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18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40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2篇
石油天然气   32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围岩大变形是软岩隧洞建设中危及隧洞施工及长期安全的重大工程灾害之一。结合第三系泥岩隧洞出现的显著围岩大变形及支护结构破坏等现象的工程现场调查,通过开展围岩监测、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工作,获得了第三系泥岩隧洞围岩大变形的主要成因和发生机理。研究表明:触发该隧洞围岩大变形的主要因素是低岩石强度条件下隧洞开挖卸荷引起的塑性变形以及地下水对围岩的软化作用,围岩挤压膨胀变形和不同岩层间的非一致变形共同主导了支护结构的破坏;围岩大变形的发生机理主要体现在第三系泥岩洞段横穿一条常年流水的冲沟,加之隧洞中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岩层,使得隧洞开挖后围岩含水率显著增加,第三系泥岩遇水泥化、软化,强度显著降低并呈现出一定的膨胀性,最终促使围岩产生显著的大变形。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钢拱架型号、增强钢拱架之间的纵向连接、增设底拱外八字锁脚锚管、施加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聚乙烯缓释消能层等应对措施,实施后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措施有效解决了第三系泥岩洞段开挖过程中的软岩大变形难题。  相似文献   
62.
第三系弱胶结砾岩是一种介于土与岩石之间的特殊岩土材料,成岩程度低,自稳能力差,颗粒级配特征和胶结程度对岩石工程特性的影响显著.以蒙华铁路中条山隧道出口侧第三系弱胶结砾岩为对象,通过对天然原状试样和重塑试样的筛分试验、颗粒粒径分形特征分析以及大型直剪试验,对砾岩的分形特征和胶结程度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三系弱胶结砾岩一般以粒径值1.0 mm为界具有二重分维特性,且细粒分维值普遍小于粗粒分维值,表明砾岩在组成上呈现出细粒质量分数相对较多的特征,而具有一重分维的砾岩具有最优级配和最高抗剪强度;根据胶结程度不同,第三系弱胶结砾岩可分为弱胶结与极弱胶结,极弱胶结砾岩粘聚力极小可以忽略,其强度特征与无黏性土类似;在相同胶结程度情况下,分维数与第三系弱胶结砾岩内摩擦角正切值存在负指数关系;胶结程度是影响第三系弱胶结砾岩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颗粒级配相同情况下极弱胶结砾岩的抗剪强度和内摩擦角仅为弱胶结砾岩的33.46%~40.85%和58.64%.  相似文献   
63.
冀中坳陷位于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西部,西临太行山,东界为沧县隆起,北至燕山褶皱带,南至邢衡隆起,呈北北东向延伸。面积为30260km~2。它是一个华北地台解体之后形成的中、新生代断陷坳陷,下第三系沉积厚达3000~9000米。坳陷中共有12个沉积凹陷,面积为19870km~2。它们分别组成两个凹陷带:东部凹陷带和西部凹陷带。前者由北向南为大厂、廊坊-固安、武清、坝县、饶阳、深县束鹿和晋县凹陷(晋县凹陷归属的问题,尚有不同的看法,作者暂将它列入东部凹陷带);后者为北京、徐水、保定和石家庄凹陷。两个凹陷带之间为雁列式的大兴、容城、高阳、刘村-深泽和宁晋中央凸起带所分隔(图1略)。  相似文献   
64.
上法灰岩是夹于大套中三叠统碎屑岩中的灰岩透镜体,它是盆地与台地两大相区相变线附近地貌陡变带中的沉积,经剥蚀后残留于基底表面的高部即基岩向斜的核部,形成由向斜构造-地层不整合面-岩性诸因素控制的基岩油气藏,生油层为上始新统那读组,储层为中三叠统上一段,盖层为第三系底部之泥页岩,预计在基岩凸起上二段围限的区域内布钻可获成功。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日本对本土第三系火山岩系的研究程度,指出了第三系是主要的生储油岩系,认为日本研究火山岩油气藏的经验值得我国研究东部火山岩油气藏时借鉴。  相似文献   
66.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盐构造与油气   总被引:76,自引:8,他引:68  
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库车坳陷第三纪发育盐湖,沉积了巨厚的膏盐岩层,在喜山运动中晚期强烈的构造挤压下形成了大量的盐构造,造成深浅层构造不一致,库车盐构造的类型有丘形、喇叭形、劈形、拱形、脊形,广泛分布于库喀断褶带、拜城向斜带、秋立塔克断褶带及羊塔克-亚肯背斜带,其演化按构造位置可分为两种情况。盐岩不仅是极好的区域性盖层,还可改善盐下岩层的储集物性,而三叠-侏罗系烃源岩又位于盐下,因此盐下构造圈闭是库车坳陷最为有利的勘探远景目标。在世界含油气盆地中,笔者发现伊朗油田与库车坳陷具有相似的构造特征和油气聚集规律,挤压型盐构造非常发育。盐岩及盐构造对于库车坳陷形成大中型油气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盐下构造圈闭的勘探。  相似文献   
67.
通过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的取芯井资料,对下第三系核三上段S5层序各体系域作了单井相分析,确定了各种沉积微相类型的测井响应特征,据此进行了联井剖面相分析,进而确定了各种微相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及其组合关系。结合各体系域砂砾岩(或泥质岩)等厚度图或砂泥比等值线图(砂体密度图)进行了平面相分析,研究了各体系域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区S5层序油气最有利的体系域为TST,其次为HST和RST。在TST中,最有利相带为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其次为前缘席状砂和滑塌性重力流扇,而分流河道较差。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S5层序TST提出了三个油气有利区块,并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68.
珠江口盆地第三系生物地层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钻井生物地层资料的分析研究,认出珠江口盆地第三系始新统-上新统6个孢粉化石组合,21个钙质超微化石带(或联合带)和18个浮游有孔虫化石带的范围和界线,以及它们与本区三级层序和岩石地层单元的关系,已认出的浮游生物化石带中,有18条钙质超微化石带界线和3条浮游有孔虫化石带界线是依据定义带界线的标志种末现面确定的,基于上述研究所提出的第三系生物地层框架,可用珠江口盆地与不同大陆和大洋热带-亚热带区的生物地层对比,中始新统昌组和渐新统恩平组之间的地层间断是南海海底扩张前的一次抬生运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69.
提出了东营凹陷郝家-史南地区沙二段第10砂层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而非浊积扇沉积的新观点.并列举了8条主要依据;对沉积相、亚相、微相类型与特征进行了论述,图文配合对沉积相展布作了说明,并阐明了此期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孤东地区油气藏分布特征的研究.从油源条件、储盖组合、油气运聚和油气分布控制因素等方面对下第三系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孤东地区为一被南北向断层所复杂化的具有多层结构的披覆背斜构造,原油主要来源于西南方向的孤南洼陷。通过不整合面、储集层以及断层运移到孤东地区后聚集成藏,油气主要分布于主断层两侧和披覆构造翼部。由此对油气勘探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