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6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342篇
电工技术   240篇
综合类   611篇
化学工业   584篇
金属工艺   1113篇
机械仪表   307篇
建筑科学   988篇
矿业工程   197篇
能源动力   99篇
轻工业   465篇
水利工程   240篇
石油天然气   227篇
武器工业   50篇
无线电   4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4篇
冶金工业   617篇
原子能技术   59篇
自动化技术   34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625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低碳中锰钢因为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及低成本的成分设计逐渐被应用到海洋平台用厚板生产制备中,通过对钛微合金化低碳中锰钢进行控轧控冷工业试验,观察不同厚度位置的显微组织及析出物形貌,测定了室温拉伸及低温冲击韧性,并对其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基体为板条宽度200~400nm的回火马氏体和宽度为50~100nm的逆? 浒率咸甯春喜阕醋橹胰穸确较蜃橹阅芫刃越虾茫慷染笥?60MPa、屈强比均小于等于0. 88、伸长率均大于20%、-60℃冲击功均大于200J。试验钢的主要强韧化机制有亚微米尺度的复合层状组织、大角度晶界韧化机制、亚稳态逆? 浒率咸錞RIP效应、Ti(C,N)粒子的细晶强化及析出强化效应,多种强化机制叠加作用,最终获得高强韧的中锰钢厚板。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手段研究了Fe-15Mn-10Al-0. 3C冷轧钢在840~900℃温度范围保温不同时间后的组织和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840和870℃时,铁素体晶界上形成了二次奥氏体,且含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直至900℃退火时无二次奥氏体形成;此外,不同温度退火的钢奥氏体内均发生了γ→α同素异构转变,其转变量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二次奥氏体的形成可以显著提升钢的塑性,但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γ→α转变可以改善钢的塑性。  相似文献   
966.
967.
《印刷工业》2015,(1):29-29
2015年1月20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在会上介绍,广东自贸区预计2月底正式挂牌。 相比上海,预计广东自贸区在战略位置、金融创新等方面更有优势。广东自贸区区域毗邻港澳衔接东盟,总面积931平方公里,其中广州南沙新区803平方公里,深圳前海新区15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106平方公里,白...  相似文献   
968.
采用Cube压头对单晶锗进行变载与恒载纳米划刻实验,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已加工表面进行观测, 根据表面形貌将划刻过程分为延性域、脆塑转变域及脆性域三种, 对各个阶段的表面成型及材料去除方式进行了研究。使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阶段划刻力进行非线性拟合, 并利用相关系数检验拟合函数可靠性, 结果表明划刻力与划刻深度存在强相关性。同时分析了单晶锗的弹性回复率随划刻距离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工件的弹性回复率将从纯弹性阶段的1逐步回落至0.76左右。基于脆塑转变临界载荷, 以裂纹萌生位置作为脆塑转变标志, 首次结合工件已加工表面弹性回复, 提出一种适用于计算单晶锗的脆塑转变临界深度模型, 其脆塑转变临界深度为489 nm。  相似文献   
969.
林伟  蒲小元 《网友世界》2014,(11):46-46
本文主要在分析客户服务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探讨了国网信息系统客户服务模式转变探究的对策方法,经过实践检验,管理创新能够在客户服务中心服务模式的转变成功体现,希望对于今后的信息系统客户服务模式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70.
硬脆单晶材料具有高硬度、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在光学、航空航天、电子、固体激光器等领域应用广泛。这类材料由于高硬度、低断裂韧性等特点,加工过程容易产生脆性断裂,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硬脆单晶材料的塑性域加工技术成为超精密加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对硬脆单晶材料塑性域去除机理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介绍了硬脆单晶材料塑性域加工的概念,综述了硬脆单晶材料的塑性域去除机理,指出了目前硬脆单晶材料在塑性域去除机理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硬脆单晶材料塑性域去除机理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