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6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72篇 |
化学工业 | 46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建筑科学 | 23篇 |
矿业工程 | 45篇 |
能源动力 | 6篇 |
轻工业 | 10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4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秦家屯深层的储层物性是主要成藏控制因素之一,利用岩石薄片对储层的矿物成分、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岩心常规物性分析、测井物性对储层的物性特征进行了评价;核磁共振录井分析了储层的孔隙结构。提出了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特征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83.
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及岩石学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安塞油田长10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岩作用。研究手段有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X-衍射及压汞。得出结论包括:安塞油田长10储层岩石的主要类型以长石砂岩和石英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的填隙物的成分以杂基和胶结物为主,含量不高,安塞油田长10储层的岩石结构以细砂岩为主,胶结类型也全部为孔隙式胶结,岩石颗粒的接触方式大部分为线接触,部分为点线接触,因此可以确定它的结构成熟度较高。 相似文献
84.
85.
林子宗群典中组为古新世火山岩地层,岩性主要为一套酸性火山碎屑岩夹有少量流纹岩,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室内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成果,显示这些岩石属钙碱性系列岩石,K、Rb、Ba元素及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和Nb、Sr、P、Ti元素明显亏损等特征,且明显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6.
伊犁微板块位于古亚洲构造域天山-兴蒙成矿带的西段,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尤其是早石炭世洋陆转化阶段,为该地区大规模成矿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背景条件.通过2003~2004年在伊犁地区开展的1:5万区调成果,从岩石学资料进行研究,确定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是洋陆转换的关键时期,是北天山洋和南天山洋相对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87.
薛玺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1,10(2):178-178
一、前言日本国的青函海底隧道,是闻名世界的地下工程,长53.85km,从1964年开始施工至1988年3月建成通车。隧道穿越的岩层是第三纪火山岩和砂页岩,岩石抗压强度分别为:安山岩964kg/cm~2,玄武岩572kg/cm~2,凝灰岩200kg/cm~2,砂质泥岩和凝灰质泥岩仅2.7—47.1kg/cm~2。总体说,岩石破碎松软,岩脉纵横穿插,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很差。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海底隧道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青函隧道承建者之一——日本铁道建设公团总结经验认为: 相似文献
88.
杭锦旗锦3井区上石盒子期以河道边滩沉积为主,其顶、底部各沉积了一套厚层状河道砂体,岩性分别为砾状粗粒长石砂岩和砾状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根据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压汞等实验分析资料对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主要成岩作用、孔渗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喉结构特征及层内非均质性等储集岩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作出相应的储层分类和评价.认为上石盒子组储层具有中低孔渗低压特性,岩性制约着储集空间类型发育,顶部储集岩较底部的粗孔喉发育,可孔喉连通性和分选性则较差,但层内的均质程度则较之高,顶部储集岩类型以Ⅰ类为主,底部则以Ⅱ类为主. 相似文献
89.
90.
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的岩石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较系统地总结了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的岩石学特征,并将其与中国新疆的和田玉进行了初步对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