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88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16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节能》2016,(10)
目前照明设计在工程项目中随意性较大,往往采用简单估算方式,缺乏科学计算依据,对照明灯具效率指标的选择较盲目,容易造成电能浪费。文中结合薄带连铸示范工厂照明设计中使用Dialux仿真软件,尝试得出较准确的照度计算值,既可保证照明和节能效果,又能较经济地确定灯具成本。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永春煤矿所属生产矿井为例,在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的开采过程中,尤其以紧密皱褶构造为主,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研究、分析,逐渐掌握了紧密皱褶构造煤层的赋存规律,对各种顶板管理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总结出适合该类煤层开采的顶板管理技术,并取得显著效果,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薄带连铸技术,采用单阶段冷轧和两阶段冷轧工艺分别制备了0.35 mm和0.20 mm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利用EBSD、XRD等检测手段分析了无取向硅钢制备全流程的组织和织构演变。研究表明,薄带连铸制备的铸带以粗大柱状晶为主,且具有较强λ纤维织构,取向密度达到4.76,无γ织构。正火处理后部分等轴晶粒长大,织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单阶段冷轧板以α织构为主,经退火后再结晶织构以均匀λ织构和γ织构为主,强点为{001}<120>,取向密度为5.41。两阶段冷轧板以λ织构和γ织构为主,剪切变形明显。再结晶退火后组织相对粗大,且形成了较强的Cube织构,取向密度为6.45。得益于初始有利织构的遗传,试验钢具有高磁感、较高强度优势,且铁损值达到常规流程相当水平。0.35 mm退火板B50达到1.77 T,P1.0/400为20.78 W/kg。0.20 mm退火板B50为1.70 T,P1.0/400达到13.74 W/kg,高频铁损优势明显。两种规格无取向硅钢屈服强度均超过415 MPa,伸长率超过15%。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熔铸法和D-KH法(叠轧复合-扩散合金化工艺)制备了Ag-22.4Cu-20Sn钎料合金,采用XRD、SEM、DSC及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测试技术,对合金相组成、显微组织、熔化特性、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和钎焊界面形貌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KH法制备的钎料相组成为(Ag)、Cu3Sn、Ag5Sn相,而熔铸法制备的钎料相组成为(Ag)、Cu3Sn、Ag5Sn以及Cu41Sn11相;D-KH法制备的钎料合金液固相线均降低,熔程减小。与熔铸法相比,用D-KH法制备得到的厚度0.1 mm的钎料薄带,润湿铺展性更优、接头剪切强度更高、接头强度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Nd-Fe (Ni, Co, Al )-B microstructure prepared by strip casting technique were studied. The novel microstructure was observ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Along the direction of heat flow, there are two kinds of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s. Close to the wheel side, there is a thick layer containing many polygonal Nd2Fe14B grains. Near the free surface side, however, there are relative uniform platelike Nd2Fe14B grains whose growth direction is not completely the direction of the heat flow during solidifica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novel microstructure is presumed to b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pecial temperature field and Ni component.  相似文献   
16.
Al-12.6%Si薄带双辊快速凝固成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双辊快速凝固方法将液态Al-12.6%Si合金直接制备成厚度为0.1 ̄0.5mm的薄带。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试验设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辊面可控线速度Vr为2 ̄8.5m/s,薄带厚度正比于Vr^-1/2。薄带组织为细小的初晶α-Al和极细小的(α-Al+Si)共晶体,塑性和抗拉强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带钢生产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4种带钢生产的新工艺,即薄板连铸连轧工艺、薄带连铸工艺、连铸冷轧工艺、金属喷镀工艺,对带钢生产工艺的选择及采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王继光  姜涛 《河北冶金》1998,(2):124-126
介绍了宣钢成功开发2.2mm系列薄带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反向凝固薄带连铸技术的工艺原理,定义了几个反向凝固工艺中的常用概念,阐述了反向凝固技术的特点、竞争力,介绍了其研究现状,讨论了反向凝固技术所涉及的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