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150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89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63篇
水利工程   5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从安塞油藏环境中分离到两种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优良驱油菌株,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DN001和枯草芽孢杆菌DN002. 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评价了驱油微生物及其复合菌株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能力、对原油的乳化性能以及对当地油藏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复合菌株发酵液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72 mN/m降低到25.1 mN/m,并且发酵液的油水界面活性较高,平衡界面张力为0.954 3 mN/m.筛选的微生物菌体在安塞油田油藏环境中可大量繁殖。室内驱油模拟实验表明,经复合微生物驱替作用后,采收率可提高17.38%,说明筛选的菌株驱油性能较强,微生物驱油室内评价结果为其在安塞油藏现场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2.
比较H2O2与常用氧化剂NaClO和KMnO4铜绿微囊藻的氧化作用,研究典型氧化剂对藻细胞光合活性、藻细胞完整性和嗅味物质的氧化作用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NaClO投加量为1.0 mg/L时可使藻细胞丧失完整性,对胞内β-环柠檬醛(β-Cyc)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但较高剂量会导致胞内β-Cyc和β-紫罗兰酮(β-Ion)大量释放,其释放量与氧化剂投加量呈正比。KMnO4在超过5.0 mg/L后,藻细胞完整性较明显受损;KMnO4导致胞内β-Cyc较多释放,β-Ion在胞内有少量二次生成,但不会在胞外积累。H2O2的投加量大于17.0 mg/L时,完全抑制藻细胞光合活性,部分损伤藻细胞完整性,受损程度与氧化剂投加量呈正比;H2O2作为预氧化剂对β-Cyc具有优异的去除效果,会导致胞内β-Ion的二次生成与释放,其释放量远小于NaClO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Planning》2019,(14):62-63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CRPA感染的45例患者的电子病例资料,设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入院后合并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33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时间及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情况等,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是否进行手术、是否进行过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与血型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PA感染形势严峻,预后较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侵入诊疗等是减少其感染,提高疗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4.
微囊藻毒素的色谱保留行为与荷电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囊藻毒素MCRR和MCLR两种变体的荷电状态和色谱保留行为随流动相p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pH范围内,MCRR的保留系数K随pH值的增加而单调增加,MCLR的K值则先增加后减小。2种MC荷电为零组分的比例8。随pH值的变化也有同样的规律,说明MC的色谱保留行为与其荷电状态有密切关系。可以利用这一规律,通过MC的结构信息来预测其色谱保留行为,进而为优化色谱条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5.
《Planning》2014,(1)
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体频频发生水华,不但使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升高,并能进入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体内,经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本文从检测原理、操作的难易程度、优缺点方面综述生物样本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以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和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combin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r EPA)为载体蛋白,分别与伤寒Vi多糖(typhoid Vi polysaccharide,STVi)偶联的结合物的理化特性、抗原性及免疫效应。方法分别以DT、r EPA为载体蛋白,以己二酰肼(adipyl dihydrazide,ADH)为连接剂,使Vi多糖与载体蛋白共价偶联制备多糖蛋白结合物STVi-DT和STVi-r EPA,检测其理化特性指标、抗原性,再将其于0、14、28 d免疫NIH小鼠,经眼眶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分析其免疫原性、免疫记忆效应及免疫持久性。结果 STVi-DT、STVi-r EPA理化特性指标相似。STVi-DT针对STVi、DT抗血清均具有明显抗原性,而针对r EPA抗血清无抗原性,STVi-r EPA针对STVi、r EPA抗血清均具有明显抗原性,而针对DT抗血清无抗原性。Vi多糖和Vi多糖蛋白结合物均具有动物免疫原性,STVi蛋白结合物较STVi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STVi-DT的动物免疫原性试验结果略优于STVi-r EPA;免疫2剂STVi-DT和STVi-r EPA后,小鼠血清GMT明显升高,且STViDT组明显高于STVi-r EPA组(P0.05),具有较强的免疫记忆效应;免疫STVi-DT和STVi-r EPA后,小鼠血清GMT随免疫剂次增加和时间延长持续升高,直至稳定在一定水平,免疫持久性较好。结论 STVi-DT、STVi-r EPA理化特性相似,均具有显著的免疫原性、免疫记忆效应及免疫持久性,而STVi-DT免疫原性、免疫记忆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47.
紫外光对微囊藻毒素-LR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外光(UV)对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反应时间、初始pH、UV光强、反应温度及初始浓度等因素对MC-L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的延长和UV光强的增大有利于对MC-LR的去除;中性和弱酸性环境有利于对MC-LR的去除,而在强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去除效果较差;温度的升高可促进UV对MC-LR的去除,且去除率随温度呈线性变化;MC-LR的初始浓度越低则其去除速率越大。在10℃、中性(pH=7.00)条件下,采用153μW/cm2的UV光照射84.786 4μg/L的MC-LR溶液,反应110 min后去除了99.01%的MC-LR,残余浓度仅为0.843 1μg/L,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
艾丽娟  任天瑞  燕云峰 《世界农药》2010,32(6):46-48,58
利用天然藻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得到了微囊藻的微球,在其表面吸附杀菌剂戊唑醇,加入适量成膜剂制备新型环保的农药缓释剂型。对藻的吸附能力及其在特定溶剂的释放行为进行分析表明:该载体藻类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吸附量最大可达到18000mg/kg;缓释剂型有较好的缓释效果,最长可达200h,最终释放量为80%。该方法既经济又环保,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包装饮用水标准在包装饮用水行业备受关注,2014年12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正式颁布,并将于2015年5月24日正式实施。本报告针对包装饮用水标准的制定和公布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包装饮用水所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并且有很多的分类,包括纯净水、其他饮用水如天然泉水等。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讲,需要一个强制性的,为食品安全提供基本保障的标准。2010年,当时的国家卫生部,决定把现  相似文献   
50.
杨振宇  周瑶 《质谱学报》2014,35(5):447-453
微囊藻毒素是由淡水蓝绿藻产生的一类最常见的环肽肝毒素,对动物及人类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建立准确、快速的检测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对于水产品食用安全非常重要。本实验对动物源水产品样品的提取、固相萃取、色谱和质谱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7种微囊藻毒素(LR、RR、YR、LW、LA、LF、LY)的方法,并采用了固相萃取和基质分散固相萃取两种前处理方法。固相萃取方法的检出限为0.5 μg/kg,添加回收率为75%~10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方法的检出限为2.5 μg/kg,添加回收率为73%~9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该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日常检测和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