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72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Planning》2014,(7)
本规程规定了旱地胡麻微垄全膜集水种植技术管理措施。操作规程解决了旱作区胡麻地膜全覆盖 技术问题,适宜年降雨量在250~500mm范围内的旱作雨养农业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为缩短胡麻纤维的脱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可纺性,对胡麻纤维的脱胶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将射频热处理应用到脱胶过程中。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白度测定仪和单纤维电子强力仪对胡麻纤维的表面形貌、白度、线密度和拉伸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生物脱胶工艺为:处理温度为45 ℃,pH值为4.5,浴比为1:15,时间为25 h,加酶量为3 mL。射频处理显著的提升了胡麻纤维的分散性,改善了纤维表面形貌。此外,随着射频处理时间的增加,胡麻纤维的细度显著降低,但过长的处理时间会降低纤维的结晶度,影响纤维的拉伸性能,因此最佳的射频处理时间应为10~30 min。  相似文献   
83.
84.
85.
根据广西自治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结合病虫源基数及历史资料综合分析,2005年上半年我区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13760万亩次,比2004年略重,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迁飞性害虫、水稻的螟虫、甘蔗螟虫、蔗龟、蔬菜的棉铃虫、荔枝蒂蛀虫等钻蛀性害虫仍呈偏重发生态势;水稻胡麻叶斑病、稻象甲,果树的白粉虱、红蜘蛛、蝽蟓、柑桔小实蝇、长跗莹叶甲、蚧类、螨类,蔬菜的小夜蛾等的发生都将略重于上年。具体发生趋势如下:  相似文献   
86.
张梦晖 《湖南化工》1992,22(2):55-56
Pefurazoate是一种新的咪唑类化合物,是由宇部兴产与北兴化学两工业公司联合开发的水稻种子杀菌剂。它对种子传播的病原菌,尤其是对水稻“bakanae”病(稻(赤霉)恶苗病]、稻瘟病与稻胡麻斑病病菌,有很高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87.
从脱脂胡麻中提取植酸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脱脂胡麻为原料用酸浸泡提取植酸钙,研究了酸的种类,浸提时间,溶液的pH,料液比,浸提温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研究了中和剂和pH对植酸钙得率和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酸的种类对植酸钙提取效果影响不大,浸提时间为3 h、pH为6.5~7.0、料液比为1︰8为最佳工艺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植酸钙的得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88.
本文主要研究双螺杆法分离胡麻韧皮部和木质部纤维所得纤维的制浆性能,以及加入NaOH等药品对其制浆性能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双螺杆法可使胡麻韧皮部和木质部纤维得以很好的分离(总得率可达40.4%),加入药品后韧皮部纤维100g/m2定量纸张的抗张和撕裂指数以及耐折度可达56.36 N.m/g、42.84 mN.m2/g和168次,比不加药品是高出了25%、30%和60%左右。与此同时,木质部纤维在经过磨浆处理后也可成浆,其50g/m2定量纸张的抗张和撕裂指数以及耐折度可达42.47N.m/g、5.30 mN.m2/g和10次,与不加药品相比提高了约100%、70%和200%。因此,综合可知,双螺杆法可将胡麻韧皮部和木质部纤维得以较好的分离,加入一定量NaOH等化学药品可提高其制浆性能,最终可针对两种纤维的性质,将二者进行合理利用,提高胡麻作为制浆造纸原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9.
在定西干旱生态条件下,以陇亚10号胡麻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籽粒灌浆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胡麻分枝数、蒴果数减小,株高波动性变化;胡麻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呈“S”型曲线,可用Logistic模型进行模拟,相关系数达0.99以上,花后6~31 d籽粒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大; 胡麻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均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处理间平均灌浆速率差异明显,其中以600 万株·hm-2的平均灌浆速率最高,1 050 万株·hm-2的平均灌浆速率最低;不同密度处理间百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600 万株·hm-2处理的百粒重和籽粒产量最大,显著高于1 200 万株·hm-2处理。说明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不同胡麻品种类型选择最佳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90.
《Planning》2015,(24)
为了探究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定化修复中的应用潜力,以2种西北典型的油料作物生物质——胡麻、油菜的秸秆和油渣为原料,热解制得生物炭(600℃下制得胡麻秸秆生物炭标记为FS600,油菜秸秆生物炭标记为RS600,400℃下制得胡麻油渣生物炭标记为FT400,油菜油渣生物炭标记为RT400),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4种生物炭对Cu(Ⅱ)的吸附作用,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和Cu(Ⅱ)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分析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并探究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4种生物炭对Cu(Ⅱ)的吸附量随溶液pH升高而增大;生物炭对Cu(Ⅱ)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到4h前后吸附达到平衡;当Cu(Ⅱ)初始质量浓度由10mg·L-1增加到300mg·L-1时,生物炭对Cu(Ⅱ)的吸附量先增大,而后达到平衡。Cu(Ⅱ)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4种生物炭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可达每g 9.28(FS600)、8.11(RS600)、4.43(FT400)和5.70mg(RT400)。生物炭对Cu(Ⅱ)的主要吸附机制是表面配位反应和离子交换。本结果可为西北油料作物生物质炭在西北土壤重金属固定化修复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