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88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16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Compounds with the composition SmFex(x=3–8) were prepared by melt spun method at a velocity of 40 m/s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at temperature between 600–1000 ℃.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as-quenched and as annealed powd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 methods with following Rietveld analysis. The glass forming ability could be enhanced by the increase of Sm content to x≤5.Metastable Sm5Fe17-type structure existed when 3≤x≤5 and temperature was lower than 800 ℃. SmFe2-type structure could be stable up to 1000 ℃ when x〉3 and temperature was under 800 ℃. The content of SmFe2-typ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x value and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lower than 800 ℃, from which SmFe2-type started to bring the transition to SmFe3-type. As for Sm5Fe17-type compounds with x=3.4, the highest coercivity of 33.6 kOe could be obtained under a velocity of 30 m/s and heat treated under 700 ℃×1h.  相似文献   
62.
以水平连铸卷坯-冷轧-退火新工艺制备Cu-0.1Fe-0.03P合金成品薄带,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织构分析和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研究成品薄带的显微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热轧-冷轧-退火工艺制备的薄带性能相比,水平连铸卷坯-冷轧-退火新工艺没订经过热轧,连铸坯中的缩孔、疏松没有在冷轧过程中实现完全的冶金复合时,产品表面会出现麻点和起皮现象.极图和ODF织构分析表明,水平连铸卷坯-冷轧-退火新工艺制备的Cu-0.1Fe-0.03P合金薄带以{110}<112>黄铜织构为主,此外还有较弱的{110}<100>高斯织构、{123}<634>S织构以及{001}<100>立方织构.晶体学织构是薄带出现力学平面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新工艺制备的合金薄带的抗拉强度、电导率和软化温度稍低而伸长率稍高.  相似文献   
63.
主要研究了静磁场和交流电复合产生的电磁振荡在薄带坯水平连铸上的应用.以纯Sn与Sn-10Pb合金为对象,通过热态物理模拟试验,研究金属薄带坯水平连铸的凝固组织,及其与电磁振荡强度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电磁振荡作用下,纯Sn的凝固组织明显细化,并且细化效果随所施加电流的增大而增强;Sn-10Pb合金的凝固组织显示,在凝固前沿施加电磁振荡作用将显著地促进等轴晶组织的形成,使薄带坯中心出现等轴晶区,而且该等轴晶区随电磁振荡的强度增大而扩大.在低强度电磁振荡条件下,凝固组织细化和等轴晶化的原因是:电磁振荡力对金属初生晶的周期性拉伸、压缩、剪切、折弯、扭转等机械作用,使其出现断裂和剥落,增加形核数量;电磁振荡的局部搅拌作用使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和成分趋于均匀化,导致梯度降低,抑制了柱状晶的生长.  相似文献   
64.
反向凝固连铸薄带技术及其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反向凝固薄带连铸技术的工艺原理,阐述了反向凝固技术的特点、竞争力,介绍了其研究现状,论了反向凝固技术所涉及的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5.
反向凝固法生产复合奥氏体不锈钢薄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2mm厚的15F热轧板为母带,以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作为覆层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反向凝固法生产复合奥氏体不锈钢薄带的可行性。实验表明,随着母带在钢液中浸渍时间的增加,新相层的生长经历“快速生长”、“平衡相持”和“迅速回熔”阶段,新相层厚度着钢液过热度的增加而近似线笥地减少。此外,线带表面状态、母带在钢液中的浸渍时间及过热度对铸带质量有显著影响,控制合适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质量优  相似文献   
66.
宝钢薄带连铸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带连铸技术被誉为20世纪冶金工业最伟大的技术进步.综述了在世界薄带连铸技术发展过程中宝钢作为一个后来者的发展轨迹,介绍了宝钢薄带连铸连轧技术BAOSTRIP(R)自主研究开发情况,并对宝钢薄带连铸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非晶态金属箔带作中间层的瞬间液相扩散焊焊管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贵锋 《焊接》2000,(2):35-37
介绍了近下搂日本在采用瞬间液相扩散焊焊管方面的一睦进展,并综合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68.
利用自主开发的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工艺过程热模拟试验装备,实现了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工艺过程的模拟,得到钢水—基体界面传热曲线和铸带样品.在模拟的亚快速凝固条件的冷却速度(二次枝晶臂间距)、铸态凝固组织、室温微观组织、界面传热等特征参数上与薄带连铸工业化产线具有物理本质上的相似性.该热模拟技术仅需钢水量5~10 kg,可实现薄带连铸新钢种的开发、可浇铸性研究、工艺参数优化、表面质量及力学性能研究等工作,在大大降低研发试验成本的同时,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升研发效率.相比较其他技术,该热模拟技术经过三代发展已日臻成熟,检测手段齐全、控制精度高、功能丰富,配置不同模块,还可用于板坯、薄板坯、方坯、圆坯等连铸过程的热模拟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