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76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359篇
电工技术   11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59篇
化学工业   2116篇
金属工艺   2244篇
机械仪表   558篇
建筑科学   4969篇
矿业工程   1258篇
能源动力   181篇
轻工业   340篇
水利工程   1976篇
石油天然气   4382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0篇
冶金工业   540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62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514篇
  2022年   683篇
  2021年   738篇
  2020年   500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538篇
  2014年   1108篇
  2013年   918篇
  2012年   1035篇
  2011年   973篇
  2010年   868篇
  2009年   874篇
  2008年   960篇
  2007年   853篇
  2006年   884篇
  2005年   906篇
  2004年   788篇
  2003年   772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87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02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油田开发一旦进入中高含水期,驱油过程中所形成的大孔道就会导致流体窜流、注入蒸汽浪费,生产井见效变差,从而严重影响蒸汽驱的驱油效果.利用室内一维填砂管实验对大孔道形成及其出砂量进行描述,通过实施砂堵前后渗透率的变化来评判砂堵大孔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砂堵后渗透率可以降低到初始值.通过相似准则原理的转换,用三维箱体模型模拟实际油藏,对蒸汽驱过程中注砂的瞬时油气比、累计采出程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注砂封堵大孔道不宜过早,含水率达到90%时实施封堵效果较好.并提出用合适浓度的瓜胶悬浮液携砂封堵蒸汽驱所形成的大孔道,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疏松砂岩储层应力敏感特征,模拟出砂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制作了全直径人造疏松砂岩油藏岩心,利用研制的疏松砂岩油藏应力敏感测试实验装置,采用不同驱替压差和驱动流速,模拟研究储层不出砂及出砂情况下储层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疏松砂岩储层具有较大的压实空间,当轴向压缩率超过2%以后,渗透率的下降幅度均超过50%;在轴向压缩率范围内,两相共流区均从55%降低到20%,但在同样的轴向压缩率下,出砂会降低两相共流区的缩减速度。研究表明,疏松砂岩储层渗透率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特征,适度出砂可以减小渗透率的降幅,降低油水两相共渗区的缩减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993.
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开发中后期,常规酸化易导致储层出砂加剧和近井地带堵塞等问题,开展了黏稳酸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技术研究,研发了具有解堵、携砂、稳砂等功能的NWS-I型黏稳酸体系:6%HCl+3%ZNW+0.1%非离子聚丙烯酰胺+0.05%柠檬酸铝YL-1+1%防膨剂+1%铁离子稳定剂+1%XP缓蚀剂+0.5%CF-5B助排剂。岩心经黏稳酸处理后,失重率由1.58%降至0.55%,出口处pH值≥4.7,有效作用距离在2.0 m以上。砾石在黏稳酸中完全沉降所用时间大于10min,混砂均匀,沉降速度均一,悬砂性能良好。黏稳酸在30、60、80℃下剪切120min后的黏度保留率分别可达83.3%、68.7%、59.7%,流变性较好。黏稳酸浓度从200增至1000mg/L时,岩心伤害率从0.6逐渐增至1.27。与土酸相比,该体系抑制二次沉淀的能力强。胜利油田现场5口试验井施工后,产能提高了1.54倍,施工成功率100%,有效期长。  相似文献   
994.
鄂尔多斯盆地在长81期处于浅水湖泊沉积环境,盆地东北部的陕北地区在该期湖盆底部形态相对更加平缓、水体更浅。利用测井、岩心、薄片等资料,从储层类型、时空展布、岩石学特征、物性等方面研究了长81储层特征,认为研究区长81期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砂体单层厚度薄、泥质含量高,具有明显的多旋回性、砂体垂向和纵向上连续性差,但分布范围广;砂体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属于细砂岩和极细砂岩;物性整体上差,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分析表明造成该类型砂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研究区距离物源区远,且供给量不充足;②水体浅、湖盆底部形态平缓,湖岸线波及范围广;③湖水动力和河水动力弱。因此,在上述沉积环境下,在小期次湖平面升降过程中,长81砂体形成了“拉锯”式的砂体沉积模式。[HJ]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冲砂泡沫流体的携砂规律,在自制的试验装置上研究了冲砂时间与砂面高度的关系以及井筒倾角和砂粒直径对携砂率和停留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面高度首先快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直至趋于平缓;直径小于0.5 mm的砂粒在泡沫中携砂率大于90%,此时井筒倾角对携砂率和停留时间基本没有影响;直径1.0~1.5 mm的砂粒,携砂率随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停留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缩短,倾角在45°~60°时携砂率最小。对于相同的倾角,砂粒直径越大,携砂率越低且停留时间越长。垂直井筒中砂粒以均匀悬浮方式随泡沫流体一起运移;倾斜井筒中砂粒以跳跃方式运移,且明显滑向较低一侧。  相似文献   
996.
塔中地区西北部石炭系已开发TZ10、TZ40等多个海相碎屑岩油藏,CⅢ油组(石炭系III油组)含砾砂岩段为其主要的产油层段。通过岩心观察、分析化验资料、测井及地震资料等对含砾砂岩段的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含砾砂岩段主要为细砂岩、含砾细砂岩,形成多期相互叠置的正韵律砂体,砂岩岩石类型以岩屑质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中等;发育冲刷面、滞留沉积、平行层理、交错层理等层理构造;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以2段式为主,悬浮总体含量较高;含砾砂岩段灰色泥岩、褐色泥岩均有发育;泥岩微量元素反映出淡水、咸水古盐度特征;测井形态组合、三维地震属性均显示河道沉积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研究区CⅢ油组含砾砂岩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平原的分支河道、越岸沉积以及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及席状砂等多种微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河道的频繁侧向迁移垂向上形成了砂体的多期叠置,平面上形成了砂体的大面积分布,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寻找以河道砂体为主的岩性地层油藏是滚动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定性经验出砂预测方法,在近井地应力分布基础上,根据莫尔-库仑岩石破坏准则得到了油井垂直井井壁岩石破坏临界条件,建立了油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预测模型及预测方法。利用上述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胜利油田东辛油区营1、辛68断块储层进行了油井纵向出砂规律预测。结果表明,东辛油田古近系东营组一段、二段、三段,沙河街组一段、二段部分层位的出砂临界压差分别约为1.05、1.06、1.4、2.1、2.56MPa。随着深度的增加,出砂临界生产压差增大,出砂程度逐渐减轻。根据地层砂粒度分析及出砂预测结果,对东辛油田进行了防砂工艺优选,并给出了单井防砂工艺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98.
“井工厂”高效开发技术在盐227块致密砂砾岩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辛油区盐227块砂砾岩油藏前期采用常规方式开采,近年来,采用集中打井、集中压裂、集中投产的集约化建设型"井工厂"非常规开发方式,通过强化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重点针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储层性质,配套应用井网优化技术、长井段水平井技术、优快钻井技术、泵送桥塞分段压裂工艺等非常规开发工艺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区块储量动用率和单井产能,明显提升了低渗透致密砂砾岩油藏开发水平,为国内外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留楚油田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的情况,以沉积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单砂体对比追踪模式,使地质研究单元精细到单砂体;对复合砂体进行内部结构解剖,识别出单一河道砂体,揭示砂体间连接关系,为深入分析油水分布特征、确定剩余油富集区及挖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利用研究成果制定针对性治理对策,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C油田C55区块是典型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目前处于一次井网加密后的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层间矛盾较为突出,层间干扰型和高水淹韵律顶部型剩余油富集.目前尚缺乏有效动用低渗透储层高水淹韵律顶部型剩余油的水驱挖潜方法.通过检查井岩电对应、加密井测井水淹解释和注入剖面资料发现该区块5个主力油层存在发育上、下2个砂体的情况,为此应用河道砂体精细解剖技术进行储层细分,将层内矛盾转化为层间矛盾,使高水淹韵律顶部型剩余油转化为层间干扰型剩余油,通过注水井的精细分层调整,改善了层间动用状况,提高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