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92篇 |
免费 | 187篇 |
国内免费 | 21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篇 |
综合类 | 182篇 |
化学工业 | 1042篇 |
金属工艺 | 41篇 |
机械仪表 | 58篇 |
建筑科学 | 71篇 |
矿业工程 | 57篇 |
能源动力 | 108篇 |
轻工业 | 489篇 |
水利工程 | 16篇 |
石油天然气 | 71篇 |
武器工业 | 8篇 |
无线电 | 16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6篇 |
冶金工业 | 188篇 |
原子能技术 | 459篇 |
自动化技术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74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61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29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双原子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行了碘化铊双原子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碘的研究。以石墨平台技术降低背景吸收,添加Ca~(2+)可提高碘化铊分子吸收信号,两次灰化能提高试样灰化温度。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80μg/ml,灵敏度为3.5×10~(-9)g(相对于0.0044吸光度),对10μl 50 μg/ml碘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 相似文献
42.
43.
富碘无腥海带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以海带为主料,经高温预处理,温控浸提,掩蔽去腥等工艺制成富含 生物有机碘质,无腥味的海带饮料。该饮料生物碘含量可达15mg/L。比市面同类产品的含碘量高30倍,色如琥珀,清澈透明,风味宜人,是补碘保健的理想饮品。 相似文献
44.
45.
46.
海洋是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开始,碳在海洋中沿食物链传递,以颗粒有机碳(POC)形式存在。对海洋中颗粒有机碳含量的探测,将对海洋碳汇能力的评估起到重要作用。在干净大洋水体中,激光雷达可根据浮游植物引起的光学性质变化实现剖面信息的探测,因此对基于高光谱分辨率技术的海洋颗粒有机碳浓度剖面探测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激光雷达方程对探测系统在大洋水体的最大探测深度进行了仿真;利用碘分子吸收池作滤波器,并结合大洋水体的透射窗口和激光器的工程设计,分析了不同载荷平台下探测系统的最佳工作波长。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单次探测系统信噪比为5的探测要求时,大洋水体50 dB动态范围下的探测深度平均在80 m;船载、机载平台探测系统最佳工作波长为532.245 1 nm和532.292 8 nm。 相似文献
47.
48.
混合型氧碘激光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恩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2,39(2):14-18
对使用放电单态氧发生器(DSOG)的混合型氧碘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微电波放电作等离子体源,微波频率为2450MHZ,放电的输入功率高达30W。通过改变输入功率、氧压和流速、气体混合比等方法,用放电单态氧发生器进行氧激发试验。为测量波长1.27μm的单态氧,用光谱分析仪作诊断装置。在氧输出压强186.6-253.3Pa,氧流速30sccm时,激光效率最高达21%。 相似文献
49.
美国高能激光技术2005年主要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高能激光武器技术在2005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介绍了机载兆瓦级化学氧碘激光器的关键试验和束控-火控系统的飞行试验。评论和讨论了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超高效率二极管源和中继镜技术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50.
纳米铝热剂向着高能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是在铝热反应过程中缺少大量的气体产物。为了弥补纳米铝热剂产气量不足的缺陷,提高纳米铝热剂的反应活性,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铝热剂Al@KIO4和Al@NaIO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定容燃烧实验、吸湿性实验和威力测试对两种铝热剂的形貌结构、热性能、定容燃烧性能、耐潮湿环境能力和起爆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Al@KIO4和Al@NaIO4纳米铝热剂的形貌规则、纯度高,铝热反应的总放热量分别为1262.12 J·g-1和1414.7 J·g-1;两种铝热剂反应过程中的反应起始温度低,反应中伴随大量氧化性气态产物生成;高湿环境中两种铝热剂分别在第6天和第10天达到质量平衡,质量增重约0.64%和0.65%,耐潮湿环境能力良好;96 mg铝热剂作为起爆药装配到8#工业雷管中能使黑索今完全爆轰,可使5 mm厚的铅板穿孔,穿孔直径几乎到达叠氮化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