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3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596篇
电工技术   2280篇
综合类   555篇
化学工业   317篇
金属工艺   293篇
机械仪表   257篇
建筑科学   144篇
矿业工程   123篇
能源动力   131篇
轻工业   467篇
水利工程   65篇
石油天然气   167篇
武器工业   71篇
无线电   9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2篇
冶金工业   146篇
原子能技术   105篇
自动化技术   182篇
  2025年   84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研究用真空作为绝缘介质的设备的绝缘可靠性,本文对真空间隙中击穿概率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做了多次实验来研究试验方法、电极面积和电极材料对均匀电场间隙中击穿概率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间隙的击穿概率分布可用一个临界参数通过维泊尔分布来阐明。而此参数表示临界击穿电压。为了能做出高可靠的真空绝缘设备,进行绝缘设计时要把刚才的位置参数这个重要因素考虑进去。位置参数与电极面积有关。这可能是由于微观隆起与微观粒子这些击穿弱点的存在概率与电极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一种新的硅太阳能电池背场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在硅片背面先制备一层氮化硅膜,然后再印刷背面铝电极,通过钝化层和铝电极浆料共烧结制备硅太阳能电池背场结构。在常规铝浆中添加易于同氮化硅反应的高活性玻璃粉,对比了钝化层厚度、玻璃粉种类和含量对氮化硅层的烧蚀效果以及对背电极硅片间接触电阻的影响。当铝浆中高活性玻璃粉添加量为质量分数4%,氮化硅厚度10 nm时,比常规铝浆在无钝化膜的硅片上制备的电池最高效率高出约0.26%。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具有压电聚合物护套的光纤电场传感器的有限元分析 ,这种光纤电场传感器能响应 10 0 Hz至 5 0 MHz的频率。采用有限元分析可以预知低频段 (轴向非约束 ) 0 .0 19rad/(V· m )的相位偏移和在高频段 (轴向约束 ) 8.2× 10 - 4rad/(V· m)的相位偏移。当频率高于 7MHz时 ,光学响应主要是光纤和聚合物护套组合材料的径向谐振。模拟预测的谐振尖峰和合成理论推算出的谐振尖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4.
袁寿财  王紫玉  范小林 《半导体光电》2012,33(4):474-477,506
设计了一种简化的铝栅MOS半导体器件制作工艺流程,用6张掩模版成功制作出了基于表面电场效应原理的生物检测硅芯片传感器,采用SiO2-Si3N4复合栅介质层及耗尽型器件结构,以增强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灵敏度。该传感器与常规铝栅MOS晶体管相比,去除了介质层表面的栅极导电层,代之以自组装技术制作生物薄膜并辅以栅参考电极作为控制栅极。用所制作的硅芯片传感器检测了相关生物蛋白质的电流响应,给出了该电流响应与器件沟道长度和沟道电阻及生物蛋白浓度等参数的关系,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检测数据,达到了预期的基于表面电场效应的硅传感器制作和生物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飞秒激光光谱位相干涉仪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用光谱位相相干直接电场重建法 (SPIDER)测量飞秒光脉冲啁啾特性的光谱位相干涉仪进行了数值模拟 ;对假设具有不同类型啁啾的飞秒脉冲进行光谱位相重构 ,还原出时域脉冲强度包络和位相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6.
王璐 《通讯世界》2023,(5):193-195
为了解决电力电子电路出现的电场串扰问题,分析电力电子电路电场串扰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究有效且可行的电场串扰屏蔽思路,结合实际案例,提出电力电子电路电场串扰屏蔽措施,以期为今后电力电子电路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7.
左手材料(left—handed metamaterials;LHMs)是一种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同时为负值的电磁材料,因其中传播的电磁波的电场矢量、磁场矢量以及波矢方向满足左手定则而得名。左手材料概念最初由前苏联物理学家Veselago于1964年提出,他从Maxwell方程出发,分析了电磁波在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介质中传播的状况,从理论上指出这种介质的存在是不违反物理学定律的,并且具有负折射效应、逆多普勒效应、逆切仑科夫辐射、完美透镜。等奇异物理现象。但自然界不存在这种性质特异的物质,故在该理论提出的近30年内左手材料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工周期性材料的发展,英国皇家学院院士Pendry教授重新开始了该领域研究。2001年Smith等根据Pendry的理论模型,首次制备出微波段具有负介电常数、负磁导率材料,并通过实验观察到了负折射现象。随后左手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并被Science杂志评为200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38.
通过按比例缩小晶体管的尺寸和电压,可以在不改变内部电场的情况下,实现晶体管的微细化,从而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这种方法被称为磁场不变的立体定标规则。  相似文献   
39.
为了提升电场检测精度,研制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场检测装置。利用低通调理电路采集传感单元在电场中产生的感应电压,实时计算出线路附近的电场强度。使用COMSOL软件对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情况进行有限元仿真,观察空间电场的变化情况。搭建工频均匀电场试验平台,对PCB传感单元进行电场强度测量校正,验证COMSOL电场强度仿真值。利用验证后的仿真值对平行半圆板电场测量传感单元进行校正,建立输电线路模型,对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前后的电场强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线路A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其周围电场强度迅速减小,而B、C两相周围电场强度增大,与仿真结果一致,电场检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0.
文章讨论了电磁场中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电位与电场的关系以及矢量磁位与磁场的关系,通过分析说明了在分界面上如何依据电位分析出电场的分布规律,并从矢量分析的角度出发证明了矢量磁位的边值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