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48篇 |
免费 | 451篇 |
国内免费 | 12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29篇 |
综合类 | 556篇 |
化学工业 | 413篇 |
金属工艺 | 64篇 |
机械仪表 | 228篇 |
建筑科学 | 645篇 |
矿业工程 | 127篇 |
能源动力 | 63篇 |
轻工业 | 339篇 |
水利工程 | 114篇 |
石油天然气 | 121篇 |
武器工业 | 1423篇 |
无线电 | 13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31篇 |
冶金工业 | 99篇 |
原子能技术 | 21篇 |
自动化技术 | 6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203篇 |
2022年 | 266篇 |
2021年 | 292篇 |
2020年 | 228篇 |
2019年 | 195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198篇 |
2014年 | 379篇 |
2013年 | 342篇 |
2012年 | 428篇 |
2011年 | 500篇 |
2010年 | 437篇 |
2009年 | 402篇 |
2008年 | 504篇 |
2007年 | 435篇 |
2006年 | 368篇 |
2005年 | 291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以国内13所公共图书馆282个馆员样本数据为依据,总结出馆员心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图书馆员积极心理培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2.
33.
对作战系统效能进行评估时,通常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解决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相结合评价的问题。但是人为主观因素对该方法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为此将逆传播(BP)神经网络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AHP-BPNN模型来改进AHP法。以末端光电防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为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影响,提高作战效能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
目标的毁伤效果评估是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合理的毁伤效果评估结果可以为指挥员的下一步作战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本文考虑目标毁伤效果评估问题的复杂性,借助模糊推理的方法,通过规定5条模糊推理规则进行模糊推理。结果表明,模糊推理的方法可以充分考虑毁伤效果评估中的模糊性,具有良好的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发展、创新的思路,将深化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论述了效能监察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广东电网公司的实践,研究探索将效能监察融入到惩防体系建设中的有效途径,为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
电网工程建设领域效能监察旨在加强电网建设工程管理,提高建设项目质量和投资效益,预防工程建设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37.
回顾了从1990年“沙漠风暴”到最近的“联盟行动”的一系列现代战争,研究了现代战争中超低空突防战术的地位,研究了应用超低空突防战术的依据,研究了超低空突防的综合有效性,也即超低空突防的生存概率分析,还研究了应用超低空突防的效费比,即效换比或攻攻代价比。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高铁自动驾驶(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TO)是高速列车的重要发展方向,探讨高铁ATO对驾驶任务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驾驶绩效、事件检测绩效、工作负荷和情景意识为高速列车驾驶任务效能指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认知工作分析方法。基于高速列车模拟驾驶平台,探究传统的手动驾驶模式与ATO自动驾驶模式下的效能指标差异。结果 试验数据和结果显示,自动驾驶模式下的驾驶绩效指标优于手动驾驶模式,手动驾驶模式下的事件检测绩效和情景意识指标优于自动驾驶模式,两种模式下的工作负荷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铁ATO导致驾驶员的警惕性降低、获得的反馈减少、监督负荷增加。本研究指出现有自动驾驶技术的不足之处,对高铁自动驾驶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随着5G通信设备大规模投入商用,为保障精密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和人员健康,基于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的反射和吸收特性,通过电磁屏蔽效能的解析解和RC-FDTD (色散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验证,研究了等离子体在5G频段下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在5G频段下电磁屏蔽效能优异,为等离子作为电磁屏蔽材料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