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414篇
矿业工程   11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43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16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隧洞两次塌方处理的真实描述,揭示了低强度、胶结不良、遇水软化、高流变性极软岩隧洞的施工方法,有助于解决在极软岩中建造水工隧洞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隧道洞口浅埋段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易造成塌方.本文依托青龙崮隧道工程,针对洞口段塌方问题,分析造成塌方的具体原因,并采取轻质混凝土回填、地表注浆等技术对塌方进行处置,结果表明处治效果较好,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塌方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必会带来较大的财产及人员损失。本文首先对塌方情况进行简述,再分析隧道施工塌方的成因,并对塌方的处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预防塌方情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6)
以某公路隧道工程为例,对其遭受的炭质页岩变形较大不良地质引起的塌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15日的杭州地铁塌方事故表明,工程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上岗是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悉,不少工人是刚刚种完小麦来到城里打工的农民,他们在上岗前没有经过起码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从时间因素、雨水、围岩软弱、施工控制多方面分析了杉坡岭隧道初支变形的原因,介绍了该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塌方的综合治理办法,总结了隧道软弱围岩施工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保证隧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梁家山隧道穿越风化严重的千枚岩地层,造成大塌方两次,小塌方数次.在处理塌方过程中,采用了地表深孔预注浆,超前、长、大管棚,并增加二次衬砌厚度,且加入4φ25格构梁等方法,使隧道得以顺利贯通.主要介绍了在不良地质地段,对隧道塌方处理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8.
汾河水库泄洪隧洞是以提高水库防洪标准和供水效益、延长水库寿命为目标的大型水工隧洞。洞区古老变质岩中片理裂隙及节理发育,岩体强风化层厚度5~20m。洞长1140m中有1/3上覆有效围岩厚度为0.5~1倍洞跨,而未发生围岩失稳。围岩结构、地下水及施工工艺是围岩失稳的关键因素。隧洞塌方15次,塌方总量为2260m ̄3,断层带松散结构体塌方量占78%,节理与片理组合的不稳定块状裂隙结构体塌方量占17%,裂隙带碎裂结构体塌方量占5%。地下水位高于洞顶10~25m,近100m为水下隧洞,99.6%的塌方量与地下水活动有直接关系,地下水的严重影响是通过岩体中的软弱结构面实现的。宽度5m的F3断层带,由于未及时支护和处理涌水,衬砌拖延14个月之久而发生冒顶塌方1655m ̄3。而宽度24m的F2断层带采用系统化施工未形成塌方的实例表明,只要充分利用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及围岩的自承能力,险段是可以通过的。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隧道属于线状隐蔽和穿越性的工程项目,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穿过崇山峻岭,经过诸多岩类,其结构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特点,而围岩又是隧道在开挖过程中极易遭到破坏的对象,这也是对其进行支护的主要原因。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公路隧道塌方事故的出现。由此可见,探讨公路隧道塌方诱因及处治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隧道拱顶塌方事故是近年来隧道施工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事故类型,危害极大,因此必须掌握隧道拱顶塌方发生机理和演化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对策,为塌方事故的防治提供依据。基于上限变分法,建立深埋地层中隧道拱顶塌方模型,研究隧道拱顶塌方范围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建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拱顶渐进性塌方模型,推导渐进性塌方范围全过程曲线,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据此提出了拱顶塌方事故的安全性控制措施,揭示预控制、过程控制两类措施下拱顶塌方安全性控制机理和承载特性,提出支护措施的围岩荷载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隧道塌方宽度L随着初始粘聚力c0和单轴抗拉强度σt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重度γ和非线性系数m的增大而减小;隧道塌方高度h1随着抗拉强度σt和非线性系数m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初始粘聚力c0和围岩重度γ的增大而减小;基于渐进性塌方过程中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逐渐减弱的特性,建立了考虑围岩粘聚力和抗拉强度衰减的隧道拱顶渐进性塌方模型;根据控制机理和目标,将拱顶塌方控制措施分为预控制措施和过程控制措施;围岩的形变荷载和总荷载随着塌方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相关研究成果将为隧道拱顶塌方的预测及安全性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