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6篇
  免费   1033篇
  国内免费   483篇
电工技术   526篇
综合类   1404篇
化学工业   3331篇
金属工艺   364篇
机械仪表   573篇
建筑科学   3731篇
矿业工程   1177篇
能源动力   337篇
轻工业   576篇
水利工程   1898篇
石油天然气   2647篇
武器工业   192篇
无线电   6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47篇
冶金工业   662篇
原子能技术   70篇
自动化技术   572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688篇
  2021年   715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1348篇
  2013年   1018篇
  2012年   1159篇
  2011年   1028篇
  2010年   1028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1106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748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针对中含水低渗油藏含水上升快、层间差异大、部分低渗透储层难以动用的开发矛盾,以段六拨油田为例,通过应用Logistic旋回数学模型、模拟流入动态曲线方程,对低渗透油藏进行合理生产压差以及合理注采比评估,提出优化注水,调整油井开发思路,即在油藏合理注采比前提下,通过合理优化采油端生产压差,启动相对低渗透的弱动用储层,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稠油生产中井不同的射孔层段可用以控制一定范围内蒸汽波及情况,因而达到提高采收率与目的,和许多普通原油油藏中依靠射开全部有效厚度以获得最大流动能力相比,这种方法是与之全然不同的新概念,其原因一是在原油油藏条件下,注汽时稠油和束缚水实际上是不流动的,注汽能力取决于诸如缝隙一类的小通道;二是蒸汽具有超覆(上窜)的趋势,会导致纵向扫油效率低。本文介绍有关砂岩油藏中生产井射孔层段对汽驱动态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为了使用商业性油藏热力模型器,我们专门研究了两个参数,即一是被定义为油层纯砂厚度除井距的纵横比,二是射开层段百分率。研究结果表明:蒸汽超覆的情况,在厚油层的底部通过限制射开层段的长度可以提高油汽比(OSR);然而对于小纵模比的油层,由于射孔层段对油气比影响小,因此,优先采用较长的射孔层段。但是,对于蒸汽下没的情况,射井层段对油气比是没有影响的,在汽驱项目中,这种联系可以由重力泄流和压力梯度两种驱动力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993.
埕东凸起北坡构造简单,断层不发育,馆陶组上段油藏为典型的岩性油藏。该区油气储层物性明显优于邻近其他砂层组储层;储集层含油后地震速度降低100~150m/s,围岩有高速和低速两种类型;含油砂体为强振幅反射等特征。应用水平切片、地震属性参数分析、相干分析、频谱分解等技术,预测了埕东凸起北坡馆陶组上段河道砂体和判识了砂体的含油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列举弱水淹层段测井曲线的特征及划分方法,将弱水淹层段划分结果与油藏开发动态及注采关系相结合,研究油藏平面及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从而总结出油藏平面及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以胜坨油田坨28断块和坨21断块为例,用此研究方法在编制油田开发综合调整方案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压裂改造是提高油田产量、改善井筒附近储层物性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多段压裂体积改造过程中,由于地层条件复杂,导致井筒附近形成了复杂的缝网体积,因此,加强对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试井模型的研究十分必要。基于体积压裂水平井复杂裂缝分布的渗流特征,建立径向复合多段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数学模型,耦合储层与裂缝模型解求得Laplace空间井底压力半解析解,应用Duhamel原理得到考虑井储和表皮影响的Laplace空间井底压力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求得实空间井底压力,并绘制实空间压力动态特征曲线。根据压力导数曲线特征划分流动阶段,通过模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进而分析了裂缝不对称、裂缝夹角、裂缝分布方式、内区半径和流度比对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不对称交错分布有助于增大裂缝控制面积,从而减少流体流入井筒的压力消耗,早期阶段对应的压力曲线也越低;内区半径越大,压裂改造效果越明显,对应压力曲线越靠下。该模型可为多段压裂水平井所形成的复杂裂缝试井资料解释和压裂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注聚过程中出现的产油能力和吸水能力降低,聚驱效果变差的现状,开展了聚/表二元复合驱的室内实验研究,优选最佳的段塞注入参数。结果表明:使用的聚/表二元体系在0.2%≤Cs≤0.4%,1000 mg/L≤Cp≤2 000 mg/L时,体系黏度大于46.4 mPa·s,界面张力低于2.6×10-2 mN/m,二元复合体系符合现场驱油所需性能。通过室内填砂管实验,确定了分段段塞注入方案,最终采收率比水驱采收率提高了25.1%,具有良好的三次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方正断陷油气成藏规律,基于源岩和盖层的发育及分布特征,从二者空间匹配关系入手, 对该断陷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方正断陷主要发育 2 类 5 套源盖空间匹 配关系,其中自源自盖型 2 套,主要发育于新安村+乌云组;下源上盖型 3 套,主要发育新安村+乌云组 至宝二段。 Ⅰ和 Ⅲ 套源盖空间匹配关系在整个断陷均有分布,Ⅱ 和 Ⅴ 套仅分布于断陷东部,Ⅳ 套仅分 布于断陷西部。 5 套源盖空间匹配关系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分别为源盖 空间匹配关系的数量控制着油气聚集与分布的层位, 同一层位源盖空间匹配关系的数量控制着油气聚 集的数量以及源盖空间匹配关系中盖层的质量控制着油气聚集的数量。  相似文献   
998.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烷基磺基甜菜碱/黄胞胶复合驱油段塞结构:预冲洗段塞,10g/LKCl溶液;前置聚合物段塞,1500mg/L黄胞胶溶液;主驱油段塞,1.5×104mg/L混合天然羧酸盐+800mg/L烷基磺基甜菜碱DSB+800mg/L黄胞胶+5×103mg/L复碱(质量比1∶1的Na2CO3+NaHCO3)溶液;后置聚合物段塞,1000mg/L黄胞胶溶液。在岩心流动实验中0.3PV主段塞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8.19%。胡状集油田胡5 15井区采出程度18.48%,油藏温度86℃,地层水矿化度1.7×105mg/L,Ca2+浓度4799mg/L,Mg2+浓度830mg/L,有油、水井各5口,综合含水已达96%(92%~99%)。从2000 01 24到2001 03 20,在5口注水井中依次注入预冲洗液2920m3,前置液2920m3,主驱油液49640m3(除一口井外均不加复碱),后置液2920m3,5口油井均见效,一些油井有效期超过20个月,油井产油量增加,含水下降,自然递减降低62.7%,采油速度升高0.46%。图3表2参3。  相似文献   
999.
在岩心观察和电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的产状、高度和发育位置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平面分布规律,依据裂缝线密度平面分布特征,将合水地区划分为强裂缝发育区、裂缝发育区、弱裂缝发育区和裂缝不发育区。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主要分布在粉砂岩和泥岩中,其次分布在细砂岩中。储层物性越好,裂缝越不易发育;同一岩性,岩层厚度越大,裂缝越不发育。长8段强裂缝发育区和裂缝发育区的储层物性均较差,厚度较小,油井产量不高,而在弱裂缝发育区往往有高产油井。这进一步说明,如果储层本身的物性和含油性较差,即使有裂缝发育,也难以获得工业油流;储层围岩裂缝的存在对压裂效果和含油层段产量影响不大,产油量的主控因素是储层本身的岩性、厚度、物性和含油性。  相似文献   
1000.
陆相页岩层系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制约了储层甜点优选和探井部署。为查明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层系不同岩相类型的储集特征和含气能力,以元坝地区Y2井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为例,采用有机碳含量测定、全岩X射线衍射、岩石薄片鉴定、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氮气吸附联合测定以及物性分析等手段,划分了大安寨段二亚段(后文简称大二亚段)页岩及夹层的岩相类型,并针对不同岩相类型开展储集物性、孔隙结构、含气性及可压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评选了优势岩相和岩相组合。结果表明,Y2井大二亚段页岩层系可划分为3大类6亚类页岩岩相,2大类6小类夹层岩相以及3种宏观岩相组合。页岩孔隙类型以粘土矿物层间孔、方解石溶蚀孔等无机孔为主,为页岩气的赋存提供了储集空间。计算页岩总含气量为2.59~4.38 m3/t,游离气平均占比67 %,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但优势岩相的脆性矿物含量仅为50 %,可压性较差。综合评价认为,AB-Ⅰ型岩相组合中页岩页理和纹理发育,生烃条件好,含气量和游离气比例较高,存在可压性较好的夹层,是元坝地区Y2井大二亚段最有利的勘探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