  1998年   392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利用分形理论和压汞实验中进汞量与进汞压力的双对数曲线,得出计算孔隙压缩系数的各种参数,最后求得构造煤的孔隙压缩系数βp随压力变化的数值;结果表明,构造煤的孔隙压缩系数随着煤样构造变形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即低的变形强度对应于高的压缩系数。  相似文献   
12.
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构造演化恢复和区域构造背景,系统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断裂分布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车排子凸起发育深部和浅部2套断裂体系,深部断裂体系和浅部断裂体系分别发育3种断裂样式。车排子凸起共经历5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晚二叠世挤压-逆冲控制了深部断裂体系的初始形成,晚侏罗世逆冲-走滑控制了深部断裂体系的最终定型,新近纪叠加掀斜、局部伸展控制了浅部断裂体系的形成。不同断裂体系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深部断裂体系的红车断裂是重要的油源断裂,低序级断层控制形成了石炭系火山岩优质储集体;浅部断裂体系使得油气向浅部层系运移调整,同时形成了断块圈闭、断鼻圈闭和断层-岩性圈闭等丰富的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13.
地质特征认识对煤层气开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特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现煤层气相邻井的产量差异仍较大。排除工程因素后,通过选取8类地质参数,细致比对了保德区块低产井与邻井的参数特征,筛查出其关键因素为煤层微幅构造与顶板封盖条件,其中以微幅构造为主。据此,重新认识并划分出区块新的次生褶皱背斜单元、向斜单元和斜坡单元,获得了不同次生褶皱构造单元的开发特征。结果表明,高、低产井分布与次生褶皱背斜、向斜相关性高达92%。其中: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背斜变化较缓、呈隆起状的“平台”,且煤层顶板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封盖性较好;低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向斜,同一井台各井开发效果差异表现为从向斜条带轴部—向斜条带内—向斜条带外的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不断增加,到向斜轴部的距离大于向斜曲率半径73.5%的范围为主力产气区,小于向斜曲率半径40.0%范围为产水主力区。这对煤层气新井部署、生产管理、开发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二氧化碳在油田驱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在实际应用期间,二氧化碳都处于超临界状态,具备极高的溶解能力与萃取能力。当前,在美国与加拿大等国家,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方式已经成为了提升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方式,能够形成良好的注入能与原油的混合流体,并在相互混合之后,形成良好的流体间转换形式,不存在界面与表面张力,能够将残余油的饱和度降到最低。在实际处理期间,可通过相互混合与动力混合的方式,形成驱油模式,并在接触之后,不断从油中提取与萃取碳轻质成分,在相互混合之后,能够替代化学剂使用,可形成良好的使用机制与原理,为其后续发展与进步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在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使用中,不同渗透率会形成不同的影响机制,应针对渗透率进行合理的分析,了解具体影响情况,确保在仔细分析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朝鲜北部有色金属磁盘勘察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一大批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和铜金属矿床。而地壳构造性质及其划分也与中国基本相似,大体以开原、辉南、和龙、古茂山、清津为界,北部是天山——兴安地槽区的吉黑华力西褶皱带向东南延伸至朝鲜北东端的威镜褶皱带,南部为塔里木——中朝准地台中华北地台东延部的朝鲜北部地块。主体控制了区内地层、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朝鲜金属矿的聚集分布Aggreg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etallic mines in North Korea据有关资料统计,朝鲜北部地块已知金矿床50多处,其中大型、超大型10处;有色金…  相似文献   
16.
同沉积压扭断层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油气成藏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逆断层断面产状呈上陡下缓的铲式特征,生长系数变化在1.3~2.5之间,断距纵向上向浅层逐渐变小和横向上向一个方向逐渐增大,总体表现为典型的同沉积压扭断层。指出该断层演化主要经历了同生冲断期、褶皱发育期、平静期及二次活动期4个阶段,长期活动的NWW向主干断层除控制构造带的展布格局外,还控制着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其组合的空间发育,同时还有效地沟通着源岩与圈闭并成为有效输导体系的一部分,近N S向展布的次级断层决定着局部构造的发育特点,与NWW向断层联合控制着油气的局部富集。  相似文献   
17.
在地震勘探设计方面,通常采用的基于射线理论的正演模拟方法应用几何地震学原理,其缺陷是不能定量分析不同采集参数对高陡构造成像的影响。应用基于波动方程理论和散射场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定量分析道间距、覆盖次数、炮检距范围等因素对高陡构造成像的影响,为清晰成像高陡构造选择合理地震采集参数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文中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理论和散射场数值模拟方法在地震勘探采集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并展示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合典型反转构造地震剖面,分析了断层型和褶皱型两类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上下皆正断层型和向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轻微;上逆下正断层型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中等;上下皆逆断层型和背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强烈。分析了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处于轻微反转程度的上下皆正断层型反转和向形褶皱型反转,以及处于强烈反转程度的上下皆逆断层型反转和背形褶皱型反转不利于油气聚集;处于中等反转程度的上逆下正断层型反转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类型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9.
七里北地区钻井工程地质特征及提高钻速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光长  凌忠 《钻采工艺》2006,29(1):12-16
七里北潜伏构造南邻渡口河、北邻铁山坡,这些构造均在飞仙关鲕滩钻获良好的天然气,具有很好的勘探前景。七里北1井钻探表明,该井在飞仙关地层获天然气80×104m3,但储层埋藏深度达5600m,且侏罗系地层的钻井工程地质条件与相邻构造有显著差异,钻井速度低和钻具事故多这两大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探井钻井速度。认真分析了七里北1井的钻井工程地质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飞仙关探井钻井速度的技术途径,有利于解决钻井工程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加快该地区飞仙关鲕滩气藏的勘探速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3日,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部署在川东北探区普光构造上的普光8井完钻。该井和刚刚完钻的普光9井的钻探均显示,普光气田储量计算气层底界下延了160m,预计含气面积将在原来45.58km2的基础上增加10多km2,储量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普光气田获得2510.7×108m3天然气探明储量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储量规模,南方分公司在普光构造上接连部署了普光8井、普光9井、普光10井、普光11井和普光101井等探井。普光9井在主要目的层飞仙关组至长兴组储层均钻获良好油气显示,共解释各类储层34层累计厚度370.3m。普光8井长兴组储层厚度超过普光9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