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10篇 |
免费 | 2054篇 |
国内免费 | 158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26篇 |
综合类 | 2018篇 |
化学工业 | 5572篇 |
金属工艺 | 2644篇 |
机械仪表 | 1408篇 |
建筑科学 | 3129篇 |
矿业工程 | 1628篇 |
能源动力 | 969篇 |
轻工业 | 1631篇 |
水利工程 | 1038篇 |
石油天然气 | 1257篇 |
武器工业 | 250篇 |
无线电 | 126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376篇 |
冶金工业 | 1270篇 |
原子能技术 | 237篇 |
自动化技术 | 7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3篇 |
2023年 | 988篇 |
2022年 | 1159篇 |
2021年 | 1285篇 |
2020年 | 939篇 |
2019年 | 917篇 |
2018年 | 550篇 |
2017年 | 796篇 |
2016年 | 803篇 |
2015年 | 911篇 |
2014年 | 1627篇 |
2013年 | 1322篇 |
2012年 | 1429篇 |
2011年 | 1463篇 |
2010年 | 1324篇 |
2009年 | 1367篇 |
2008年 | 1788篇 |
2007年 | 1369篇 |
2006年 | 1251篇 |
2005年 | 1202篇 |
2004年 | 1024篇 |
2003年 | 843篇 |
2002年 | 662篇 |
2001年 | 633篇 |
2000年 | 526篇 |
1999年 | 399篇 |
1998年 | 415篇 |
1997年 | 297篇 |
1996年 | 304篇 |
1995年 | 292篇 |
1994年 | 219篇 |
1993年 | 183篇 |
1992年 | 168篇 |
1991年 | 124篇 |
1990年 | 143篇 |
1989年 | 145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为进一步提高Ni-Co-W合金刷镀层的性能,在其镀液中加入纳米Y2O3颗粒,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Ni-Co-W/Y2O3复合电刷镀层。采用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考察了Ni-Co-W/Y2O3复合镀层的组织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Ni-Co-W/Y2O3复合镀层的组织较Ni-Co-W镀层细密、平整、光滑,微裂纹的数量和宽度均减小,且与基体界面结合较好;Ni-Co-W/Y2O3复合镀层在3.5%NaCl水溶液中的耐蚀性显著优于Ni-Co-W镀层,腐蚀后的表面只存在轻微的凹坑。 相似文献
84.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煤炭需求不断增加,矿井产量中的钙、镁离子发生了反应消耗了钙、镁离子,使其循环水中钙、镁含量降低,硬度降低。煤泥水的澄清困难,洗水中微细颗粒积聚使水的有效粘度增加,使系统的回收设备和脱水设备效率降低,是浮选系统困难的主要因素。所以可以看出循环水的质量在对浮选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采用RF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Ag-MgF2复合薄膜.通过XRD测量,发现当退火温度在300~500℃时,Ag以晶态形式镶嵌在非晶态介质中;当退火温度低于300℃时候,Ag以非晶态形式存在.在分层镀Ag和MgF2薄膜后,经过热处理使Ag颗粒扩散在MgF2介质中,通过AFM观察,对复合薄膜形貌进行了分析:如果先镀MgF2薄膜,再镀Ag薄膜,发现Ag颗粒主要分布在薄膜的表面,并且富集形成较大的颗粒,表现出块体Ag的吸收特性.而先镀Ag薄膜,然后再镀MgF2薄膜,经过热处理,可以形成Ag颗粒均匀镶嵌在介质中形成的复合薄膜.同时对样品的吸收特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6.
本文研究了生物柱浸出低品位镍矿中镍的浸出,并考察了不同粒度对浸出镍的影响.将镍矿石(平均镍含量为0.23%)破碎成>10 mm,5~10 mm,2~5 mm和<2 mm四种不同粒径的颗粒度.属水平上菌株的主要成分为硫杆菌属53.11%、钩端螺旋菌属43.52%和嗜酸菌属3.37%.浸出试验条件控制在pH 2.0和23℃...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施工易发生掌子面失稳坍塌。依托九绵高速白马隧道,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PFC建立三维离散地层模型,利用FLAC内置命令生成小导管和锚杆连续结构单元,构建离散-连续耦合模型,以此分析不同支护方案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后,在掌子面前方2 m内,拱顶沉降约为未支护的60%,在掌子面后方1 m内,拱顶沉降仅为未支护的40%,长短小导管对拱顶沉降的控制效果差异不大。锚杆径向支护后,位移量随着与隧道距离的增大基本呈线性递减规律,相对于4 m短锚杆,8 m长锚杆作用下围岩位移递减更快,掌子面上方围岩的松动高度更小,更能有效地降低掌子面上方围岩坍塌的风险。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