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72篇
  免费   8003篇
  国内免费   5374篇
电工技术   1020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9339篇
化学工业   7573篇
金属工艺   3108篇
机械仪表   5413篇
建筑科学   25003篇
矿业工程   8674篇
能源动力   2726篇
轻工业   6987篇
水利工程   6889篇
石油天然气   8414篇
武器工业   950篇
无线电   73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74篇
冶金工业   2942篇
原子能技术   458篇
自动化技术   13775篇
  2024年   1308篇
  2023年   4127篇
  2022年   4614篇
  2021年   4799篇
  2020年   3778篇
  2019年   4222篇
  2018年   1820篇
  2017年   2890篇
  2016年   3121篇
  2015年   4326篇
  2014年   7716篇
  2013年   5892篇
  2012年   6868篇
  2011年   7071篇
  2010年   6571篇
  2009年   6559篇
  2008年   7688篇
  2007年   5645篇
  2006年   4990篇
  2005年   4666篇
  2004年   4014篇
  2003年   3464篇
  2002年   2988篇
  2001年   2487篇
  2000年   2163篇
  1999年   1712篇
  1998年   1494篇
  1997年   1347篇
  1996年   1224篇
  1995年   1113篇
  1994年   941篇
  1993年   827篇
  1992年   778篇
  1991年   693篇
  1990年   493篇
  1989年   48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根据某面板堆石坝施工期、蓄水初期以及几年来的沉降观测资料,对坝体填筑材料计算参数进行反馈分析,得出了能够反映坝体实际变形的弹塑性应力变形计算参数,有利于今后建立大坝变形预报模型,更准确地把握大坝实时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83.
储层泥浆侵入深度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浆侵入半径的确定尚缺乏严格的验证标准.以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和离子扩散方程为基础,结合储集层特点,研究了不同储层参数下泥浆滤液对地层的侵入特性.数值模拟侵入时间选取10 d和20 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侵入半径在渗透率不变的情况下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孔隙度不变的情况下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渗透率和孔隙度都发生变化时,泥浆侵入半径一般随孔隙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依据这种关系对测井资料约束处理,得到的泥浆侵入半径较客观地反映了地层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84.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对催化裂化装置(FCCU)沉降器内结焦物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将结焦物划分为软焦和硬焦。焦的硬度与油气液滴和催化剂颗粒的沉积过程有关,尤其是结焦部位的油气流动方式和催化剂颗粒的运动状态,决定着未汽化的重质油组分液滴和催化剂颗粒的沉积形式和沉积物的构成,从而影响着焦的软硬程度。软焦是催化剂颗粒或油气在油气静止空间以自由沉降和扩散方式堆积在器壁表面而产生的结焦,形成的焦块松散,易粉碎,含催化剂比较多,颗粒粒径比较大,是一种堆积型结焦;而硬焦是油气液滴和细小催化剂颗粒在油气流动状态下,在器壁表面的附面层内以沉积方式粘附在器壁表面形成的结焦,焦块质地坚硬,含催化剂比较少。颗粒粒径细小,足沉积型结焦。还有相当一部分结焦物介于软焦和硬焦之间。  相似文献   
85.
地震多次波压制方法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丽敏 《石油仪器》2006,20(4):68-70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波场中多次波较发育,受其影响,主要目的层反射波干涉现象较严重,有效波难以识别,总体信噪比不高,给构造及岩性解释造成困难。对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研究表明,采用预测反褶积、F—K域多次波衰减技术及近道内切法等相结合的方法压制多次波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从资料处理效果看,剖面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证明该组合去噪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油气操作成本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气操作成本在油气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油气操作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有效地控制油田油气操作成本,根据影响油气操作的因素,将油气操作成本按其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对基本运行费和油气处理费采用回归预测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对其他各项操作成本,采用单位费用和计划工作量进行预测,最后进行汇总,得到油气操作成本,其预测结果可作为油气操作成本计划制订的依据。该方法简单、操作性强,预测效果较好,在油田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7.
在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油气井完井产能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气田东部浅层气藏常用的几种完井方式,建立了该地区完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了其数学模型的准确可行性,并为出砂井和非出砂井的完井方式提供了选择依据:对于出砂井,砾石裸眼充填完井方式是最理想的完井方式;对于非出砂井,实际裸眼完井的产能最大。得出的结论对该地区直井完井方式的选择,完井参数优化设计以及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岩性指示曲线重构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牛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的下石盒子组、海陆交互沉积的山西组及以潮坪相沉积为主的太原组,储层是储集性能较差的致密砂岩,平均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10-2μm2,储层单层厚度一般小于10 m,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由于低孔、低渗特征导致储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微弱,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困难。为此,针对大牛地石板太工区优质储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测井综合分析,利用对岩性粒度敏感的自然伽马曲线,以及对岩性粒度响应频率较低,且与波阻抗有较好对应关系的中子曲线重构了岩性指示曲线。岩性指示曲线不仅可以有效地识别优质砂体,划分不同岩性,为地震、测井信息结合的岩性反演建立桥梁,同时也为反演结果识别气层打下了基础。利用岩性指示曲线、波阻抗和电阻率曲线进行的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在石板太工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对石板太工区下石盒子组盒2段、山2段进行了储层和含气性预测,划分了有利含气区带,部署的2口开发井和1口探井有2口井见气,其中1口井获高产气流。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具有新型结构的双膦胺镍配合物N,N-双(二苯膦基)-对甲氧基苯胺二氯化镍-甲基铝氧烷(PNP-N i-MAO)催化体系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考察了聚合温度、n(A l)∶n(PNP-N i)、PNP-N i的浓度和苯乙烯的浓度对催化活性、苯乙烯转化率、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对聚苯乙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25℃、聚合时间1h、n(A l)∶n(PNP-N i)=300、c(苯乙烯)=2.3m ol/L、c(PNP-N i)=0.4mm ol/L、甲苯为溶剂的适宜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催化活性达到5×105g/(m ol.h)左右。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表征结果显示,所得聚苯乙烯为无规结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约为2。  相似文献   
90.
金添  周智敏  常文革 《信号处理》2006,22(2):238-243
地表穿透合成孔径雷达(Ground PENetration SAR,GPEN SAR)为了探测掩埋在地下的目标,通常工作在多层媒质的环境中。传统成像模型是建立在同一均匀媒质的假设上,不再适合于GPEN SAR的实际情况。本文首先建立了两层分区均匀媒质中的成像模型,然后利用后向投影(BP)算法定量分析了成像几何参数、土壤参数等对成像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后向投影(MBP)算法。MBP算法不仅能够校正两层分区均匀媒质对成像定位的影响,还能估计目标的掩埋深度,提供目标三维位置坐标。仿真结果验证了MBP算法在不同信噪比环境下,对多目标的三维定位精度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