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295篇 |
免费 | 8269篇 |
国内免费 | 496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393篇 |
技术理论 | 5篇 |
综合类 | 8695篇 |
化学工业 | 7674篇 |
金属工艺 | 3683篇 |
机械仪表 | 5429篇 |
建筑科学 | 6192篇 |
矿业工程 | 3048篇 |
能源动力 | 1655篇 |
轻工业 | 5020篇 |
水利工程 | 2965篇 |
石油天然气 | 4833篇 |
武器工业 | 931篇 |
无线电 | 1089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120篇 |
冶金工业 | 2589篇 |
原子能技术 | 904篇 |
自动化技术 | 114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1564篇 |
2023年 | 2539篇 |
2022年 | 2945篇 |
2021年 | 3312篇 |
2020年 | 3002篇 |
2019年 | 2381篇 |
2018年 | 1451篇 |
2017年 | 1961篇 |
2016年 | 2233篇 |
2015年 | 2635篇 |
2014年 | 4409篇 |
2013年 | 3738篇 |
2012年 | 4407篇 |
2011年 | 4683篇 |
2010年 | 4272篇 |
2009年 | 4459篇 |
2008年 | 5076篇 |
2007年 | 4151篇 |
2006年 | 3690篇 |
2005年 | 3560篇 |
2004年 | 3134篇 |
2003年 | 2639篇 |
2002年 | 2163篇 |
2001年 | 1922篇 |
2000年 | 1665篇 |
1999年 | 1294篇 |
1998年 | 1179篇 |
1997年 | 1133篇 |
1996年 | 1056篇 |
1995年 | 884篇 |
1994年 | 796篇 |
1993年 | 615篇 |
1992年 | 612篇 |
1991年 | 549篇 |
1990年 | 460篇 |
1989年 | 566篇 |
1988年 | 129篇 |
1987年 | 64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在八节点三维实体等参单元的基础上,为局部坐标系下的挠度位移分量附加单元内非协调位移项,构造了能很好反映横向剪切变形影响的八节点非协调实体壳单元,并将该单元用于板壳结构的振动分析。修正的应力—应变关系可有效地克服实体壳元的厚度自锁,高阶非协调位移项的附加可免除剪切和厚度锁闭。通过修正单元常应变矩阵和非协调形函数,保证单元在不规则网格时能通过常应力分片检验。数值算例表明:单元计算精度高,且对于厚板和薄板结构的动力分析都能适用。 相似文献
103.
三维硅通孔转接板封装结构中,存在大量的微凸点与微焊球,尺寸相差3个数量级,这种结构多尺度给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带来困难。以板级封装焊锡接点热疲劳寿命的有限元计算为目标,采用均匀化方法将芯片与转接板间的微凸点/下填料层以及转接板与基板间的微焊点/下填料层等效为均匀介质,以解决结构多尺度带来的网格划分困难。在对比分析了几种均匀化方案的基础上,建议在计算三维硅通孔转接板板级封装焊锡接点的热疲劳寿命时,芯片与转接板间的微凸点/下填料层以及转接板与基板间的微焊点/下填料层可采用各自的下填料层替代建模。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针对水下三维摄像声纳系统的大型均匀矩形阵列,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步迭代(three-step-iteration, TSI)方位估计的幅相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使用1个方位未知的远场校正源, 首先采用一种新的TSI方位估计算法, 获得对校正源方位的鲁棒估计;然后根据该方位估计结果和采样数据协方差矩阵, 估计阵列的幅相误差.利用该方法估计得到的幅相误差参数, 可使三维摄像声纳在存在阵列幅相误差的条件下仍提供良好的探测性能.通过仿真实验, 对该方法和基于数据协方差矩阵Toeplitz-block特性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处理Toeplitzblock方法无法解决的大阵列相位误差问题, 同时小信噪比条件下的性能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快跳频多址系统, 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干扰相消的非相干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期望元素选择方式来得到伴随时频矩阵, 利用期望用户的时频矩阵具有最大行和最小均方偏差的特点实现预检测.在连续干扰相消中, 对干扰数据的信干功率比进行估计, 若干扰频点没有受到其他信号的重叠干扰, 则在相消中删除, 否则连续迭代, 直到所有用户译码完成.对于其他模糊用户, 采用简化的连续检测方法来判决.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消除了Fiebig干扰相消算法的错误传播, 而且所提算法性能优于其他多用户算法.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