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150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89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63篇
水利工程   5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铜绿山矿中深孔掏槽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铜绿山矿井下分段凿岩嗣后充填采场的掏槽爆破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LS-DYNA对不同掏槽孔布置方案进行了模拟爆破,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方案的掏槽爆破效果,得出最优孔径组合为炮孔直径76 mm、空孔直径89 mm,并根据分析结果在铜绿山进行了现场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掏槽区域采用76 mm直径炮孔、89 mm直径空孔的孔径组合能够达到良好的掏槽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92.
MlrA(亦称microcystinase)是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细菌降解途径中负责催化起始反应的关键蛋白酶,其结构特征与底物水解机制尚未明确。使用折叠识别法构建MlrA分子模型,通过分子对接和定点突变分析了酶-底物的结合方式与相互作用,结合蛋白重组表达对酶活性影响机制等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MlrA是定位于细菌细胞质膜的整合膜蛋白,主要由8个跨膜α-螺旋(TM1~8)组成,功能结构域ABI(TM4~7)形成向周质空间开放的底物反应空腔。MlrA催化残基(E172、H205、H260和N264)位于膜内,其侧链投射至反应腔内部。微囊藻毒素LR (MC-LR)采用β-发夹构型与酶结合并将易裂键暴露于水分子附近,其水解机制为E172和H205通过一般碱催化将水分子去质子化激活,对Adda-Arg肽键羰基碳进行亲核攻击;接着H260和N264构成氧阴离子穴以稳定过渡态氧阴离子;最后H205或E172催化胺离去基团发生质子化,使四面体氧阴离子中间体崩解。此外,MlrA不是金属蛋白酶,无法与金属离子(Ⅱ)配位结合,菲咯啉类化合物使酶分子发生非特异性解折叠而失活,EDTA对底物结合位点具有竞争作用。本研究揭示了MlrA的属性与水解机制,为进一步探索MCs微生物降解机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铜绿山铜铁矿深部矿石中铜的可选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铜绿山铜铁矿进入井下深部开采后因矿石性质变化造成的选矿指标恶化问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该矿深部矿石进行了铜的可选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磨矿细度从目前现场生产所采用的-0.074 mm占63%~70%提高到-0.074 mm占85.9%,采用异步浮选流程,以单一丁黄药作捕收剂,可获得含铜22.85%,含金14.27 g/t,含银85.69 g/t的铜精矿,相应的铜、金、银回收率分别为93.72%,94.83%,82.34%,而以丁黄药+丁胺黑药组合药剂作捕收剂,可使铜、金、银的回收率提高1~2个百分点,但铜、金、银品位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94.
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在铜绿山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耀  任高峰  刘涓  张露露 《现代矿业》2010,26(2):106-107
现代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加剧,环境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从环保角度来看,充填采矿法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充填采矿法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冶有色铜绿山矿在充填工艺上经过20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高效的充填工艺。通过对大冶铜绿山矿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的介绍,为类似矿山的充填法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乳酸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成  董庆利  姚远 《食品科学》2012,33(13):144-147
为探讨乳酸钠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特定抑制作用,揭示乳酸钠质量浓度与介质pH值水平影响乳酸钠抑菌效果的规律,以营养肉汤培养基为介质,按照乳酸钠质量浓度(0、0.2、0.5、1.0、1.5、2.0g/100mL)单因素试验及乳酸质量浓度与介质pH值(4.0~6.2)的两因素交互试验设计,25℃恒温培养。结果表明:在适当的pH值范围内,乳酸钠(NaL)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当介质pH值小于NaL质量浓度的抑菌临界pH值时,NaL抑菌效果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介质pH4.8,抑菌效果2.0g/100mL NaL>1.0g/100mL NaL>0.5g/100mL NaL。NaL质量浓度一定,其抑菌效果与介质pH值成反比。  相似文献   
96.
李娜  刘桢宇  胡文  陈春林 《金属学报》2017,22(12):1400-1405
目的:探讨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及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棋盘法测定氨曲南、阿奇霉素单用及两者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效果。刚果红平板实验鉴定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能否形成生物膜。结晶紫实验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强弱。连续稀释法绘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生长曲线及活菌计数。银染法观察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表现为协同作用;在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6株表现为协同作用、有6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有3株表现为无关作用。刚果红平板实验表明,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2株形成生物膜,3株未形成生物膜,成膜率为80%。结晶紫实验表明,编号16091217的菌株,与其他菌株相比,成膜能力最强。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实验表明,阿奇霉素组、氨曲南组活菌数量与阿奇霉素+氨曲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作用为主,对能形成生物膜的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97.
《肉类研究》2017,(7):7-10
采用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中的选择性前增菌方法从鲜鹅肉、鸭肉样本中检测到2株疑似沙门氏菌的菌株,但经ATB生化鉴定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比对2株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氏菌的生化图谱,其中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和L-阿拉伯糖的实验结果同为阳性,其余生化反应结果差异较大;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质谱标识峰足迹与肠炎沙门氏菌CICC21482有明显不同。微生物耐药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制作用,只有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
该文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生成鼠李糖脂的相关发酵技术的研究概况,包括液态发酵、半固态发酵和固态发酵等。重点介绍了影响液态发酵的相关因素,如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pH、消泡方法及分批补料发酵等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
水环境中的纳米塑料(NPs)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淡水中重要的初级消费者之一,常被运用于基于生物操纵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但关于NPs对大型溞摄食行为的影响尚不清晰。以大型溞和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1 000 nm)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大型溞21 d内对产毒铜绿微囊藻(Toxic 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摄食倾向的变化及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以单一产毒铜绿微囊藻作为食物来源时,大型溞受到的发育和生殖毒性最强;与对照组(单一斜生栅藻饲喂)相比,高浓度产毒铜绿微囊藻组大型溞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升高至对照组的3.97倍和4.55倍,总产卵次数和体长分别降低了73%和13%,且大型溞对产毒铜绿微囊藻的滤食率呈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的趋势。但在PSNPs(3.56 mg/L)暴露下,在初始藻密度为微囊藻:栅藻为1:9和微囊藻:栅藻为2.5:7.5处理组中,大型溞的滤食能力都显著下降;对照组添加PSNPs后,大型溞对斜生栅藻的滤食率降低了32%。在产毒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共培养体系中,大型溞对产毒铜绿微囊藻的滤食率比对照组降低了66%,缓解了大型溞所受的发育和生殖毒性,但不利于降低微囊藻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茵的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至2007年我院各科临床标本,分离培养铜绿假单胞茵并做药敏鉴定,分析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共检出26株铜绿假单胞茵。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为甚,其耐药率高达96.15%和84.62%。结论要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茵的耐药性检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延缓耐药菌株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