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51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8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6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71.
为了解决可信计算平台直接匿名认证(DAA)方案复杂、计算开销大、应用受限等问题,进一步应对可信平台模块(TPM)计算能力的局限性,使TPM能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等资源受限环境,以双线性对为工具,以q强Diffie Hellman、判定性Diffie Hellman安全假设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对的DAA方案. 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安全的,同时其计算效率有较大改进,有效缓解了可信平台的计算瓶颈.  相似文献   
872.
介绍了可信计算密码支撑平台中的密钥的分类和结构,着重分析了支持可信计算密码支撑平台的TSM的密钥结构和管理形式.对现有平台密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Rootkit 技术加强平台保护的方案.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提高密钥管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73.
基于TPM的安全操作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操作系统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攻击,如何设计安全的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信计算组织(Trusted Computing Group,TCG)提出了可信计算规范,其主要思想就是通过度量和验证来保证平台及应用的安全。结合TCG规范中"可信链"的思想,利用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module,TPM)提供的可信计算功能,给出了基于TPM的安全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基于TPM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启动设计和应用安全设计,可较好地解决目前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74.
李轶  李传璨  吴文渊 《软件学报》2015,26(2):297-304
对多分支单变量循环程序的终止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在适定的条件下,该类循环程序不可终止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迭代映射在循环条件形成的区域中有不动点.特别地,当这类循环程序是多项式循环程序时,在给定条件下,其在实数域上的终止性问题是可判定的.  相似文献   
875.
针对应用软件缺乏可信性导致可信计算平台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以软件标识作为安全载体和验证手段的软件标识发布系统.介绍了其具体功能模块和工作流程,通过引入软件行为声明技术解决了发布之前软件来源的合法性和可信性问题,设计了一个认证协议解决了发布过程中软件的完整性问题,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基于可信行为的最优软件推荐策略.应用事例证明本系统对进一步提高平台整体的可信性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6.
金雷  徐开勇  李剑飞  成茂才 《计算机科学》2015,42(10):154-158, 163
针对可信计算平台在网络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信息系统的TCP应用架构TCPAA。将该架构主要分为访问认证子系统和信息交互子系统两部分来进行设计。在访问认证子系统中,为了增强可信计算应用的灵活性,提出一种基于证明代理的可信验证机制PATAM,并对改进的访问认证模式进行了协议设计和流程说明。在信息交互子系统中,设计了内外网之间数据的可信传输流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金字塔可信评估模型PTAM。最后通过测试实验验证了该架构的良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网络信息系统环境内可信计算平台的应用开发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877.
基于串空间的可信计算协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信计算技术能为终端、网络以及云计算平台等环境提供安全支撑,其本身的安全机制或者协议应该得到严格的形式化证明.该文基于串空间模型对其远程证明协议进行了分析.首先,扩展了串空间的消息代数和攻击者串,使其能表达可信计算相关的密码学操作,并对衍生的定理进行了证明;并且提出了4个新的认证测试准则,能对协议中的加密、签名、身份生成和哈希等组件进行推理.其次,基于扩展的串空间模型对远程证明协议的安全属性(隐私性、机密性和认证性)进行了抽象和分析.最后,给出了对发现攻击的消息流程,并基于ARM开发板对其中的布谷鸟攻击进行了实现,验证了串空间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78.
可信应用环境的安全性验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亚莎  胡俊  沈昌祥 《计算机工程》2011,37(23):152-154
针对可信应用环境的安全性验证问题,利用通信顺序进程描述系统应具有的无干扰属性,基于强制访问控制机制对系统中的软件包进行标记,并对系统应用流程建模。将该模型输入FDR2中进行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应用在运行过程中达到安全可信状态,可以屏蔽环境中其他应用非预期的干扰。  相似文献   
879.
现有的复杂网络计算环境中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在不同实体间建立信任关系是建立可信计算环境的关键所在。利用可信证明技术能够为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证据,但是,现有的可信证明方法存在证据获取不够及时的问题,并且依据证明方法建立信任关系的理论研究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观逻辑的动态信任关系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基于行为证明的信任关系评估模型;然后利用确定下推自动机DPDA(Deterministic Push Down Automata)描述程序的预期行为,通过虚拟机内省技术动态验证程序的实际行为是否与预期行为保持一致,从而判断程序的可信性;最后,根据证明结果进行信任关系评估。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动态验证程序的行为,使得信任评估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80.
钟翔  沈为君 《计算机工程》2011,37(6):118-120
可信计算中的一般认证协议完全依赖平台系统配置,因此,在平台软件和系统频繁升级的情况下协议会失效。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基于属性的认证协议进行改进,结合不可锻造零知识协议、提交协议和盲签名体制,使改进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证明,改进方案可以避免原认证协议的安全隐患,安全性得到提高,计算量仅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