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150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89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63篇
水利工程   5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微囊藻毒素-LR诱导3T3永生细胞恶性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对3T3永生细胞恶性转化的诱导作用.将小鼠成纤维永生细胞3T3在含有MC-LR的培养液中培养3周后,通过细胞生长实验、血清依赖性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培养等方法检测3T3细胞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初步确定3T3细胞在MC-LR的诱导下发生了恶性转化,并将转化后的3T3细胞注射到SCID小鼠背部皮下,检测其体内致瘤性.3T3细胞在MC-LR的诱导作用下,细胞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接触抑制性消失,生长速度增快,对血清的依赖性显著降低,并能在软琼脂培养中形成克隆.转化后的3T3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呈浸润性生长,成瘤率100%,而正常3T3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未见肿瘤形成.可见,体外培养3T3永生细胞在MC-LR的诱导作用下可以发生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72.
余仁兵  周建  周国军 《采矿技术》2007,7(1):20-21,39
分析了铜绿山矿Ⅲ号矿体深部采场VCR法矿房回采和水平上向分层充填法矿柱回采过程中存在的影响采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
铜绿假单胞菌,又名绿脓杆菌,因其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内毒素等致病因子,是导致急性肠道疾病和皮肤炎症的完全致病菌,故成为包装饮用水检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鉴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明确规定,每250mL水样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并要求出厂前对每批次成品包装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若检出该物质,则为不合格产品,必须召回且停止销售。  相似文献   
74.
复合高铁酸盐对含铜绿微囊藻原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高铁酸盐处理含铜绿微囊藻原水,考察了其除藻的影响因素和对原水的净化效果,同时考察了其与聚合氯化铝(PAC)的联用效果及除藻机理.结果表明,原水pH值和复合高铁酸盐的氧化时间均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具有明显影响,最佳pH值为5~6、最佳氧化时间为15 min;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复合高铁酸盐的投量可明显提高除藻效果.另外,复合高铁酸盐预氧化可降低TP浓度,但由于藻细胞的破裂,TN和UV254值会升高.当复合高铁酸盐与PAC联用时,两者对除藻及去除TP和UV254具有协同效果.复合高铁酸盐的除藻机理为直接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壁,使胞内物质流出从而导致藻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75.
对一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最优培养基为:菜籽油80 g/L、NaNO3 6 g/L、Na2HPO4·12H2O 3 g/L、KH2PO4 1.5 g/L、MgSO4 0.36 g/L、FeSO4·7H2O 0.2 g/L、CaCl2 0.12 g/L;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7℃,装液量40 mL/250 mL,发酵时间168 h。在最优条件下,鼠李糖脂平均产量可达57.83 g/L,表面张力降到27.89 mN/m。鼠李糖脂在相对苛刻的温度、盐度、pH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物理模拟驱油实验中,用发酵液进行实验,添加具有增黏性质的生物聚合物黄原胶辅助,建立了一种新的生物驱油体系。5%鼠李糖脂发酵液的生物复合体系采收率可达17.4%,表明其在微生物采油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为分析气候事件及水利工程调度对微囊藻属的影响,探明在气候和调度共同干扰下微囊藻属的防控重点,选取水利调度频繁的洪泽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文、水质及微囊藻属的变化情况,研究微囊藻属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当降水和水利工程调度均较弱时,微囊藻属易大量增殖;当降水减少时,水利调度的增强可抑制微囊藻属的增殖.提出控制氮磷...  相似文献   
77.
鉴于江河湖库有害藻华现象频发,目前较多使用的是高效絮凝剂与天然粘土矿物联合除藻,但存在着用量大、淤泥多、使底泥增厚、沉下去的藻类仍会伺机爆发等缺点,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除藻效果.本文使用轻质漂浮矿物浮石作为载体,制备一种不产生底泥的壳聚糖/浮石浮上式复合除藻材料,以铜绿微囊藻为受试对象,研究了物料配比、投加量、藻悬液pH...  相似文献   
78.
固定化铜绿微囊藻对污水的净化及其生理特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包埋固定在海藻酸钙凝胶中,分别对合成污水和实际污水进行净化,研究其对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并与未固定的铜绿微囊藻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合成污水经过5天的净化,固定化铜绿微囊藻对合成污水中NH3-N和PO43--P去除率分别为92.92%和69.19%,而悬浮态藻对NH3-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36.54%和26.77%;实际污水经过6天的净化,污水中NH3-N的浓度由27.1 mg.L-1降为0 mg.L-1;PO43--P的浓度由2.55 mg.L-1降为0 mg.L-1。  相似文献   
79.
对壳聚糖复配海泡石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Microcyctis aeruginos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壳聚糖用量0.56 mg.L-1、海泡石用量32 mg.L-1的情况下,藻个数由1.944×106cell.mL-1降为1.38×103cell.mL-1;浊度由65 NTU降到0.1 NTU,去除率达99.6%;实验还确定了絮凝的最佳工艺及pH值范围,最佳pH值在4~8之间;快搅对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的絮凝效果影响较大,合适的快搅速度是400 r.min-1,快搅时间3~8 min;慢搅相对来说影响较小,一般在100~140 r.min-1之间,搅拌时间6min为宜;加药时间间隔8~10 min。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某市生产与流通环节中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状况,为其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B 8538-2016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对某市2016~2017年生产与流通环节中的矿泉水(a)、纯净水(b)、其他包装饮用水(c)进行抽样监测与数据分析。结果共抽样228批次,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2.3%,各类包装饮用水间的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s Exact Test);矿泉水的检出率比纯净水高(P_(a-b)0.0125,Fisher’s Exact Test),矿泉水与其他包装饮用水、以及纯净水与其他包装饮用水检出率无明显差别(P_(a-c)0.0125、P_(b-c)0.0125,Fisher’s Exact Test)。各类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蓝/绿色素表型无明显差异(P0.05,Fisher’s Exact Test)。同时发现分离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耐药率均为100%)。结论纯净水卫生状况相对矿泉水较好,但各类包装饮用水均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及出现耐药株,应对包装饮用水产品加强生产管理、改进生产工艺,加强水资源监测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