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54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lanning》2013,(9)
区域形象即是公众对某个地区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本文以河南的区域形象为例,从传播学的视角浅析现阶段的河南形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应对的塑造方法,力求为河南形象构筑一套完整、健全的体系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92.
2017年上半年,韩国一档现象级综艺《produce101》打破了选秀类节目的僵局,节目大火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偶像养成类节目,《produce101》在以往传统选秀节目上进行创新,注重节目质量和剪辑手法的同时重点满足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达到受众自主性期望。同时节目运用整合式营销,不论是节目播出过程中还是节目结束后的偶像团体培养都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偶像养成产业链,通过提高受众黏性,大力发展粉丝经济,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3.
《Planning》2013,(8)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背景下"大众传播学"课程双语教学特点,总结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应启示,试图借此促进该课程在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双方面教学目的的实现,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94.
《Planning》2013,(10)
本文试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及研究特点进行分析,以此找出学者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中的研究规律与不足,从而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做一次综述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95.
《Planning》2014,(4)
网络热词"女汉子"是在自媒体时代和传播娱乐化倾向日趋明显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它标志着女性意识在新兴的媒介时代的再次觉醒,具有深刻的文化语义和传播学意义。本文从分析当下的社会心态出发,发现其中暗含态度的积极表态,既彰显了该热词的传播学价值,又明言了它具有的深层次的文化心理隐忧。论题以此作为结论提供给相关研究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6.
《Planning》2013,(17)
本文从体育政治传播学的视角,对体育现象进行初步的解释学文本分析,主要针对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的问题,以及引申出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7.
98.
即便你已是管理层,也无时无刻不在面临"新"的挑战,而挑战你的或许是新人,或许是新时代。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从表面上来看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继"80后"员工之后,"90后"员工开始进入职场;二是社会化媒体环境的形成。不过,其内核始终是一致的。美国传播学家乔舒  相似文献   
99.
3G时代手机媒体的广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媒体在伴随性、整合性、精确性及互动性上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绝对优势,手机媒体的广告传播应用成为势不可挡的营销变革趋势。文章对手机媒体广告传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综合论述,回顾了手机媒体广告应用的历程,总结了主流手机广告模式,并对手机媒体广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
谁人不思故乡?谁人不念故乡的老房子?传播学先驱麦克卢汉曾说过“鱼离开了水,才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水中”。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曾经养育过自己的家乡,尤其当客居他乡之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但当房屋越来越现代化、西方化和平庸化,全国所有的城市都一模一样的时候,“人”怎么能延续地方的人文精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