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9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57篇
电工技术   36篇
综合类   161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1406篇
机械仪表   37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0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32篇
无线电   1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1篇
冶金工业   601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利用金相显微分析、蚀坑腐蚀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用偏析法提纯和三层液法提纯两种不同精铝原料配比生产的高压阳极铝箔再结晶组织及表面晶粒大小、取向、形貌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结晶组织主要由立方织构组成,偏析法提纯生产的阳极箔在300℃保温1 h完成再结晶,立方织构占有率趋于最大值,三层液法提纯的阳极箔在350℃保温...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冷轧形变量对等通道挤压纯铝的形变织构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形变量较小时,冷轧使挤压高纯铝的显微组织分布更加均匀。然而,随着形变量的增加,晶粒由等轴向纤维状转变。织构的演变规律为旋转立方织构和{111}<110>向冷轧织构(铜织构、黄铜织构和S织构)转变,同时出现了R织构。由此可见,等通道挤压变形对高纯铝的冷轧组织和织构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为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高强IF钢的组织性能及织构的变化规律,采用温箱式电阻炉加热模拟罩式退火工艺,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高强IF钢210P1冷轧板力学性能;对不同退火温度钢板的r90进行了统计并对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及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不同退火温度的罩式退火成品板进行了织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强IF钢210P1冷轧板的罩式退火过程中,提高退火温度将使晶粒明显长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升高,n值略有上升,板材横向r值增加较明显,有利织构{111}取向密度增加,不利织构{100}取向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4.
利用SEM、EBSD、冲击试验、落锤试验等方法,针对控轧控冷(TMCP)工艺下精轧开轧温度对超高强度厚板心部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低的精轧开轧温度760℃使得钢板原奥氏体晶粒内部缺陷密度更大,增加了铁素体相变的形核位置,最终使相变后的显微组织细小均匀;精轧开轧温度的降低提高了钢板-60℃冲击功,同时降低了无塑性转变温度;42.9%较高比例的大角度晶界、23.5°较大的平均取向差、较高强度的{112}110和{332}113织构及64.3%较高含量的{110}滑移面是提高超高强度厚钢低温韧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了高Ti高成型性铁素体-珠光体型热轧酸洗带钢不同终轧温度下的组织与织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终轧温度对显微组织的演变影响较小, 但却引起了大角晶界密度的升高.不同终轧温度时形成的组织均以铁素体为主, 少量的珠光体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之间.终轧温度的提高引起了织构类型的显著改变, 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 织构强度整体增强, 并形成了明显的对冲压成型性有利的近γ织构.当终轧温度为850℃时, 近α织构与γ织构强度均较弱, 此时的织构类型主要为{001}[110]、{113}[471]、{114}[110]和{223}[110]成型不利织构, 成型不利织构强度更高; 当终轧温度升高至875℃时, 织构类型主要为近γ织构和{001}[110]旋转立方织构, 近γ织构体积分数由19.9%升高至41%, 成型有利织构强度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6.
车尚峰  方烽  张元祥  王洋  曹光明  袁国 《轧钢》2022,(6):165-174+192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制备了含Ni固溶强化、含Cu析出强化以及含Ni+Cu复合强化3%Si无取向硅钢,研究了强化方式对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中形成了粗大{221}<221>晶粒,冷轧过程中剪切变形明显并在退火后形成良好再结晶织构。析出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中心层形成γ取向粗大晶粒,在后续的加工中γ织构逐渐增强并最终得到相对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复合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中保留了强λ取向带状组织,退火后形成了有益的Goss织构和λ织构。固溶强化型与复合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磁感应强度B50分别达到1.742、1.688 T,高于析出强化型无取向硅钢的1.645 T。同时,复合强化型无取向硅钢高频铁损最低,其P1.0/400和P1.0/1 000分别低至20.97、82.69 W/kg,这与其较小的晶粒尺寸和织构改善有关。强度计算结果表明:Ni元素固溶强化对强度的提高有限,屈服强度为468 MPa,纳米Cu析出可显著提高屈服强度(强度增量约200 MPa),且主要来自于模量强...  相似文献   
127.
采用自主研制的激光微织构加工设备在45#钢试样表面制备出具有不同间距和夹角的微凹槽织构,在UMT-Ⅱ摩擦试验机上进行往复运动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发现:在富油润滑条件下,当载荷较低、速度较大时,微凹槽织构具有较好的润滑减摩效果,织构面的平均摩擦因数最大比未织构面下降超过60%;凹槽夹角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受载荷大小的影响,在给定的在载荷下,存在最优的夹角使摩擦因数最小;在其他几何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存在最优的槽间距使得平均摩擦因数达到最小,且最优的槽间距基本不受载荷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蚀坑法测定铝合金板材织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蚀坑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用蚀坑法和X射线衍射ODF(取向分布函数)图分别测定了HL01铝合金板退火后的再结晶织构.结果表明,再结晶织构主要有戈斯织构、立方织构、S织构、R织构及少量铜型和黄铜R织构.用蚀坑法可以定性测定材料的织构.  相似文献   
129.
为高效制备织构压电陶瓷,以球状Pb(Ni1/3Nb2/3)O3-PbZrO3-PbTiO3 (PNN-PZT) 为基体粉体,片状BaTiO3 (BT)为模板粉体,采用光固化成型技术代替传统流延技术制备织构压电陶瓷。研究了粉体形貌对打印浆料流动性的影响、浆料的光敏参数以及不同BT含量织构陶瓷的晶体结构和电学性能。结果表明,球状粉体浆料具有低黏度的特性,能够有效提高打印浆料的固含量,最大固含量可达86%(质量)。此时陶瓷浆料的临界曝光量与透射深度分别为127.5 mJ/cm2和21.1 μm。打印后的PNN-PZT-BT陶瓷沿[00l]c方向生长,BT模板粉体含量从1%增长到5%,陶瓷的织构度由42%增到92%。当BT含量为3%时,样品具有最高的压电常数d33=1047 pC/N。与传统的流延法相比,SLA技术的工艺优势在于制备周期短,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降低织构陶瓷的制备难度。  相似文献   
130.
利用Instron 电子拉伸机和分离式霍普金生压杠(SHPB)实验装置, 研究了准静态和动态压缩条件下热轧TB2钛合金织构多晶板的力学性能。对TB2钛合金板材的轧向、横向以及轧制平面内与轧向成45°等3个方向进行了压缩实验, 得到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热轧TB2钛合金板材不同方向上的流变应力均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表现出明显的应变速率强化效应。准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均表现出各向异性, 且准静态和动态压缩行为规律不一致。考虑准静态和动态变形时可能的塑性变形机制, 基于微观晶体塑性变形理论, 定性讨论了热轧织构多晶TB2钛合金板屈服强度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