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211篇 |
免费 | 3690篇 |
国内免费 | 276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18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4633篇 |
化学工业 | 9554篇 |
金属工艺 | 3474篇 |
机械仪表 | 2468篇 |
建筑科学 | 9509篇 |
矿业工程 | 7509篇 |
能源动力 | 996篇 |
轻工业 | 4462篇 |
水利工程 | 2995篇 |
石油天然气 | 4526篇 |
武器工业 | 553篇 |
无线电 | 167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267篇 |
冶金工业 | 2155篇 |
原子能技术 | 275篇 |
自动化技术 | 7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1篇 |
2023年 | 1953篇 |
2022年 | 2477篇 |
2021年 | 2469篇 |
2020年 | 1894篇 |
2019年 | 1879篇 |
2018年 | 997篇 |
2017年 | 1437篇 |
2016年 | 1593篇 |
2015年 | 1805篇 |
2014年 | 2935篇 |
2013年 | 2378篇 |
2012年 | 2730篇 |
2011年 | 2813篇 |
2010年 | 2709篇 |
2009年 | 2880篇 |
2008年 | 3724篇 |
2007年 | 2957篇 |
2006年 | 2634篇 |
2005年 | 2681篇 |
2004年 | 2377篇 |
2003年 | 2358篇 |
2002年 | 2024篇 |
2001年 | 1873篇 |
2000年 | 1406篇 |
1999年 | 1087篇 |
1998年 | 986篇 |
1997年 | 830篇 |
1996年 | 753篇 |
1995年 | 589篇 |
1994年 | 562篇 |
1993年 | 431篇 |
1992年 | 446篇 |
1991年 | 411篇 |
1990年 | 369篇 |
1989年 | 366篇 |
1988年 | 79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0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结合国内炼厂催化裂化装置中膨胀节的腐蚀破坏实例,分析了其腐蚀破坏的性质与影响因素,并从工艺操作、设计选材、制造安装等方面提出了防止膨胀节腐蚀破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炼油厂催化裂装置中,稳定汽油蒸气压是反映催化裂化汽油产品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催化裂化现场稳定汽油蒸气压的高低及平稳与否,不仅决定汽油产品质量,也影响汽油收率。综合分析国内外在催化裂化汽油蒸气压控制与优化指导操作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并通过针对影响汽油蒸气压的因素进行工艺分析,发现我们引进美方汽油蒸气压控制方案D-1中的技术不足之处,又相继找到了操作不平稳的原因;采用我们拥有的技术,克服了炼油化工系统中存在的大滞后与非线性,使该先进控制回路的开发与应用获得成功。实现在线实时控制后,汽油蒸气压保持在给定目标2kPa内。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微型继电器失效分析的方法,并通过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进行粘结故障失效机理研究,找出了这一失效模式的失效原因,利用分析结果指导工作进行产品工艺,结构等方面的改进,使某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成为我国TO-5系列中唯一达到五级可靠性指标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李福固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2,19(3):63-64
通过对综放支架构件的破坏现象 ,进行破坏原因分析和受力分析 ,提出综放支架优化设计及改造措施 ,使之适合于综放开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本书针对引起油井套管的各种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对防治油井套损的问题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代实验的有关成果,对柴油机喷油嘴喷注雾化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了简要的 这,并对高压燃油的主要参数与喷射环境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分区域,分阶段分析雾化机理的物理模型,并对传统的以油膜振盈为基础的模型,作了一些新的补充和解释。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用量纲分析法得出柱下基础冲切破坏时的简易计算公式,这一公式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精度较高,能把许多前人试验的结果统一于一个公式之中避免了繁复的推导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氯蜡-70是—应用广泛、性能优良的精细化工产品,其色泽是—重要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本文考察了合成反应过程导致生色的因素,指出原料中含有的少量环烷烃、芳烃、杂环有机物及少量无机杂质能影响产品的色泽,实验表明温度过高,光源波长选择不当也是致色的重要原因。研究了致色的过程,提出其生色历程是按照β-消除反应机理进行的,并做了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