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96篇
电工技术   401篇
综合类   140篇
化学工业   1095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87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37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3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1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报道了水相合成聚酰亚胺的方法。以水作反应介质、催化剂存在下,由4,4-联苯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和分子量调控剂合成SP系列聚酰亚胺。SP系列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Tg280℃,Td580℃)和机械强度等综合性能,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加工,并可以纯树脂、共混或复合材料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塑料科技》2012,(3):114
<正>专利名称:阻燃有机硅聚酰亚胺成分专利号:WO2012012643公开日:2012.01.26该发明涉及了一种制备阻燃有机硅聚酰亚胺的方法。这种阻燃材料包含以下成分:有机硅聚醚酰亚胺、纤化聚四氟乙烯及硼酸锌。其中,有机硅聚醚酰亚胺的含量为80%~99.6%,有机硅聚醚酰亚胺中含有5%~50%的二甲基硅氧烷及少于0.01%胺端基;纤化聚四氟乙烯的含量为1.25%~5%,其可以封装到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醚酰亚胺、聚砜及其组合物中;硼酸锌的含量为0~10%。  相似文献   
143.
《应用化工》2017,(11):2088-2090
对自主合成的聚酰亚胺纳滤膜用表面接枝改性的手段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回收柴油脱酸溶剂的性能。研究了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溶剂种类、单体种类及浓度等与接枝率间的关系,并比较了接枝前后及不同接枝率下膜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采取适宜的反应条件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接枝率,膜的分离性能与接枝率大小有直接关系,接枝率越大,膜通量越小、截留率越大。  相似文献   
144.
将3,3',5,5'-四甲基-4,4'-二胺基苯基-4'-甲基甲苯(BAMPM)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联苯醚二酐(ODPA)、六氟二酐(6FDA)通过一步高温缩聚法制备了四种新型聚酰亚胺(PI)。所得聚酰亚胺在普通有机溶剂中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超过332℃,10%热失重温度为530~537℃。溶液浇铸法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高光学透明性,UV截止波长为312~366 nm,80%透过率波长为382~436 nm。该薄膜的拉伸强度为60.5~84.7 MPa,弹性模量为1.7~2.4 GPa,断裂伸长率为5.9%~10.2%。  相似文献   
145.
针对渗透汽化分离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乙酰胺(DMAc)酰胺类溶剂过程中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此升彼降的矛盾关系(trade-off效应),提出界面聚合薄层PI复合膜的方法。通过均苯四甲酸酐和五氯化磷制备有机相单体均苯四甲酰氯,分别以间苯二胺(MPDA)、丙二胺(DAPE)及己二胺(HMD)为水相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3种耐溶剂型聚酰亚胺(PI)复合膜,并对3种PI复合膜进行表征和渗透汽化分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3种PI复合膜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热稳定性;在6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30~60℃条件下,HMD-PI膜对质量分数90%DMF/H_2O体系和质量分数90%DMAc/H_2O体系的分离因子最高可达12.7和36.8,渗透通量可达1 014和542 g·m~(-2)·h~(-1),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46.
聚酰亚胺(PI)薄膜具有高耐热,高力学性能,低热膨胀系数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光伏、微电子、航天航空等领域。探索制备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PI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但是也存在极大挑战。本文介绍了PI的分子设计和合成,综述了耐高温PI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纳米复合材料改性PI薄膜热稳定性的制备,阐述了近年来PI薄膜在柔性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耐高温PI薄膜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7.
郑朝銮  沈丽 《表面技术》2012,41(3):90-93
采用氧气等离子体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表面处理,系统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压强和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空气、氮气、氧气和氩气几种处理气氛的处理效果,得出了最佳处理条件。分析表明:聚酰亚胺薄膜经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引入了含氧极性基团,有明显的刻蚀现象,使得其亲水性增强,与铜箔复合的剥离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8.
目的采用不同表面改性方法处理聚酰亚胺,研究温度、湿度、紫外辐照和原子氧等环境因素对聚酰亚胺基体及涂层的侵蚀效应。方法用碱性溶液(NaOH)、硅烷偶联剂(KH-550)分别在水热及溶剂热条件下处理聚酰亚胺薄膜。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并在改性后的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制备二氧化硅涂层。处理后样品的亲水性变化由接触角测量仪测定,透光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表面形貌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结构变化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环境效应试验用紫外老化箱和原子氧模拟试验装置进行评价,并用扫描电镜和材料显微镜表征环境因素对涂层产生的影响和破坏作用。结果实验得出的最佳表面处理条件为:(1)NaOH浓度0.1 mol/L,水热温度120℃,时间60 min;(2)20vol%KH-550+80vol%Et OH,溶剂热温度180℃,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处理后的聚酰亚胺基体与二氧化硅涂层界面结合较牢固。结论使用碱液水热处理与硅烷偶联剂溶剂热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改善Si O2涂层与聚酰亚胺基体的界面粘附性。所制备的涂层均匀致密,具有很好的抗原子氧侵蚀能力,但在储运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湿度对涂层产生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9.
基于柔性MEMS技术,在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成功制作出8×8阵列的铂薄膜电阻微温度传感器.该器件特别适用于复杂几何体高曲率表面温度的实时监控.采用了两种方法制作柔性器件第一种方法是将液态聚酰亚胺旋涂在有氧化物牺牲层的载体硅片上;第二种方法是用胶粘剂将P16051膜暂时粘在载体硅片上,然后分别在两种柔性PI衬底上制作铂薄膜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最后将器件从硅片载体上分离下来.采用低温(小于300℃)工艺技术减小了PI柔性衬底的热循环.实验测试结果表明,PI衬底上的铂薄膜热敏电阻具备良好的线性度,其电阻温度系数接近于0.0023/℃.  相似文献   
150.
以2,2-双(3-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双OPP-A)、对硝基氯苯、无水碳酸钾为基本原料,在冠醚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缩合制得2,2-双[3-苯基-4(4-硝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PNPOPP);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合肼还原得到2,2-双[3-苯基-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PAPOPP)单体.将其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通过缩聚反应、热环化制备了一种联苯型多苯氧基聚酰亚胺.结果表明:缩合制备BPNPOPP,收率达到97.8%以上.还原制备BPAPOPP单体,熔点160.6~161.3℃.此种单体制备的聚酰亚胺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3.2℃,易于加工;热分解温度(质量损失率10%)为503.8℃,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拉伸强度达到111.8 MPa,断裂伸长率为6.68%,薄膜的热膨胀系数为49.7×10-6K-1,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