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08篇
矿业工程   50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不同配比下某机场高填方边坡重塑土体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的压缩变形特性,采用固结仪对40组160个试样进行压缩试验,总结出孔隙比 垂直荷载曲线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垂直压应力与垂直压应变关系,拟合出最佳应力 应变曲线公式,并推导出试验土体所符合的本构关系,最后进行沉降预测。结果表明:粉质黏土与红砂岩质量比为2∶8的土体压缩性比质量比为4∶6的土体压缩性低,更适合做高填方填料;不同配比的土体在各压实度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均符合双曲线函数模型;相对于规范推荐法,采用割线模量法得到的沉降量计算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2.
 通过岩石的物理力学测试、偏光显微镜以及粉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测定湘西白垩系红砂岩的基本物理指标和单轴抗压强度、矿物成分、颗粒面积比、堆积密度和颗粒接触率。对红砂岩进行粒度分析,得出其平均粒径和概率累计曲线。分别在烘干、天然和饱和状态对不同岩性的红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其浸水软化机制,并探讨红砂岩的基本物理指标和微结构参数对其强度和软化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岩单轴抗压强度与孔隙度、饱和吸水率呈指数负相关,与干密度呈指数正相关,与颗粒面积比、堆积密度和颗粒接触率呈线性正相关,而平均粒径对其影响不大。当黏土矿物含量>25%时,单轴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颗粒面积比和饱和吸水率是影响单轴抗压强度的显著变量,并建立其与红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相应的二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3.
弹性模量作为岩土勘测项目上的必备参数,是反映岩石变形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快速测定岩石弹性模量不仅是工程前期勘测和设计的重要步骤,并且对于工程项目上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新生代红砂岩这一具有典型遇水软化特征的软岩,通过开展大量的点荷载试验,并结合其物理力学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点荷载试验的弹性模量估计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点荷载试验结果快速估算新生代红砂岩的弹性模量。同时,针对新生代红砂岩遇水软化的特征,研究了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新生代红砂岩弹性模量的衰变规律,并且提出了新生代红砂岩弹性模量与含水率之间的换算关系。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并可以为其他岩石弹性模量的快速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红砂岩原岩破碎后的细粒土的强度特性,对其展开了不同含水率及压实度下的快剪试验,探讨含水率及压实度对红砂岩细粒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实度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呈二次抛物线变化规律,而内摩擦角则呈幂函数衰减变化趋势;在一定含水率下,饱和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均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而有不同幅度的增大。相比内摩擦角,黏聚力受含水率及压实度的影响更显著。试验结果可为有关红砂岩路基、堤坝填筑、边坡稳定性分析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寒区岩体工程在冻融循环与长期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时效力学特性,对不同冻融循条件下的饱和红砂岩进行分级加卸载三轴蠕变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对岩石蠕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红砂岩蠕变变形的影响与加载应力水平有关.低应力水平下,岩石黏弹性应变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近似线性缓慢增长;而高应力水平时则呈非线性增长;黏塑性应变随...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介绍了丹霞地貌地区砾岩夹红砂岩地段路堑边坡的光面爆破施工,通过以普通路堑爆破参数为基础,根据爆破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不断调整和优化爆破参数,确定出合理的主要爆破参数,保证边坡的光面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87.
采用改装的击实仪对赣南地区红砂岩风化土进行室内满夯冲击试验,通过预埋带有编号的钢珠测试土体的水平和竖向位移,采用自制环刀取土测试不同位置土体的密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满夯在侧面刚性约束条件下:越靠近击实筒圆心处,竖向位移增大幅度的均匀性越好,且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的幅度与深度的大小近似成反比关系;夯击后任意位置处的红砂岩风化土颗粒没有发生水平位移;测点离击实筒圆心距离越小,密度随总夯击能增大的幅度越大,反之增大的幅度越小。  相似文献   
88.
皖南山区存在大量红砂岩,传统理念上来说它是一种不良的路基填料,由于公路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天然路基填料,鉴于工期、造价及环保等方面的因素,处在大面积红砂岩区域的填方路基,最适宜的填料还是工程开挖出来的红砂岩,这就需要在具体应用时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文章主要就红砂岩填料路基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9.
90.
利用4种不同的夯击能量(840,960,1 080,1 200 kN.m)对红砂岩填土路基分别进行动应力扩散和夯后路基的沉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夯对红砂岩填土路基的加固效果明显,动应力在水平方向上的有效加固宽度从2~3 m变化至3~4 m,在竖直方向上的有效加固深度从3.5~4.0 m变化至5.0~6.0 m;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动应力在有效加固范围内的增加亦更加明显,但在3~5击后基本稳定;4种夯击能量在土体中产生的变形为4.0~6.0 m的变化比较显著,但当深度超过6.0 m的之后,产生的沉降量就几乎相等,而且在不同夯击能量以及在不同夯击次数下,其最终的下沉位移在5.5 m处都为5.0~7.0 cm,因此这4种夯击能量在红砂岩碎石土高填方路基中的有效加固深度基本上都在4.0~6.0 m之间。这些试验成果可为以后同种条件下的山区公路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