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223篇 |
免费 | 1879篇 |
国内免费 | 140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54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3589篇 |
化学工业 | 6083篇 |
金属工艺 | 1363篇 |
机械仪表 | 1883篇 |
建筑科学 | 5205篇 |
矿业工程 | 4257篇 |
能源动力 | 703篇 |
轻工业 | 7811篇 |
水利工程 | 3086篇 |
石油天然气 | 3605篇 |
武器工业 | 239篇 |
无线电 | 242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456篇 |
冶金工业 | 1974篇 |
原子能技术 | 314篇 |
自动化技术 | 28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6篇 |
2023年 | 801篇 |
2022年 | 993篇 |
2021年 | 1276篇 |
2020年 | 955篇 |
2019年 | 847篇 |
2018年 | 468篇 |
2017年 | 668篇 |
2016年 | 897篇 |
2015年 | 1317篇 |
2014年 | 2761篇 |
2013年 | 2105篇 |
2012年 | 2679篇 |
2011年 | 2642篇 |
2010年 | 2351篇 |
2009年 | 2568篇 |
2008年 | 5341篇 |
2007年 | 3048篇 |
2006年 | 2358篇 |
2005年 | 3224篇 |
2004年 | 2047篇 |
2003年 | 1816篇 |
2002年 | 1487篇 |
2001年 | 1251篇 |
2000年 | 930篇 |
1999年 | 718篇 |
1998年 | 638篇 |
1997年 | 490篇 |
1996年 | 472篇 |
1995年 | 411篇 |
1994年 | 336篇 |
1993年 | 287篇 |
1992年 | 227篇 |
1991年 | 191篇 |
1990年 | 201篇 |
1989年 | 233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2.
993.
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F8分离于黄海海岸线沉淀物,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并对其代谢产物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11 d、接种量8%、培养温度30 ℃、初始pH值8.0。菌株F8所产抑菌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变形杆菌(Proteus)和产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 mm、34 mm、44 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 μg/mL、30 μg/mL、20 μg/mL。菌株F8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的酸碱、热、光照以及遗传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液体培养条件对葡萄状枝瑚菌菌丝生长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离子组合、生长因子、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和光照这8个因素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在23℃、摇床转速为220 r/min时,培养基初始pH6.5,装瓶量50 mL/250 mL锥形瓶,接种量10%(V/V),全黑暗培养7 d,1 L液体培养最佳培养基为25 g可溶性淀粉,3.5 g酵母粉,4.4 g(1.2 g KH2PO4+1.6 g FeSO4·7H2O+1.6 g MgSO4·7H2O)无机离子,0.01 g VB1,在此条件下葡萄状枝瑚菌菌丝生长量为(26.8±0.29)g/L。此研究结果为葡萄状枝瑚菌的液体发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以一株海洋来源产几丁质脱乙酰酶(CDA)的丝状真菌(Penicilium janthinellum)1-5-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后获得一高产CDA菌株UV-210S。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该诱变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1.3%,牛肉浸膏2.6%,NaH2PO4 0.3%,CaCl2 0.1%,胶体几丁质0.5%;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NaCl 1.5%,初始pH值为9.0,发酵温度30 ℃,摇床转速180 r/min,CDA最佳收集时间为72 h。经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优化后该诱变菌株的最高CDA酶活为16.76 U/mL,相比优化前的酶活提高了52%。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海洋弧菌(Vibrio sp.)X511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以实现对该酶的大量制备及酶学性质研究。通过序列分析,预测该酶的前2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去除信号肽后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30 254.28 Da,等电点8.75,分子式为C1368H2100N364O401S6 ,对应的基因序列命名为alg1987。按如下方案构建重组菌:设计特异性核酸引物,PCR扩增得到alg1987;将重组质粒pET-30(a)-alg1987导入大肠杆菌Trans5α进行测序;提取阳性pET-30(a)-alg1987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诱导后的重组菌胞液上清,发现异源表达的褐藻胶裂解酶分子质量大小与预测值相近。对重组菌中的褐藻胶裂解酶进行表达条件优化,结果显示,最适参数为诱导温度16 ℃,诱导时间16 h,诱导剂IPTG浓度0.8 mmol/L。 相似文献
999.
1000.
以前期构建的产Bacilluscirculansβ-半乳糖苷酶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ET-20b-lac为菌种,进行摇瓶发酵诱导培养,培养24 h胞外上清酶活达15 U/mL。利用制备的β-半乳糖苷酶粗酶液进行酶转化实验。优化了酶转化条件,考查了初始pH、反应温度、乳糖质量浓度、加酶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低聚半乳糖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优转化条件为:初始pH 6.5、反应温度55℃,起始乳糖质量浓度为700 g/L,加酶量为8 U/mL。在此条件下反应16 h,低聚半乳糖转化率可达5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