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1篇
综合类   94篇
化学工业   283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17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作者用保温设备研究了由羟基磷灰石(HA)和β-磷酸三钙(β-TCP)在不同溶液中,当与生物材料相接触时磷酸钙盐的溶解——沉淀过程。这不同的溶解有离子与体液(SBF)而不含垩白,或者离子与体液兼含多种垩白,和大部分个体(例如纤维垩白,Vifronecfin,白垩白和聚L-谷氨酸)。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揭示,磷灰石沉淀的微晶在陶瓷晶体周围出现是次级核生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将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添加到普通面粉中制作油条,测定油条的膨胀率、含水量、失水率、吸油率,利用感官和质构仪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油条品质,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油条内部结构,考察γ-PGA对油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面粉中添加γ-PGA可以增大油条的膨胀率,在γ-PGA添加量为0.5%时达到最大;随着γ-PGA添加量的增加,吸油率先降低后升高,失水率先减少后增大,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感官和质构仪评价结果显示在γ-PGA添加量为0.25%~0.75%时油条硬度减小、弹性增加、咀嚼性减小,口感更佳;显微观察发现γ-PGA添加量为0.08%~0.5%时,油条内部气泡增多且大小相近、结构更均匀。γ-PGA添加可以减少油条的吸油率且能提高其感官特性。  相似文献   
23.
谷氨酸发酵菌体浓度的内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由于缺乏可靠的生物传感器,谷氨酸发酵中重要的生物参数—菌体浓度不能在线测量,更不能对其实现控制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既解决了由于谷氨酸发酵内部机理复杂而难以建立菌体浓度模型的难题,又实现了谷氨酸菌体浓度的内模控制;同时也解决了内模控制中逆模型建模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谷氨酸菌体浓度的有效控制,鲁棒性强、抗干扰能力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4.
谷氨酸发酵液的絮凝过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壳聚糖絮凝处理谷氨酸发酵液的方法进行研究,讨论了pH值、絮凝剂浓度、温度和搅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壳聚糖浓度100ppm,pH5 ̄6,在30 ̄60℃搅拌15min。  相似文献   
25.
以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带有sD序列及谷氨酸棒状杆菌信号肽AS0949的BTG基因。将其与大肠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XMJ19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XMJ19-Sbtf转化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3032。经IPTG诱导后该重组茵发酵液具有交联酪蛋白的能力,表明该重组茵能够实现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发酵过程及专家系统知识的分析和研究,得出谷氨酸发酵过程的重要参数以及影响因素,设计谷氨酸发酵过程的专家系统.系统界面由VC++编写,内核采用专家系统专用工具CLIPS设计.专家系统具有数据库和知识库,用来储存谷氨酸发酵过程的数据、事实和经验,由独立的推理机实现其推理过程,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为谷氨酸生产过程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27.
新型蛋白聚糖类生物絮凝剂REA—11的合成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酸棒杆菌CCTCC M201005能合成一种以半乳糖醛酸为主要结构单元的蛋白聚糖类生物絮凝剂(命名为REA—11)。为了研究该聚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首先构建了谷氨酸棒杆菌生物合成REA—11的假设途径,然后从(1)中间代谢产物的添加及相关途径关键酶活性的检测和(2)胞内中间代谢产物的检测两个方面来验证该代谢途径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UDP—葡萄糖,可显著提高REA—11的絮凝活性,并且UDP—半乳糖差向酶和UDP—半乳糖脱氢酶的比酶活也分别提高了200%和50%;以不同底物为碳源,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半乳糖差向酶和UDP—半乳糖脱氢酶的比酶活与REA—11产量的相关系数可分别达到0.75,0.89,0.97。此外,利用HPLC检测出REA—11合成途径中3种关键中间产物UDP—葡萄糖、UDP—半乳糖和UDP—葡萄糖醛酸。由此证明,所构建的REA—11生物合成途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8.
目前谷氨酸生产工艺及能源消耗是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在某大型谷氨酸项目设计中的经验,对生物发酵法生产谷氨酸项目的节能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29.
《发酵科技通讯》2012,(1):51-51
谷氨酸发酵中感染噬菌体时出现的异常现象是:1发酵液泡沫多,粘度大,甚至呈粘胶状,可拨丝;2发酵液OD值上升后下跌,或不长;3pH上升到8.0以上,且不再下降,或pH稍有升降,停滞在7.0~7.2之间;4耗糖缓慢或停止;5排出CO2量一反常态,急骤下降;  相似文献   
30.
《Planning》2014,(5)
试验旨在研究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择60头奶牛(泌乳天数78±17.3 d;体重635±61.00 kg;产奶量41.9±7.9 kg·d-1平均值±标准差),根据泌乳天数和产奶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NCG 0(对照组)、10、20、30 g·d-1。记录每周的产奶量。每隔1周测定采食量、乳成分、血浆变量以及血浆、尿液、乳中尿素氮含量。从尾骨静脉中收集血液样品,根据尿中嘌呤衍生物来确定瘤胃微生物的合成量。各处理组间干物质的采食量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添加NCG 20 g·d-1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产奶率和乳蛋白含量。各处理组间乳脂无显著差异,乳糖和干物质的含量随NCG含量的增加线性增加。NCG线性增加了血浆中一氧化氮的含量,降低了血浆中氨态氮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NCG 10、20、30 g·d-1组的血浆中精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1%、10.4%和16.0%。添加NCG降低了牛奶、血浆和尿中尿素氮的含量,其中NCG 20 g·d-1组的尿素氮浓度最低。添加NCG可以提高日粮中粗蛋白质向乳蛋白的转化(二次关系),NCG 20 g·d-1时达到最高。添加NCG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无显著影响,但NCG 20 g·d-1组的代替蛋白质呈二次增加趋势。因此,添加NCG 20 g·d-1可以改变血浆代谢产物,优化氨基酸组成,提高代谢蛋白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高产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氮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