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44篇 |
免费 | 786篇 |
国内免费 | 35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72篇 |
综合类 | 1018篇 |
化学工业 | 12848篇 |
金属工艺 | 399篇 |
机械仪表 | 208篇 |
建筑科学 | 1531篇 |
矿业工程 | 153篇 |
能源动力 | 48篇 |
轻工业 | 1795篇 |
水利工程 | 160篇 |
石油天然气 | 729篇 |
武器工业 | 40篇 |
无线电 | 38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819篇 |
冶金工业 | 198篇 |
原子能技术 | 48篇 |
自动化技术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1篇 |
2023年 | 569篇 |
2022年 | 740篇 |
2021年 | 750篇 |
2020年 | 547篇 |
2019年 | 565篇 |
2018年 | 269篇 |
2017年 | 369篇 |
2016年 | 432篇 |
2015年 | 524篇 |
2014年 | 1063篇 |
2013年 | 917篇 |
2012年 | 1195篇 |
2011年 | 1220篇 |
2010年 | 1046篇 |
2009年 | 1216篇 |
2008年 | 1428篇 |
2007年 | 1229篇 |
2006年 | 1191篇 |
2005年 | 1117篇 |
2004年 | 1151篇 |
2003年 | 850篇 |
2002年 | 679篇 |
2001年 | 597篇 |
2000年 | 485篇 |
1999年 | 451篇 |
1998年 | 385篇 |
1997年 | 335篇 |
1996年 | 295篇 |
1995年 | 267篇 |
1994年 | 240篇 |
1993年 | 180篇 |
1992年 | 199篇 |
1991年 | 178篇 |
1990年 | 157篇 |
1989年 | 164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采用自稳定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在20nm左右、粒径分布均匀的球形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同时研究了其对环氧树脂/间苯二胺(MPDA)体系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在室温下呈橡胶态;它是环氧树脂/MPDA体系的一种有效增韧荆,增韧效果受其用量、官能团种类及用量的影响;含有环氧基团的微凝胶颗粒,增韧效果最好,而且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带有环氧基团的微凝胶颗粒用量越大,或丙烯酸酯类微凝胶中环氧基团的摩尔分数越高,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3.
线型双酚A酚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线型双酚A酚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及催化剂浓度、种类、反应时间、醛酚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物醛酚比的增大,产物中残留的BPA量呈下降趋势,软化点先上升后下降,在1.2左右出现峰值;随反应时间延长,产物的软化点升高,分子质量增大,残留BPA量减少,分子质量分散性增加;催化剂用量增大,分子质量增大,软化点增高,残留BPA含量降低。合理的催化剂用量为m(BPA)∶m(催化剂)=100∶20。以合成的BPAN代替双氰胺(D ICY)作环氧树脂EB454A80的固化剂,在相同的固化工艺条件下,固化物的Tg提高近12℃。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78.
为了掌握环氧树脂和橡胶粉联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变化规律,研究了环氧树脂和橡胶粉掺量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黏度、弹性恢复率等物理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和橡胶粉的添加能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和粘度,从而提高其对集料的附着力,减少沥青路面的变形和剥离;并且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弯强度和失效应变,增强其低温抗裂性能。综合试验结果,复合改性沥青中环氧树脂和橡胶粉的最佳掺量分别为6%和15%。 相似文献
79.
采用水性环氧树脂和水性乳化沥青为成膜树脂,以滑石粉为填料,以氧化铁红和磷酸锌为防腐颜料,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环保型防腐涂料。着重讨了颜填料的种类及含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水性环氧乳液6520与固化剂8538作为成膜体系并与乳化沥青共混作为成膜物质;氧化铁红和磷酸锌作为防锈颜料,滑石粉作为主要填料;当氧化铁红与磷酸锌配比为3:2且用量为60%时,颜填料体积浓度(PVC)为30%时漆膜(厚度180μm)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0.
环氧树脂的电痕破坏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材料电气、机械性能对电痕破坏的影响,以不同工业微米级二氧化硅掺杂量改性环氧树脂,并通过机械、电气性能测试和电痕实验、接触角实验等来验证电气和机械性与电痕特性的关系。实验表明,机械性能与耐电痕性能并无相关性,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才是影响材料电痕特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