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46篇
化学工业   259篇
金属工艺   30篇
机械仪表   85篇
建筑科学   470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290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篇
冶金工业   102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侵袭性真菌常导致致死性感染,病死率极高,会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早期、快速诊断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得到有效治疗、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文依据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将应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非培养诊断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2.
《Planning》2019,(14):62-63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CRPA感染的45例患者的电子病例资料,设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入院后合并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33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时间及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情况等,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是否进行手术、是否进行过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与血型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PA感染形势严峻,预后较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侵入诊疗等是减少其感染,提高疗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3.
《Planning》2019,(6):65-67
目的:了解2016-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分别对2016-2018年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比较3年的调查资料。结果:2016-2018年本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72%、2.37%、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05);2016-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均为重症医学科(29.73%、16.67%、31.43%)。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51.28%~56.47%)。2016-2018年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67.06%、65.38%、7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5,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4.50%、33.39%、3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2,P>0.05);治疗用药送检率分别为45.78%、43.45%、4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9,P>0.05)。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维持在稳定水平,对感染高发科室应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104.
《Planning》2016,(29):45-48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_3]、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200例诊断为反复肺部感染的患儿作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测25-(OH)D_3、免疫球蛋白水平;选择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检测25-(OH)D_3、免疫球蛋白水平作为参照值,分析其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治疗前25-(OH)D_3、Ig G、Ig A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5-(OH)D_3、IgG、Ig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5-(OH)D_3、IgA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与观察组患儿25-(OH)D_3、IgG、IgA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25-(OH)D_3、IgG、IgA则较常规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例数、需住院治疗人次及症状持续平均天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多存在血清25-(OH)D_3、IgG、IgA水平低下,在积极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补充维生素D可更好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5.
《Planning》2019,(6):108-110
目的:探讨百色市壮族人群中联合药物法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显示阳性的百色市壮族孕产妇150例。按发现抗体阳性并予以干预孕周分成试验组(于孕14周以前发现)和对照组(于孕14周及以后发现),各75例,均通过联合药物法阻断母婴传播,比较两组血清炎症指标(TNF-α、hs-CRP、Ang-Ⅱ)、病毒载量水平、婴儿艾滋病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Ang-Ⅱ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毒载量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婴儿感染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7.33%(P<0.05)。结论:孕早期(14周前)发现HIV感染,并通过联合药物予以阻断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及病毒载量,进而降低婴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6.
《Planning》2014,(9)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因素,为医护人员制定预防措施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消化内科住院感染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讨论医院感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5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率占患者的42.85%,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33.92%;年龄小于55岁、住院时间小于30天、使用预防型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的患者,发生感染概率明显较低。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且引起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感染,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2种头孢菌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方法选择6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予以头孢噻肟钠,B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比较2组成本-效果。结果2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案中,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A组方案即头孢噻肟钠组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C/E)最小,是最佳的治疗方案。结论通过分析,说明药物经济学在指导合理用药、减少病人负担、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8.
《Planning》2013,(14)
肉鸡的特点是生长快、适应性强、耗料少、抗病能力强,因此在现代养殖业肉鸡被养殖户大量饲养。然后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的情况发生,导致了大量的雏鸡死亡,对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肉鸡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介绍肉鸡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109.
私家医生     
Q刚刚知道自己怀孕了,但前几天我得了水痘。水痘对怀孕有危害吗?该怎样科学地饮食?A孕妇患水痘,对腹内的孩子影响有多大的问题,《德国医学000315论文》已有凋查,论文研究显示,妊娠开始20周,初次感染水痘的孕妇,其胚胎及胎儿感染的危险性为2.2%,并不十分高;但如果是二次或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气道内持续湿化方法对人工气道建立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治疗效果。方法 35例进入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的人工气道建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方法对人工气道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间断给予气道内湿化的方法对人工气道进行护理,分别观察记录2组患者体温、吸痰间隔时间、拔管时间并进行痰液细菌培养,主要以体温和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判断是否有肺部感染的发生评价疗效,卡方检验方法对临床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发生肺部感染例数明显减少,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相比,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