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电工技术   61篇
综合类   185篇
化学工业   2444篇
金属工艺   144篇
机械仪表   68篇
建筑科学   101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68篇
武器工业   25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9篇
冶金工业   49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研究了纳米级全硫化粉末丁腈橡胶(VP-401)对硬质聚氯乙烯(PVC-U)增韧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普通粉末橡胶P83增韧相比,采用少量的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即可在保持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温度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硬质PVC材料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92.
阐述了近年来对PVC的共混改性研究工作,总结了不同物质,如弹性体、塑料、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VC的机理。并讨论了部分PVC树脂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93.
PP/POE/Nano-CaCO3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热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芳  杜春毅  张炎 《塑料工业》2005,33(1):19-22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丙烯(PP)/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用动态力学试验方法研究了PP/Nano-CaCO3、PP/POE和PE/POE/Nano-CaCO3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特征。结果显示:PP/Nano-Ca-CO3PP/POE二元体系的低温内耗峰强度均比PP大;PP/POE/Nano-CaCO3三元复合体系的低温内耗峰强度较之二元体系明显增强,在PE/POE/Nano-CaCO3复合体系中,POE及Nano-CaCO3共同作用使体系tgδ1转变峰逐渐消失,tgδ2峰变宽、增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体系的形态,三元复合体系由纯PP的耗能少的空洞化断裂方式逐步向耗能多的基体层屈服方式变化;质量比为100/10/10的PE/POE/Nano-CaCO3复合材料的低温内耗峰强度最大,冲击强度较纯PP提高了178%。  相似文献   
94.
徐楠  刘亚康 《涂料工业》2005,35(4):21-24
针对汽车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类丙烯酸粉末罩光清漆耐冲击性能差的问题,通过使用3种不同的增韧方法进行改进。这3种方法分别是原位聚合法加入纳米TiO2、引入一元酸增加涂膜的柔性支链以及加入新型的纳米助剂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均使涂膜的耐冲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它们对涂膜其他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本详细讨论了3种方法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纳米TiO2、一元酸、POSS影响涂膜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国内外PVC混合料的概况,从增韧改性的机理,加工流变理论及颗粒结构等方面论证了影响PVC混合料加工性能的各种因素。并通过实验分析数据来比较沧井化工树脂产品与国外大型企业同类产品在加工性能上的差距,结果表明国产沧井化工树脂的加工性能完全可与国外大型企业同类产品相媲美。  相似文献   
96.
CPE—g—VC接枝共聚树脂加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与PVC共混的方法,研究了CPE—g—VC作为PVC改性剂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条件的关系,考察了CPE—g—VC共混物的转矩流变行为、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可加工性。结果表明:CPE—g—VC树脂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例如具有较高抗冲击强度、良好耐低温性、耐老化性、热稳定性、耐燃性等。在PVC共混物中,CPE—g—VC较CPE有更好的增韧效果,CPE—g—VC/PVC共混物具有较CPE/PVC共混物高3~4倍左右,较纯PVC高5~8倍左右的抗冲击强度。同CPE/PVC共混物相似,CPE—g—VC/PVC共混物加工区域较狭窄。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如SAN,PS,PMMA树脂)对硬聚氯乙烯韧性体(指PVC/ABS,PVC/MBS,PVC/CPE等二元共混物)的改性效果。发现添加小份量有机粒子,能提高基体的冲击韧性,并保持基体拉伸强度不受损害或同时得到改善。不同粒子对各种硬PVC韧性体的改性效果不同,不同共混工艺的影响差别很大。初步得知,实现刚性有机粒子增韧改性的必要条件有:粒子与被增韧基体间的良好相容性;粒子与基体间的恰当的脆—韧比及要求基体本身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刚性有机粒子使共混物流变行为变佳,挤出物外观改善,挤出膨胀率下降,体系耐热性,热尺寸稳定性及耐酸碱性均有改善,显示出与传统的弹性体增韧不同的规律及特色。  相似文献   
98.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6,27(11):29-29
自粘结环氧涂料组合物;坚韧性好的粉末涂料用的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增韧的环氧树脂;从环氧自流平地坪涂料的施工角度探讨它的配方设计;浅述柔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
纳米SiOx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纳米SiOx粒子对298#不饱和聚脂(UPR)进行增强、增韧改性,发现随粒子用量增加,树脂凝胶时间、粘度增大;粒子用量为0.5%时树脂有脆韧转变现象;用量为3%时,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分别提高约33%和60%。用KH-570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有助于提高纳米SiOx粒子在UPR中的均匀分散。  相似文献   
100.
郑怀  胡巨明 《陶瓷工程》1996,30(5):13-16,20
本文以骨灰瓷传统配方为基础,通过在骨灰瓷坯体中添加氧化锆(ZrO2),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锆(ZrO2)和锂辉石,而达到提高骨灰瓷强度、韧性的目的。并对氧化锆和锂辉石在崩灰瓷坯体和釉料中的增韧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