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1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电工技术   429篇
综合类   582篇
化学工业   149篇
金属工艺   119篇
机械仪表   574篇
建筑科学   789篇
矿业工程   303篇
能源动力   99篇
轻工业   89篇
水利工程   179篇
石油天然气   485篇
武器工业   58篇
无线电   6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6篇
冶金工业   110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41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解某型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齿轮的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元素法对其进行了振动特性计算分析。为验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分别对附件传动齿轮进行了模态试验分析和台架旋转状态下的振动特性测试,获得了静态与实际工作状态下齿轮的振动频率和振型。试验结果表明,附件传动齿轮工作状态下的振动特性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性良好,其振动频率受传递扭矩的影响较小。研究为其他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齿轮的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2.
为了提高非规则结构表面多声源声场的全息精度,提出基于目标深度识别与球面波叠加逼近的非规则表面多声源近场声全息方法。该方法使用声源空间深度识别理论,确定结构体上各声源的空间位置,在各声源处分别使用球面波的叠加描述空间声场分布,然后结合现有单原点球面波叠加近场声全息法重构声场。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首先使用所述方法和现有单原点球面波叠加声全息法,分别对径向脉动球与横向振动球组成的不同声场进行全息重构。结果表明,当声源集聚分布时,所述方法与现有方法均能有效全息重构声压分布,重构误差在5%以下;当声源离散分布时,现有方法失效,所述方法能够较准确地给出重构面的声压分布,主要频段内的全息重构误差小于20%。进一步的对比实验表明,在全息重构多扬声器非规则空间分布声场时,使用所述全息方法的重构误差平均下降14.08%,显著提升了多声源非规则空间分布声场的全息精度。  相似文献   
143.
提出了一种计算弧齿锥齿轮弯曲应力过程的应力影响矩阵方法。此方法应用应力叠加原理,将二次插值得到的接触迹线应力影响矩阵与载荷分布矩阵相乘,建立齿根弯曲应力影响矩阵,从而得到随载荷过程而变化的齿根过渡曲面上的弯曲应力过程。只需一次有限元计算,便可获得整个啮合周期的齿根过渡曲面上弯曲应力分布变化过程。该方法计算精确且极大地简化了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44.
考虑轴段转动惯量及剪切变形效应的影响,建立了以轴段矩阵代替转盘矩阵的新的传递矩阵法,并编写了相应的用户子程序;对含轴型盘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及振型进行比较深入的计算分析,并通过同常规传递矩阵法、Riccati传递矩阵法,以及有限元方法所得系统前3阶临界转速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了转盘厚度与传递矩阵的选取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轴型盘转子系统,采用新的传递矩阵法所得的临界转速更接近有限元计算结果。当悬臂盘厚度达到轴长的0.1或居中盘厚度超过跨度比例0.08时,应采用新的传递矩阵法。  相似文献   
145.
基于ANSYS的高速磨床砂轮架的结构分析和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高速磨床砂轮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砂轮架动力学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砂轮架进行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找出缺陷,改进砂轮架的结构,并对改进后的砂轮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为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6.
介绍了多圆盘转子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计算临界转速的传递矩阵法,利用MATLAB的GUI设计了计算临界转速计算和振型的界面,该动力分析程序方便地实现了多圆盘转子动力特性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47.
模态分析是确定复杂结构振动形态和薄弱环节的一种有效手段。汽车结构的静、动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查明车身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状况,而分析模态及固有频率,则可以检验车身结构的合理性。通过模态分析可以获得一个结构较完整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振型参与系数,固有频率和振型是承受动态载荷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8.
研究了铝锭堆垛机翻转装置传动系统中齿轮的固有振动特性,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齿轮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出了固有振动频率和模态振型,为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计算和分析奠定了基础。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传动系统各个齿轮的固有振动特性,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出了齿轮的各级模态频率和振型,为传动系统的齿轮动态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为诊断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9.
结构的动力特性和结构参数直接相关,结构的损伤将引起相应动力特性的改变。因此,如果能建立结构动力特性变化与结构损伤之间的映射关系,则可以利用结构振动测试信息实现结构损伤识别。按照采用数据和识别原理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基于频率的方法、基于振型的方法、基于模态柔度的方法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等,但是在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测试中,一般只能获得低阶模态及不完备的自由度测试信息。  相似文献   
150.
采用激光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技术(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简称ESPI)对悬臂矩形损伤蜂窝夹心复合板稳态振动下的振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完整试样的振型测量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均匀悬臂金属板结构振型的类比,验证了有关蜂窝夹心复合材料具有横观各向同性假设的观点,获得了悬臂矩形蜂窝夹心复合层板前14阶离面振动模态的振型图。实验结果表明,结构的损伤导致其局部刚度改变,使得共振频率减少,损伤对其高阶振型的形状改变较为明显,有时甚至是模态跃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