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3篇
  免费   2949篇
  国内免费   1978篇
电工技术   782篇
综合类   4045篇
化学工业   1252篇
金属工艺   1085篇
机械仪表   1995篇
建筑科学   12975篇
矿业工程   1600篇
能源动力   422篇
轻工业   1162篇
水利工程   1910篇
石油天然气   538篇
武器工业   370篇
无线电   13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74篇
冶金工业   500篇
原子能技术   486篇
自动化技术   422篇
  2024年   398篇
  2023年   1180篇
  2022年   1451篇
  2021年   1556篇
  2020年   1105篇
  2019年   1253篇
  2018年   686篇
  2017年   1044篇
  2016年   1128篇
  2015年   1204篇
  2014年   1886篇
  2013年   1514篇
  2012年   1738篇
  2011年   1829篇
  2010年   1572篇
  2009年   1526篇
  2008年   1882篇
  2007年   1510篇
  2006年   1280篇
  2005年   1248篇
  2004年   1185篇
  2003年   1032篇
  2002年   877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496篇
  1998年   431篇
  1997年   431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本文在深入分析深厚粘土层冻结井外层井壁破坏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现行外层井壁设计中荷载取值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外层井壁设计要与冻土壁共同考虑,并给出了一种在冻土壁与外壁共同作用原理指导下的外层井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根据脆性材料研究的成果 ,采用自洽理论建立了岩体的损伤力学模型 ,该模型能够通过岩块和结构面的性质反映整个岩体的力学性质。采用所建立的损伤力学模型 ,结合岩体现场试验的要求 ,提出了岩体现场力学试验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并用该方法对某核电站的核岛区岩体宏观力学参数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岩体宏观力学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金川岩石力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金川矿存在的主要岩石力学问题及前人研究成果,引进大变形及损伤理论,提出了一套适合金川岩石力学研究的方法,可望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三个挖孔桩工程中,用点荷载法检验岩基承载力以控制挖孔深度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勘察报告建议的开挖深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5.
弹性防撞梁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防撞梁的设计原则,给出了弹性防撞梁的结构设计,并从理论上研究了弹性防撞梁的冲击荷载。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软、硬两种煤样的疲劳损伤差异性,采用等幅三角波循环加卸载方式进行循环载荷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煤样的力学特性和声发射参量的差异,揭示软、硬煤样的疲劳损伤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循环载荷下,软煤煤样出现连续的滞回环,硬煤煤样的滞回环基本重合。声发射参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循环特性,整个试验过程中,硬煤煤样的峰值振铃数相当,软煤煤样呈现“先稳定后依次降低”的规律;硬煤煤样的声发射累计能量和撞击数呈“阶梯状直线上升”趋势,而软煤煤样出现明显的“转折点”。声发射参量的动态变化表明循环载荷下软、硬煤样的损伤演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进而为不同煤体破裂机理研究及煤岩动力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不同尺寸下再生骨料混凝土直剪性能及其损伤本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试件尺寸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45个再生骨料混凝土试件。通过直剪试验,观察了不同尺寸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分析了取代率和试件尺寸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直剪性能和损伤本构的影响情况,建立了不同尺寸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峰值变形、延性系数均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普通混凝土损伤发展速度变慢,再生骨料混凝土损伤发展变快;随取代率的增加,峰值变形先减小后增大,延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损伤发展规律与取代率不成线性关系。采用的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尺寸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剪切荷载–变形关系以及损伤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8.
为筛选出能够保护皮肤细胞减缓氧化应激损伤的乳酸菌,对植物乳杆菌、类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高加索酸奶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五种不同乳酸菌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提取物,从生化、细胞、分子三种水平对所得提取物的抗氧化功效和保护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效果和机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五种乳酸菌发酵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物(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ermented extract 1,FE1)对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10g/L的FE1能够清除49.14%的羟自由基和73.99%的超氧阴离子。五种乳酸菌发酵提取物中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物、类干酪乳杆菌发酵提取物(Lactobacillus paracasei fermented extract 2, FE2)和嗜酸乳杆菌发酵提取物(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fermented extract 3 ,FE3)能够显著提高氧化应激损伤条件下皮肤细胞的存活率( p<0.05)以及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p<0.05),同时降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p<0.05)。特别的是,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物还可以显著提升细胞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水平及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水平(p<0.05)。分子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物可促进Sirt1上调表达,并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中关键调控基因β-catenin,从而上调了MP30、FoxO3a、Tbx3抗氧化基因表达从而提升其抗氧化能力。因此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物良好的抗氧化性效果具有减缓H2O2刺激引起皮肤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为揭示有初始损伤的喷射混凝土在硫酸侵蚀作用下的性能劣化规律,根据超声波波速变化定义初始损伤度,利用压力试验机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初始损伤预制,使初始损伤出现5个不同梯度:0.10、0.15、0.20、0.25、0.30。通过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试验,以外观形貌、质量变化率、相对动弹模量作为评价指标,并借助微观形貌分析和化学组成分析,系统研究了初始损伤度对喷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机理,建立了初始损伤喷射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作用下的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在整个侵蚀过程中,随着侵蚀时间的延长,喷射混凝土试件质量和相对动弹模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初始损伤度为0.10时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过程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初始损伤度超过0.10后,试件在硫酸盐侵蚀作用下的劣化速度加快。经历180个干湿循环侵蚀后,初始损伤度为0.15、0.20、0.25、0.30组试件的质量较基准组分别下降了2.9%、3.4%、4.0%和4.7%,相对动弹模量分别降至0.42、0.34、0.28、0.16。预制初始损伤所产生的砂浆微裂缝和骨料位移为硫酸盐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损伤度为0.10的试件表面有少量剥蚀,内部微裂纹较基准组略多,但腐蚀劣化并不严重。损伤度为0.30的试件表皮几乎全部脱落,内部出现了大量贯穿裂缝,裂缝较宽且深,反应产物中石膏和钙矾石晶体衍射峰强度最高,侵蚀损伤最为严重。根据相对动弹模量变化定义侵蚀损伤因子,所建立的损伤模型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4以上,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初始损伤喷射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孙杰  冯川  吴爽  马稳  孙明星 《硅酸盐通报》2022,41(8):2728-2738
为了研究纤维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的损伤性能,开展了不同压应力水平(0、0.3、0.5)作用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作用下试件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损失等参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结合损伤力学,以超声波波速为损伤变量,分析了冻融损伤与荷载耦合作用的变化关系,并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了冻融损伤预测模型,推导出冻融损伤与抗压强度的演化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冻融损伤程度表现出加剧上升的现象,应力水平为0.3的耦合作用能减小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应力水平为0.5的耦合作用会进一步加剧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建立的损伤预测模型具备较高的可行性,能够较精准预测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损伤,推导的演化方程相关性较好,能灵活实现损伤与强度之间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